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每個人對于癌癥都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有天被查出得了癌癥。可是,有些癌癥的存在偏偏讓醫生頭疼不已:它們在早期時難以被發現,一發現往往已是晚期,此時卻又難以治療……那么,有哪些癌癥位居此列?如果身為這些癌癥的高危人群,平日應如何預防?萬一不幸得了這類癌癥,應該做些什么?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讓醫生也萬分頭疼的癌癥們
很多人每年都會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這些體檢項目通常能讓人大致了解自身的整體健康狀態,也有助于篩查一些常見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然而,常規體檢往往并不能發現早期癌癥。這是因為絕大部分癌癥在早期發病時不僅不會有特征明顯的癥狀,也不會對常規體檢項目的指標產生影響。
當然,癌癥種類繁多,下面就以常見的兩種為例說明。
一、肝癌
根據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兼全軍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介紹,肝臟在醫學上被稱為“啞巴器官”,這是因為它沒有神經,故早期肝癌幾乎沒有任何癥狀;另外肝臟代償能力強,只有當大部分組織受損,才會出現顯著的肝功能異常。因此,肝癌被發現時往往已是局部晚期或出現遠處擴散,治療難以進行,預后很差。
二、胰腺癌
由于胰腺癌病因尚不明確,且胰腺藏納于腹腔深部,胰腺癌在早期往往臨床癥狀隱匿,或僅表現出上腹部隱痛不適等一般性癥狀,這給早期診斷帶來了很大困難。通常等發展至晚期出現黃疸、腹背疼痛、嚴重消瘦等癥狀時患者才前往就醫,一旦確診則十有八九癌細胞已擴散至周圍器官,難以根治。據統計,我國約有八成以上胰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其中僅約二成可行手術治療。
此類癌癥的高危人群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還是以上述兩種常見癌癥為例說明:
一、肝癌
高危人群:1、年齡在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2、曾有長期飲酒史;3、曾查出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或有慢性肝炎病史;4、親屬中有人患有肝癌。
預防方法有:1、飲用潔凈水;2、不吃霉變食物;3、接種肝病疫苗。
二、胰腺癌
高危人群:1、年齡在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2、曾有長期吸煙、飲酒史;3、有慢性胰腺炎病史;4、有糖尿病史或存在胰島素抵抗;5、親屬中有人患有胰腺癌。
胰腺癌難以完全預防,但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能夠盡可能避免風險因素,例如:1、戒煙戒酒;2、均衡膳食,少吃腌制、油炸、煙熏食品等;3,、堅持運動鍛煉,以中等強度為宜。
不幸確診這類癌癥后,我該怎么做?
不同癌癥的治療手段存在差異,如果仍以肝癌和胰腺癌為例,一經發現通常應該這么做:
一、肝癌
一旦確診肝癌,緊接著便要明確其所處階段。對于早中期肝癌來說,手術治療是常規推薦的手段。但發現時若已發展至晚期,也可以選擇介入、射頻消融、全身化療或分子靶向治療等治療方案。
二、胰腺癌
手術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方法,故胰腺癌的治療仍以手術根治為主。但因為早期胰腺癌難以確診,手術根治率及術后五年生存率都很低,所以近九成病人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此時則應嘗試對其行姑息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
每當談及癌癥話題,“早發現、早治療”的口號總是不絕于耳。然而,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有多加學習了解各種癌癥的相關知識,清除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和患癌風險,以及哪怕是小毛病也多加重視,才能真正做到盡早發現自身異常,從而能夠盡早處理,收獲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