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否想過,幾十億年、幾百億年甚至幾百萬億年之后,宇宙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科學家們怎么說吧。
10億年后,地球已經無法辨認,太陽輻射加劇,地球表面的溫度將達到平均的47攝氏度,那時海洋已完全蒸發,只有兩極存在液態水,那里將是最后的綠洲。
15億年后,太陽的輻射將會把原先的宜居帶向外圍推出,那時的火星將會像現如今的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的生存發展。
23億年后,地球的磁場將不復存在。28億年后,地球上全部的生命將迎來終結。33億年后,水星可能撞擊金星,導致整個太陽系面臨大崩潰。
35億年后,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升到1330攝氏度,那樣的地球將會像現在的金星一樣。40億年后,銀河系可能會與仙女座星系相撞,最后合并成更大的星系。
50億年后,太陽可能轉變成紅巨星。75億年后,太陽將會膨脹到原來的256倍,那時月亮將發生碎裂,然后墜落到地球上。
80億年后,太陽可能會變成白矮星,體積縮小到原來的一半,溫度也將驟降,太陽系無生命存活的可能。
而到1000億年后,由于宇宙的膨脹效應,星系之間將會發生相斥般的遠離,每個星系仿佛都被孤立起來了。4500億年后,數十個星系可能會發生融合,進而合并成一個超級星系。
12萬億年后,銀河系將誕生許多新的恒星以及行星,但即使那樣,宇宙也逃不過走向滅亡的命運。
120萬億年后,宇宙中最后一顆恒星將滅亡,所存活的只有白矮星、中子星、褐矮星和黑洞。但即使如此,宇宙也將變成無邊無際的黑暗。
120萬億年,雖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時間點,但這一天終會到來,這并不是杞人憂天,我們需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而對于人類文明的延續,或許當我們的科學文明技術達到足夠高時,可以抵達平行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