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綜述】
——胡明哲 文
第一課:圖形立意
B課題《由此及彼》
1,《形態變奏》
以線寫生,畫線看形。將線寫生,一變三。
課題要點:解構客觀物象的物理結構, 重構畫面圖形的語言秩序。
2,《形態聯想》
選擇一張生活照片和一些黑白畫報。
用黑白畫報紙中的零散的抽象圖形,置換照片中的具象形,形成多種完全不同的抽象形式結構。
課題要點:具象形和抽象形的自由轉換。
抽象形式的聯想力與創造力。
無論繪畫作品的表象是油畫,版畫,水墨畫,巖彩畫,都是畫家在有限定的平面空間之中,編排圖形結構,色彩結構,材質結構的一種游戲行為。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作品,是將形,色,質,智慧的編排成一個有機的和完整的結構,并且演繹出讓觀賞者的視覺能夠領會和解讀的精神情感。
無論作品風格是具象還是抽象,繪畫的語言形式本身是抽象的;繪畫創作的思維方式也是抽象的——作為單詞的圖形和色彩是抽象的,作為語法的結合構成關系是抽象的,最終支撐畫面傳情表意的骨架結構是抽象的,畫家對于這些問題的思維方式也是抽象的。
最佳的繪畫:視直覺只看到作品骨架,就已經意會作者的意圖。
最佳的樂曲:伴隨著旋律,心靈自然產生相應的情感,以至于有沒有歌詞,并不重要。
因此,藝術作品最佳的表意方式是——抽象形式直接表意。
能夠將繪畫語言本身作為思考的對象,具備反思語言結構的審析能力,具備再生語言結構的原創能力,才是一個專業畫家的基本能力。
【學生作業】
《形態變奏》 學生作業:
伍璐璐
伍璐璐
劉東方
孫博
王筠堯
宋丹青
宋丹青
劉蕊
劉蕊
蒲建英
權莉
王亞玲
戴劍舞
帥梅
金鑫
金鑫
孔德軒
劉婷婷
王盛
《形態聯想》 學生作業:
金鑫
楊小靈
杜如雪
伍璐璐
陳煥雷
【課堂花絮】
把作業貼在墻上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學生自我講評
【相關講座】
2014年10月10日,《中國巖彩畫創作高研班》邀請人文學院副院長,跨文化研究理論家李軍老師做《什么是中國》的精彩講座。
李軍老師講座
講座現場
李軍老師與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