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的家園,不管是普通的動物還是智慧生命人類的生存都離不開資源,只不過動物的生存對資源的需求比較簡單,只要餓不死就行。而人類由于形成了文明,肩負著更重要的責任,因此我們對資源的需求全面而且更多。
人類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資源,人類的生存和延續離不開資源。世界各國矛盾不斷,人類文明6000年以來的大大小小戰爭,最終的目的都是在爭奪資源。古時候由于沒有科技,對資源的利用和需求自然就會少很多。
可是當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后,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可是人類在沒有能力進行太空采礦之前,能夠利用的主要還是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這些資源都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形成,用一點少一點,用完就沒有了。
現代文明能夠不斷發展,有兩大能源是功不可沒的,它們就是石油和天然氣。可是這兩類資源也在面臨著枯竭,而且它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相當嚴重,如今地球溫室效應如此嚴重,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讓人們苦不堪言,這其中主要的污染源就是石油。
天然氣雖然相較于煤炭和石油要清潔一些,但是它的燃燒仍然不環保,仍然能夠造成很大的污染。人類急需要新能源的出現替代石油和天然氣。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勘測和研究,終于發現了這種新能源,它可以完全取代石油和天氣,其豐富的儲量足可以讓人類使用1000年,這種新能源就是可燃冰。
對于可燃冰,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一種固態物質,類似于晶狀物質,它也被人們稱為固體瓦斯或者氣冰之類,平常以固態存在,遇火就會猛烈燃燒。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其廣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氣資源量的60倍,估算其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日本以及德國韓國等已經對可燃冰極為熱捧,可一直沒有發展出能夠大規模開采的技術,反而是中國后來居上,利用鉆井深度達15240米,首次實現了對可燃冰的持續穩定開采。
雖然可燃冰是一種不錯的新型清潔能源,但是想要大規模開采它,以人類現在的科技還很難實現,并不是說我們無法開采,人類能夠鉆到上萬米的深海中開采石油,自然也能夠開采到可燃冰,之所以人類無法實現大規模開采,主要是安全問題。
可燃冰作為甲烷和水的混合物,90%以上全是甲烷成分,而作為溫室氣體,甲烷對全球變暖的影響遠超二氧化碳。可燃冰極易燃燒,而且燃燒產生的能量是常規天然氣的1.43倍,明顯高于煤炭、石油,燃燒產生為二氧化碳和水,相比于煤炭,石油,天氣它,這已經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了。
正是因此可燃冰的燃點低而且主要成分是甲烷,所以開采它的難度會非常大,如果沒有安全的措施,一旦讓深海中的可燃冰氣體泄露,那帶來的災難絕對是巨大的,會造成全球更大的溫室效應,讓全球氣溫更快升高。
因此,可燃冰的開采難度是石油的數十倍,沒有先進的技術,安全的開采通道等技術,我們是不敢大規模開采可燃燒冰的,我國也只是實現了小規模的開采,開采而來的可燃冰也只夠一些實驗之手,想要實現大規模開采,進入商業化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我們非常眼熱這些可燃冰,希望它們能夠更快進入市場,取代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只要傳統污染嚴重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被完全取代,地球的生態環境就會減緩惡化,全球氣溫升高的趨勢也會大幅降下來。當然,由于可燃冰的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也會提高溫室效應,全球氣溫升高的趨勢不會完全停上。
不過,這已經算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了,要知道石油,煤炭,天然氣的燃燒除了產生二氧化碳之外,還會產生不少其它有毒的氣體,對大氣的污染更為嚴重。可燃冰取代石油,天然氣后,雖然氣溫不會降低,但是我們會看到藍天白云,霧靄天氣也會慢慢消失。
當然,人類想要完全消失溫室氣體的排放,需要研究出更加清潔的能源才行,這個能源一個是太陽能,另一個就是可控核聚變。太陽能雖然現在也在應用,但是它產生的能量有限,無法滿足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可控核聚變才是未來人類最重要的清潔能源。
可控核聚變一旦實現,人類將完全擺脫能源枯竭的問題,完全取代化學能源,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會大幅減少,這樣地球的溫度也會慢慢降低,生態環境恢復到正常狀態,地球的危機也會完全解除。
不過,可控核聚變想要完全實現,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早在50年前,科學家認為再有50年,人類就可以掌握可控核聚變,可是50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還只完成了一小半,科學家估計可能還需要至少50年才能實現可控核聚變,而要實現全面應用可能還需要百年左右的時間。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能源完全取代石油,天然氣,否則地球的生態環境會繼續加速惡化下去,而這個重任就落在了可燃冰的身上。期望人類科技能夠快速發展,實現穩定大規模開采可燃冰的技術,早日讓可燃冰取代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還地球一個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