故宮博物院藏玉溪窯青花魚藻紋玉壺春瓶
玉溪市博物館藏玉溪窯青花假三足香爐
玉溪市博物館藏玉溪窯青花一束蓮紋盤
玉溪市博物館藏玉溪窯青花獅子滾繡球紋蓋罐
世人皆知江西景德鎮陶瓷華美,更有官窯元青花瓷以鮮艷的色彩、精細的工藝為人稱道。然而知道云南玉溪市擁有可與之相媲美、同生于600多年前的玉溪青花瓷者,甚少。玉溪青花因在清代消失,成為一段塵封的歷史。若非在2013年玉溪青花瓷的燒制技藝重新被發現,并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溪青花可能永遠只是殘存的歷史記憶深藏在博物館中。
重見天日的玉溪窯
在玉溪市紅塔區紅塔山下瓦窯村旁的樹林中,默默臥著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溪古窯遺址。這是一個依山勢而建的瓷窯,像一條火龍趴在山坡上,故謂之“龍窯”。窯身長約30米,寬約1.75米,傾斜度為12度,氣勢不凡。如今,窯內經考古發掘整理,所有有價值的元明青花瓷片都已移至窯旁的展示區和玉溪市博物館。
1960年12月,云南省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葛季芳在玉溪調查征集文物時,偶然發現了幾塊元青花瓷片。他順藤摸瓜,在瓦窯村發現了三座古窯遺址,即“平窯”“上窯”和“古窯”,當時窯內遍地都是青花瓷片和渣餅。這是在云南首次發現古代陶瓷窯址。欣喜若狂的葛季芳隨后在《考古》雜志發表了題為《云南玉溪發現古瓷窯址》的文章。這一發現引起了考古界和陶瓷界的強烈關注并受到高度評價,專家們認為玉溪窯青花無論器體造型、繪畫風格、青花發色都具有元末明初的風格,意味著歷史上云南釉下彩繪瓷器燒制技藝已全面成熟,具備高超水平。因此玉溪窯被學術界認為是全國除景德鎮之外燒制元明青花瓷器的重要窯廠,它與江西景德鎮、浙江江山一起,被著名學者馮先銘并稱為“中國青花瓷器的三大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