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對痛風的認識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紊亂疾病,其主要特點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從而引起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臨床上稱為高尿酸血癥。尿酸是嘌呤代謝末端產物,而嘌呤是由人體細胞分解代謝產生的。由于痛風是一種慢性終身疾病,病程可長達數十年,并且具有間歇性發作的特點,病人往往對它不重視,對其危害性也缺乏充分的了解。
痛風發病的三期
01.
發病前期
是指患者在癥狀出現前,血液中有血尿酸增高的現象。痛風的患病率隨著血尿酸數值的升高而增高。
02.
足趾,常被稱為足痛風,值得一提的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前、中和后期,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并沒有大幅度的變化。這是由于在癥狀出現以后機體進行了自我調節,加速了尿酸的排出。
03.
無癥狀期急性
痛風發作后又轉入無癥狀期,該期可持續數周至數年。一般6個月到2年以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會在同一或者另外一個關節上再度發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急性痛風的發生頻度有增無減,累及的關節越來越多,癥狀更為嚴重,發作的時間也更長。
哪些人易患痛風
痛風是一種遺傳缺陷疾病,具有遺傳傾向,有1/3-1/2的痛風病人有家族史,因此對于有家族痛風史的人,有患痛風的可能,這就是說遺傳是判斷某人是否患有痛風的主要因素。但一些后天的因素,對痛風的發生也有影響。例如:痛風好發于40歲以上的較為肥胖的人,肥胖的人比瘦的人易患痛風;營養過盛的人比營養一般的人易患痛風;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風;貪食肉類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風。當然這些情況都是相對而言的,不是絕對如此。
另外,痛風的發病人群中以中老年男性腦力勞動者居多。
痛風四大危險并發癥
1、高血脂:約75%-84%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脂癥,這與發生動脈硬化也存在密切關系。
2、高血壓:40%-50%的痛風患者合并有高血壓。
3:心臟病:痛風引起狹心證或者心肌梗死的概率比較高。美國心臟病協會已將痛風列為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及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
4、高尿酸血癥腎病:一般痛風反復發作多年以后會有腎損害。痛風患者出現腎結石概率比較高,占痛風患者的10%-30%。泌尿系結石:痛風患者由于尿中尿酸量越多、酸堿度越酸,越容易發生腎結石,引起腎絞痛、血尿等,嚴重時會引起腎衰竭。糖尿病:3%-30%的痛風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肥胖:50%以上的痛風患者體重超標。
如何發現早期痛風
對下述人員而言,應主動進行血尿酸的常規檢測
1、60歲以上的老人,無論男女及是否肥胖。
2、較肥胖的中青年男性及絕經期后的女性。
3、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
4、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患者。
5、原因未定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以單關節炎發作為主要特征者。
6、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患者。
7、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
8、長期嗜食肉類,并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人。
凡是有以上所列情況中任意一項者,均應主動去醫院做有關血尿酸的試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給以及時的治療。如果首次檢查尿酸正常,也不能輕易排除。
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1、痛風病急性發作應及時治療,主要是控制癥狀。
2、目前其最有效的首選藥物是:清痹通絡藥酒。它是一種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其他藥物有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有一定副作用。
3、秋水仙堿的止痛效果很好,但副作用較大,對肝、腎、骨骼都有損害。在能忍受疼痛情況下,一般盡量不用。
痛風間歇期的治療
間歇期的治療主要是使尿酸維持正常值(6毫克/分升),保護腎臟功能,防止痛風性腎病。對此最好是選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有復方伸筋膠囊(中藥)、丙黃舒(西藥)。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有別嘌呤醇。
治療痛風的藥物
1、鎮痛消炎類藥物:主要用于控制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消除關節局部疼痛、腫脹及炎癥。西藥主要有:秋水仙堿、消炎痛、布洛粉類、炎痛喜康、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2、促進腎臟排泄的藥物目前主要有西藥:丙磺舒、苯溴酮和苯磺唑酮,長期服用副作用較大。中藥主要有:復方伸進膠囊,無毒副作用,可長期服用。
秋水仙堿
藥物作用機理:
主要用于急性痛風關節炎而不用于降尿酸,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于口服后12~24小時起效,90%的患者在服藥24小時至48小時疼痛消失。不良反應:a、消化道反應,是最常見的副作用。許多痛風病人在服用秋水仙堿后出現惡心、食欲不振、嘔吐、腹部不舒適感以及腹瀉。b、骨髓毒性反應,主要是對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導致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c、腎臟損害,可出現蛋白尿現象,一般不會引起腎功能衰竭。d、肝臟損害,可引起肝功能異常,嚴重者可發生黃疸。其他副作用:脫發、皮膚過敏、精神抑郁等。
別嘌呤醇
別嘌醇主要在痛風發作間歇期和慢性期使用,特別適用于痛風石嚴重而腎功能尚好的病人。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
2、皮膚過敏反應
3、肝受損,引起肝功能異常
4、白細胞減少。這些副作用的大小與藥物的劑量有關,劑量越大副作用的幾率越高。
丙磺舒
藥物作用:用于(1)高尿酸血癥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及痛風石,但必須 ① 腎小球濾過率大于50~60ml/分鐘;② 無腎結石或腎結石病史;③ 非酸性尿;④ 不服用水楊酸類藥物者。(2)作為抗生素治療的輔助用藥,
不良反應:
1、 胃腸道癥狀如惡心或嘔吐等,見于約5%的服用者。偶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2 、能促進腎結石形成,應保證尿pH值6.0~6.5。大量飲水并同服堿化尿液的藥物,以防腎結石。
3、 本品與磺胺出現交叉過敏反應。
4、 偶引起白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及肝壞死等少見不良反應。
中醫治療痛風講求標本兼治,對痛風病初期濕熱痰濁侵襲為主者,治療上采用清熱、除濕、化痰的治法,解除致病主要因素而達到治本目的。病久已傷及肝腎功能的,治療上則應兼顧補益肝腎與清熱利濕并舉,攻補兼施才可達標本兼治目的。急性期辨證為濕熱內蘊,治宜以清熱利濕為主;緩解期辨證為瘀血阻絡,治宜以活血通絡為主。目前符合此特點的治療痛風的中成藥主要有復方伸筋膠囊。
【 復方伸筋膠囊】民族藥,獨家品種。貴州省基藥、新農合品種、貴州、安徽、廣西、醫保產品;
復方伸筋膠囊由虎杖、香樟根、透骨香、三角風、大血藤、伸筋草、飛龍掌血、澤瀉等藥物組成。方中虎杖、香樟根、透骨香、三角風、伸筋草、大血藤、飛龍掌血諸藥,針對痛風的主要致病因素風濕熱毒邪氣,綜合發揮祛風除濕、清熱解毒、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解除痛風病常見的由于濕熱毒邪停聚于關節脈絡所導致的關節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關節紅腫變形等癥狀。同時茯苓、澤瀉、大血藤、伸筋草諸藥利尿作用可起到祛濕,排除多余尿酸的作用。針對痛風病遠期常發生的氣滯血瘀、肝腎損傷,山藥、茯苓、透骨香、大血藤、虎杖等藥物發揮了補肝腎、益脾胃、健腰膝、理氣止痛、活血破瘀的遠期治療效果。全方傳統中藥與貴州道地草藥精妙配伍,攻補兼顧,有標本兼治之效。
現代藥理研究還表明方中伸筋草所含的石松堿、棒石松堿、石松靈堿等生物堿具有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大血藤、茯苓均具有利尿作用,利于排出尿酸。澤瀉可使尿量、納、尿素的排除量增加,可降低血液中滯留的尿酸及膽固醇。
未見不良反應
復方伸筋膠囊不同于其它痛風類藥物的地方在于,它不僅考慮到清熱除濕、消腫止痛,排出尿酸,即中醫上的“攻”。另外在降尿酸的同時,注意補肝腎、調氣血,即中醫上所說的“補”。使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時不傷及身體的其他組織器官,達到近攻遠補、攻補兼顧、標本兼治的目的。
治愈與根治
目前痛風的根治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指臨床上的治愈,標準是指癥狀消失和尿酸降到正常值。很多西藥在短期內就能達到這個標準,但停藥后會較快的反復。另一個標準就是,除了臨床治愈外,還要從根本上調整痛風病人的機體功能,使代謝系統恢復到一個比較良好的代謝水平,“復方伸筋膠囊”就是屬于后一類的痛風病治療藥物。通過藥物對肝腎的調理,改善人體代謝功能,使患者在不需要依賴藥物的情況下能自主的排泄尿酸,達到從根本上治療痛風的目的。
復方伸筋膠囊治病機理:
“復方伸筋膠囊”既具有溫和、持久的降尿酸作用,又可以通過對肝脾腎的調理來重建原有尿酸代謝機制,恢復人體原有的自主排尿酸的功能。停藥后不用依靠藥物就能自主地排出尿酸。從而在根本上起到治療痛風病癥及解除痛風病復發的內在誘因的治療目的。
預防痛風:
痛風可通過適當的藥物、飲食控制、日常保健等方法,來預防復發、改善病情。因此,在生活中應該多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作息時間正常,保持心情愉快。
2、保持適當體重(理想體重=22×身高〈米〉×身高〈米〉),避免肥胖。體重超過標準值的10%應慢慢減重,每月以減一公斤為宜,否則導致痛癥和痛風急性發作。另外,避免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減重。
3、保持適當有氧運動,如慢跑、太極。但不做過度劇烈運動。不過度疲勞,避免過度壓力和勞累的工作。
4、隨時保護關節,勿穿過緊的鞋子。避免緊張、受寒、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5、大量飲水,每天保持2000ml以上,維持2000ml尿量,促進體內尿酸排出。
6、不喝酒,尤其是啤酒、葡萄酒等發酵酒類。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7、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餓過度。
誘發痛風的因素:
1、疲勞過度占45.7%
2、飲食不調(攝入過多的高嘌呤物質)占43.2%
3、飲酒過量占25.9%
4、受涼感冒占18.5%
5、關節外傷占15.5%
6、過度運動占9.6%
痛風病人的生活護理:
1、飲食調節:控制高嘌呤食物,不吃或少吃。多飲水,避免暴飲暴食,不喝咖啡。
2、積極減肥,減輕體重。
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4、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襪寬松,心情舒暢。
5、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將患肢抬高。
6、對于從事腦力勞動及坐辦公室的人,應該避免長時間持續用腦及久坐,要注意勞逸結合。
7、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
8、定期復查血尿酸,定時足量服藥。建議:每年檢查一下腎功、肝功、血尿酸,以控制自己的血尿酸在正常范圍內。
健康食譜:
1、多吃高鉀質食物,如香蕉、西蘭花、西芹等。
2、多吃固腎的食物。中醫學認為,固腎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黃」(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飲用,具有滋陰補腎功效。
3、亦適宜多吃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為五錢)煲糖水,但不要放雞蛋,加蓮子。
4、多喝水,少喝湯。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較低,易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喝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
5、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6、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于減少嘌呤的攝入量,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助降尿酸和預防痛風的食物:
1、芹菜:富含鉀,有很強的利尿作用,促進尿酸排出。最好迅速洗干凈后,涼拌生吃,可最有效地攝取芹菜中的鉀。
2、西紅柿:堿性食品,有凈化血液的功效,有助于排出血液中的尿酸,可堿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排泄。
3、礦泉水:除了水分之外,還能補充鉀、鈣、鎂等礦物質,具有利尿、降壓等功效,可預防痛風并發癥。
4、黑色食品:通過強化腎臟功能,使尿酸順利排泄,延緩尿酸結晶引起的腎功能傷害。主要有: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
食品烹調方法:
1、合理的烹調方法。可以減少食品中含有的嘌呤量,可以選用蒸、煮、鹵、涼拌的烹調方式。烹煮肉類食物時,可先稍微煮一下除去湯汁,再重新加水煮湯或紅燒,可去掉一般含量的嘌呤。
2、辣椒、咖喱、胡椒、芥末、生姜等食品調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急性發作,應盡量避免使用。
3、烹調時油要適量,并選用植物油。少吃動物性油脂或油炸食品,因為脂肪攝取太多,會抑制尿酸排泄,增加痛風發作的危險。葷素油的比例以1:2為宜。
痛風病人適宜的飲水
1、普通飲用水和淡茶水。
2、堿性飲料是痛風病人較為理想的飲料,有助于堿化尿液。尿液PH6.5~7時,尿酸可變為可溶性尿酸鹽,溶解度增加10倍。
3、檸檬適量、胖大海5粒,加水2000m1,代茶可堿化尿液,清熱利尿益氣利喉。
4、玉米須和絲瓜絡各30克或馬齒莧1斤煮湯,隨意服用。
飲水量:每日應在2000ml以上,
最好達到3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