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規律嗎?這一點沒有幾個人懷疑,可如果你向科學家們發問,這個規律到底是什么?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回答上來。因為西方文化的主流是人文主義,即以人為自然中心,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科學家們不是去發現這個規律,相反卻在不斷否定必然性規律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量子力學,竟然用不確定原理告訴我們,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是偶然的。
中醫是建立在對大自然最普遍規律的認識之上的。不了解這個規律,你永遠不可能真正地認識中醫。科學家們總是想,這個規律可能是體現在那幾個基本粒子的個性之上,只要把它們挖掘出來了,自然規律就找到了。可事實上,挖掘到最后,竟然發現所有東西都變成了同一種更基本的東西——能量,可能量是什么,它無形無象、無所不在,根本無法觀察,科學家們迷惑了。
而我們中國古代的智者是怎樣認識它的呢?
老子是這樣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之地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說,萬物歸一,這個規律不是什么具體的東西,而是一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一個原理。統一的物質本身是無名的,它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我們不可能用它的一種組成物為它命名,但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給它取名為氣。要想認識到它,靠觀察是不行的,唯有靠哲學的思辨,因為人只有達到無欲無妄的時候,才能夠真切地體會到它,人就是自然界的一個縮影,它的變化和自然變化是一一對應的。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它第一次把自然規律描述得非常清晰明確,這就是氣理學說,氣即氣一元論,它用一種物質的聚散解釋了自然界的一切,理即陰陽五行學說,其中,陰為氣之聚,即物質的有序狀態,物質系統,陽為氣之散,即物質的無序狀態,混沌空間。這樣一來,陰陽學說就成了揭示物質系統生死的規則了。五行是陰陽變換的細化,或者說氣聚散這種運動的分化,把它分解成了五種運動,如木為氣由散到聚,金為氣由聚到散,土為氣周期性聚散,火為散多聚少,水為聚多散少。這樣來看,它就成了揭示系統內部物質運動的規律。有了陰陽五行學說,我們就可以用它來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
你理解了這個規律了嗎?
陰陽學說告訴了我們一個整體決定局部的系統學規律,整體決定局部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整體的環境決定局部的系統,一部分是整體決定局部的組件。比如,體現在對中醫病因學的認識上,整體的自然決定局部的人,由此得出疾病的外因是人與自然的矛盾激化,整體的環境決定局部的細胞,由此得出疾病的內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體管理失控。
五行學說告訴了我們平衡是秩序之本,失去了平衡,整體的管理就亂了,疾病就來了;恢復了平衡,整體的管理就恢復了,此時局部病變就會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簡單地說,陰陽學說是體,它告訴了我們治病的方法論,五行學說是用,用于具體指導疾病的治療方法。
現代人受西方科學的影響,尤其是從小就學習西方科學,大腦中充滿著思維各種科學的思維定式,此時來認識中醫,無論如何都會覺得它不科學。其實,中醫和西醫背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科學體系,西方科學用幾個基本粒子的不同組合來解釋世界,它走的是一條還原論道路,體現在西醫上,就是重視身體的基本構件;東方科學用一種物質的聚散來解釋世界,它走的是一條系統論道路,體現在中醫上,就是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些關系,當然無法理解中醫。
當然,現代人還有一個頑固的理念,那就是迷信精密儀器的觀察,認識精密儀器是死的,它呈現的世界都是客觀的。疏不知,氣一元論早就告訴我們,統一的物質本身就是活的,萬物都是由同一種生命之流匯聚而成的,體現在精密儀器上,那就是原子是活的物質系統,它和周圍的物質世界有著不停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因此,我們從中看到的世界就是一個畸形的。比如,用它觀察不到空間的任何變化,但事實上地球的引力肯定是周期變化的,用它觀察不到空間中連續的物質,但事實上,空間中連續著不對稱運動的統一物質,萬物都是在反抗這種不對稱運動中存在的。
就拿人來說,人是依賴自然的不對稱變化而活著的,反抗能量的產生是人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可如果你忽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會把這種能量的來源于歸于食物,這樣就本末倒置了,因為營養多了,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同理,人體當中有一種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力量,它體現著整體的意志,使所有細胞都聽中心的話,可如果你忽視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就把細胞病變的原因歸于細胞,可事實上它根源于整體的管理混亂。
如果我們要真正領悟中醫,就必須深刻領悟中醫背后的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一個原理,要通過悟才能夠認識到。這也是中醫更需要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