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國畫基礎知識40問,值得學習!

《千里江山圖》局部 北宋 王希孟

國畫基礎知識40問



1、什么是“丹青”?


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石青、石綠等色,故稱“丹青”,用來形容中國繪畫。


2、什么是中國畫?


中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紙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是近代為區別明末傳入的西畫而出現的概念。今作為中國的畫種之一,指以中國獨有的筆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長期形成的傳統而創作的繪畫品種。



唐  閻立本《步輦圖》


3、中國畫的分類是怎樣的?


中國畫基本分為三大科: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在技法上又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中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和沒骨工筆;寫意畫中包括兼工帶寫、小寫意和大寫意。


4、中國畫的畫幅形式是怎樣的?


畫幅形式有:壁畫、屏風、卷軸、冊頁、扇面、鏡心、橫披與手卷等。



馬麟《秉燭夜游圖》

冊頁,絹本,設色,24 x 25 cm,臺北故宮博物院


5、中國畫用什么樣的筆?


中國畫使用的筆通稱毛筆,制筆的毫料有軟毫、硬毫和兼毫三種。


軟毫筆以羊毫為多,雞毫次之。羊毫筆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長鋒羊毫筆鋒長,含水分較多,適于表現多種墨色變化,但不易掌握;短鋒羊毫筆鋒短,落筆易于渾厚;中鋒羊毫筆介于長短之間,鋒長適中,適于勾勒衣紋渲染著色。雞毫更軟,不易掌握。


硬毫筆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筆一般彈力較強、勁健鋒利,易于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筆和紫毫筆使用較多。多用于勾線、皴點山石、花卉和畫蘭竹等。


兼毫筆是兩種以上不同質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筆軟硬適中,適于勾線,也適于渲染用。如:“大白云”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與羊毫合制。



6、怎樣選擇毛筆?


選筆的標準是“尖、齊、圓、健”。


尖是筆鋒尖銳,蘸墨后尖利如故;


齊是修削整齊,筆尖鋪開壓扁,筆毛一律嶄齊;


圓是圓渾飽滿;


健是勁健有力,無論是畫方畫圓,順筆逆筆,絕不澀滯,提起后筆鋒收斂尖銳如故。


7、怎樣保護毛筆?


新買來的筆,筆毛有膠,長時間不用會被蟲蛀,可以先洗凈后放好。作畫時筆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質容易變軟,有礙筆力挺健。毛筆用完后,要洗凈,捋直筆毛,倒掛在筆架上,使筆頭朝下,切忌濕時插在筆筒里。



8、中國畫用什么樣的紙?


中國畫用紙主要是宣紙、皮紙和絹等。


宣紙


宣紙又分為生宣紙、熟宣紙、半生半熟紙三種。好的宣紙具有棉、白、細、勻的特點,而且還要具有“發墨定筆”的特點(發墨指墨色在紙上生潤有色,定筆指筆痕清晰)。


(1)生宣紙又按紙的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宣等幾種。一般情況是薄紙滲化速度比厚紙快。


(2)熟宣紙是將生宣紙用適當比例配制的膠礬水刷制而成,不吸收水分,畫工筆畫時用這種紙。


(3)半生半熟宣紙則是指滲化能力介于生宣紙與熟宣紙之間。宣紙規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皮紙性能與生宣紙相似,紙質結實且經得起反復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筆痕,上色易灰暗。



絹是一種絲織制品。中國畫用絹有生絹和熟絹兩種:生絹性能像生宣紙,色或墨畫上去容易滲化;熟絹上過膠礬水,像熟宣紙,使用起來比熟宣紙感覺細膩滋潤。保存時要密封好,防止漏礬與蟲蛀。


9、畫中國畫還用其他的材料嗎?


元書紙、皮紙類、高麗紙、云龍紙等都可以用來作畫。性能近似生宣,但不“發墨”也不易“定筆”,有時利用這些特點會出現特殊效果。還有棉布、無紡布、化纖布、亞麻布等,許多畫家也用來作畫,但布面要經過特殊處理。



10、中國畫用什么樣的墨?


墨在中國繪畫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墨有固體墨與液體墨兩種。


固體墨


中國畫的傳統用墨是固體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為油煙墨、漆煙墨和松煙墨三種。


(1)油煙墨是用桐油等油類燒制成煙制成。其黑色偏暖,用來作畫,與其他透明顏色調和用很協調。


(2)松煙墨用松樹枝燒煙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書法。


(3)漆煙墨用傳統大漆燒煙而成,其黑色細潤而有光澤,用于繪畫也合適。在選用時以質地細膩、滋潤呈藍紫色為好。以“頂、上、貢、選”為墨的等級之分。


液體墨


液體墨保持了油煙墨的特點,由于使用方便,現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寫意畫較好。其中以“天津書畫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閣墨汁”為好。



11、怎樣使用硯臺?


傳統的中國畫一般要用固體墨塊在硯臺上加水研磨使用。硯不論端硯、歙硯,但求細膩滋潤發墨,墨太粗容易傷筆;過于細膩而堅實,又不容易發墨。硯臺用久了,由于墨垢厚積不易洗掉,即光滑不發墨時,要重行“開”一下,可選擇細致小瓦片,先在他物上磨光,再在硯上輕輕一磨,磨去墨銹(即堆積的墨垢),自能發墨。如果新硯過粗,也可以如法一磨就會細膩。硯臺不用時要蓋好,不使灰塵玷污,也不易干燥。


12、中國畫用什么樣的顏料?


中國畫使用的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還有化學合成顏料三大類。


植物顏料有花青、胭脂、藤黃等;


礦物質顏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綠、石黃等;


由鋅管包裝的中國畫顏料大都是化學合成顏料。



13、什么是水色、石色?


水色是用自然界中的植物的汁液制成的,呈膏狀或塊狀;


石色之所以稱之為“天然礦物質顏料”是因為它是用天然礦石制成的。礦石是天然的結晶體,大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狀,把它們研磨成粉末作為顏料使用,色澤沉著艷麗,經久不變。石色呈粉末狀,在使用時要調入一定比例的膠。


14、中國畫顏料的特點是什么?


(1)花青:呈深藍色,為植物透明色。用蓼蘭、大青葉等植物的枝葉泡制而成,有管裝的和小塊狀的。膏狀塊狀花青溫水泡開后使用,但不宜一次泡太多,因為夏天容易發霉變質。


(2)藤黃:呈檸檬黃色,為植物透明色。原為熱帶植物藤樹枝干的汁液制成。色相鮮明,以質地勻凈、顏色純正為好。


(3)胭脂:呈深紅色,為植物透明色。傳統制作這種顏料用紅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而成。在漢代由西域傳入我國,色相偏冷,較沉著。


(4)曙紅:呈冷紅色,比胭脂色鮮艷。早年稱之為“西洋紅”,是因為清末時從德國進口而得名。是一種化學合成顏料。


(5)鈦青藍:呈較鮮明的深藍色,是化學合成色,色相較穩定。如調入一點墨色與花青很接近。


(6)朱砂:呈粉桔紅色,為礦物色的不透明色。這種紅色很難用其它色調配出來,產于汞(水銀)礦。粉末狀,加膠后使用。


(7)朱磦:呈桔紅色,比朱砂色亮一些的半透明色。色相較鮮明,是在研制朱砂色時漂浮在最上層質地極細的暖紅色。因為質地很細,加膠后可以做透明顏料使用,由于它是天然礦石制成,色質穩定,不易退色。


(8)石青:呈鮮明的藍色,為礦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產于銅礦,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以后可分成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不同深淺的藍色。因粉末顆粒粗細不同而產生深淺之別,以頭青最深,其他次之。


(9)石綠:呈冷粉綠色,為礦物色的不透明色。產于銅礦,俗稱孔雀石。石綠也分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數種,也因顆粒粉末的粗細不同而產生深淺變化,頭綠最深,其他次之。


(10)赭(zhě)石:呈淺褐色,為礦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為赤鐵礦石,細研磨后可以做透明顏料用。它與花青色調和后會出現沉淀物,是因為礦物色和植物色質地不同的原故。


(11)化學合成顏料: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盒裝鋅管十二色中國畫顏料是化學合成顏料,是仿照傳統的礦物質顏料(石色)和植物色(水色)而制成的。因為是鋅管包裝,使用時不用調膠,用起來很方便,并且造價也很低。但顏料本身的色澤遠不及天然礦物質顏料純正美麗,色質也不穩定,容易退色。



15、當代中國畫還用其他顏料和材料嗎?


很多畫家把水彩、水粉、丙烯、金粉、銀粉、云母粉、金箔、銀箔同國畫色一起使用以豐富畫面效果。這種綜合材料的運用,給當今中國畫的創作帶來了極大的促進和發展。


16、中國畫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


初學者,首先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筆正:筆正則鋒正。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


(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


(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局。



17、什么是中鋒、側鋒用筆?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于紙面,其效果圓渾穩重;


側鋒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18、什么是順鋒、逆鋒用筆?


順鋒:一般指筆鋒的運行和筆桿的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潔、挺拔。


逆鋒:筆鋒逆行(也就是說和習慣的運筆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澀、稚拙。


19、什么是聚鋒、散鋒用筆?


聚鋒是指筆鋒攏在一起,呈單一筆鋒;


散鋒則指筆鋒散開,呈多鋒狀(又稱“開花筆”),其效果枯澀而多變化。



20、用筆的快慢影響畫面效果嗎?


用筆的快慢,決定于紙的吸水程度及筆中含水分的多少。畫紙吸水快,用筆的速度相對也快些,但如筆中含水較少或極少,用筆速度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紙吸水慢,但筆中含水較多,用筆的速度也要相應快一點,隨著筆中水分的減少,用筆的速度也逐漸放慢。


21、用筆的一些常用表現手法是什么?


勾:以線造型。是工筆、寫意畫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較起來以工筆畫用的更多一些。同時“勾”又往往與“染”結合表現一些特定的內容,如人物的臉、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時也同皴結合使用,如山水畫石頭的畫法,多是勾皴結合。工筆的勾,以中鋒為主,要求工整、嚴謹,近似書法中的楷書。寫意的勾,則比較隨意,要生動活潑。以側鋒結合中鋒,有時也用散鋒,近似書法。


皴:是一種和勾緊密結合的輔助方法,工筆和寫意均常用。大體上分為點狀皴類、面狀皴類、線狀皴類。無論哪種皴法均需見筆,用筆要有變化,可用中鋒、側鋒,也可以用聚鋒和散鋒,但效果不可太光。


擦:筆觸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繼續,是皴的一個補充,其目的是讓畫面效果更加渾厚。皴、擦的區別在于:一個要見筆觸,一個不見筆觸。作畫時擦不能單獨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實際上往往很難把這兩道程序分開。


點:是以面造型的表現手法,寫意畫使用較普遍,工筆畫中也有沒骨點染的方法。工筆的點和染是分不開的,因此叫點染。寫意畫中的點叫點戳或點戳,點法要強調用筆方法和見筆觸。寫意的點法要從實際出發,可以藏鋒,可以露鋒;可以側鋒,也可以散鋒,無論哪種方法都要見筆觸,不可含混不清。


染:是加強畫面效果的又一種方法。工筆畫及寫意畫均用,但工筆畫用得更多一些。工筆畫中的染可分為勾染、烘染兩種。烘染是在物象輪廓外所做的一種效果的補充,另外還有分染、罩染、碰染等。寫意畫的染一般都是和皴、點結合進行,如皴染、點染,它是一種見筆觸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筆一樣,方法有濕染(先在被染處上一遍水)、干染兩種。


梁楷 潑墨仙人圖 紙本水墨畫 48.7×2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22、中國畫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


“神似”與“形似”是相對應的。指主客觀相統一,由事物的表象審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說除了畫什么像什么之外,還要注意精神內在的表現。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質”。袁文曰:“作畫形易而神難。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體,學畫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過人,有不能為者。” 故“形神兼備”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定論。


23、中國畫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關系是什么?


畫家在描寫對象時,要在刻畫對象外形的基礎上,達到傳神的境界。這就不是只限于對物象簡單如實的描寫,而是包含了畫者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藝術表現完整的過程。它不是物象簡單的再現,而是比原來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實質的表現,而達到傳神。這種作畫的態度,就是中國畫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基礎。


《松湖釣隱圖》 李唐


24、什么是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在中國畫中包含的內容很多。一張畫的主題,其取景構圖、造型和傳神、情節安排與描寫以及畫面經營處理都須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說是一張畫的靈魂。中國畫向來就被說成“畫是無聲詩”、“畫有意境”。一張畫常常是對象特征和畫家感受的和諧表現才能產生詩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詩的形象,所謂“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尋味的藝術形象”。一張情意深,表現力強的畫對看畫的人能保持著廣遠持久的吸引力,這就是所說的中國畫的“意境”。


25、中國畫中“意匠”是指什么?


表現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藝術家的表現方法和創造力。在藝術上“匠”字是很高的譽詞,如“匠心”、“宗匠”等等。對于藝術家來說,加工手段的高低關系著藝術造詣的高低,歷代卓越的藝術家沒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


中國畫意境的表現,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維,藝術創作表現方法等一系列內在功力的結果,同時還必須進行反復的高度的藝術提煉,要求作者苦心經營,精工制作,達到匠心獨運的藝術效果,謂之高度意匠。


《蘭亭雅集圖》


26、中國畫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誰提出來的?


“六法”是由南齊謝赫提出來的,向為歷代畫家、評論家、鑒賞家所推重,是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的比較科學和有系統的繪畫創作、繪畫批評的準則,其內容如下:


(1)氣韻生動。


氣韻生動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千年來我國繪畫創作與繪畫批評的重要準則。“氣韻生動”是形與神在畫面上的統一,這個統一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2)骨法用筆。


骨法用筆是繪畫表現上關于用筆的問題。是運用線描表現對象形體的重要技法。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于本意,而歸乎用筆。”


(3)應物象形。


應物象形是關于形象塑造的問題。所謂“應物”不僅是追求對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認識對象的特質與內在精神。


(4)隨類賦彩。


隨類賦彩是關于設色的問題。對于色彩的表現,中國畫是很別致的,講究物體的固有色,然后隨物象之類,在形象特征上賦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現。


(5)經營位置。


經營位置是繪畫的布局章法問題。正因為畫的“位置”是“經營”出來的,是隨畫家精心組織和布置的,所以中國的山水畫才能不受焦點透視的局限,機動、巧妙地運用散點透視。


(6)傳移模寫。


傳移模寫是指臨摹古人的優秀作品,向遺產學習的問題。臨摹不是繪畫的目的,臨摹是為了更好地創作而進行學習的一種手段。在摹古人優秀作品時一定要認真,做到“形神兼備”真正把精華學到手,才能達到“傳移模寫”的目的。



27、中國畫的“題跋”是什么?


一般說來,在書畫、碑帖等前后題記的文字,均可稱為題跋。寫在書畫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稱為“題”,寫在后面的文字稱為“跋”。


題跋可以分三類:一是作者本人的題跋;二是同時期人的題跋;三是后人的題跋;宋代以前的畫沒有題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樹干、山石后面等不明顯的地方題個名字而己。


董其昌《婉孌草堂圖》


常用題法有以下幾種:一是橫式,根據中國民族習慣一般是自右向左題,字數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過多,以保持橫的形式;二是豎式,書寫的行數不宜過多,以保持豎的形式;三是高低參差不齊的自然式。以上講的橫豎兩式,均應齊頭,字尾可參差錯落,俗稱“齊頭不齊尾”。而自然式則可自由錯落,比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寫得太散。


題字多的叫做“長題”;題字少的(少到只寫一個姓名)叫做“窮款”。


 宋 趙佶 芙蓉錦雞圖 81.5×53.6cm 絹本


28、題跋的字體要和畫的風格一致嗎?


題跋的字體要與畫的風格相統一。如寫意畫多用行書、草書,工筆畫則多用楷書、隸書等。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主要應根據畫面的藝術格調來整體考慮。


29、在中國畫中怎樣使用印章?


一副完整的中國畫,除了題跋之外,還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陽文章(朱紋)和陰文章(白紋)兩類。就印章在畫面上的位置而論: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處連蓋兩印或兩印以上者,一般上邊的印略大,下邊印略小,上邊是陽文,下邊用陰文。



30、什么是工筆畫?


“工筆”是與“寫意”相對應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它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工筆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和沒骨工筆。從表現內容上又可分為:山水、花鳥、人物。


其特點歸納如下:


(1)線條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干。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中鋒用筆較多。


(2)色彩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3)裝飾性與平面感在工筆畫中裝飾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從構圖、線描、設色到形象的細部處理都帶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裝飾性。關于裝飾性一方面是來源于傳統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對生活中的形象通過提煉、夸張、創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1、什么是寫意畫?


寫意畫即是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參與繪畫,對寫意畫的形成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相傳唐代王維因其詩、畫俱佳,故后人稱他的畫為“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寫花的枝葉蕊萼,然后略施淡彩,開創了徐體“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興“四君子”畫風;明代林良開“院體”寫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濃墨淺色,陳白陽重寫實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韻。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寫意畫至明代已進入全盛時期。經八大、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發揚光大,如今寫意畫已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畫法。


其特點歸納如下:


(1)寫意畫主張神似。董其昌有論:“畫山水唯寫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彩色異具,則無筆法。”明代徐渭題畫詩也談到:“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


(2)寫意畫注重用墨。如徐渭畫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現手法,以潑墨法寫之。元代吳鎮論畫有云:“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余,適一時之興趣,與夫評畫者流,大有寥廓。嘗觀陳簡齋墨梅詩云:‘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此真知畫者也。”


(3)寫意畫強調作者的個性發揮。如揚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畫不拘常規,肆意涂寫,并以一個“亂”字來表露他們的叛逆精神。


寫意畫多以書法的筆法作畫,同時寫意畫的用筆也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形式,所以寫意畫家多半是書法家。如鄭板橋擅長書法和繪畫,相互參融,以畫法作書,創隸書間于行楷之中的“六分半書”,又以書法的筆法作蘭竹,風格明快勁峭。


壽桃草蟲


32、什么是工寫結合的表現方式?


工寫結合的表現方式,就是指工筆、寫意兩種不同的技法運用于一幅繪畫作品之中。齊白石就是一位善于將寫意與工筆這兩種手法相結合的高手,他利用了兩者之長,從而開拓出一種嶄新的境界。



33、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以線為表現手段的畫法。依靠線本身的粗細、剛柔、方圓、巧拙、疏密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同時線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作為工筆白描,一般線形變化不大,細而均勻,為敷色留有余地。


34、什么是古人所講的“十八描”?


“十八描”是古人所總結的線的各種描法。通過線條的力度、節奏、韻律、氣勢等美感效果來表現對象,以傳達作者的情感。


這18種描法為:高古游絲描,鐵線描,混描,琴弦描,柳葉描,馬蝗描, 棗核描, 橄欖描,曹衣描,丁頭鼠尾描,蚯蚓描, 枯柴描,撅頭描,折蘆描, 減筆描,竹葉描,戰筆水紋描,行云流水描。


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圖紙本墨筆 1.2×30.4厘米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35、什么是減筆人物畫?


減筆人物畫,為中國人物畫的一種表現技法,系南宋梁楷所創。元夏文彥稱他的人物畫是:“皆草草,謂之減筆。”梁楷的減筆人物畫強調人物生動的神態,人物面部的夸張表現與衣紋破筆放浪地寫出,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嶄新畫風。傳世的作品主要有:《潑墨仙人圖》、《太白行吟圖》、《寒山拾得圖》和《布袋和尚圖》等。


36、什么是潑墨法?


潑墨法是中國畫大寫意用墨的基本技法,講究的是以飽滿的筆墨在生宣紙上縱情的揮灑,塑造具有墨采飛揚的藝術形象。潑墨法用筆宜選羊毫大筆,大筆軟毫能吸含大量的水墨。蘸墨時可先蘸淡墨,然后再蘸濃墨,也可先蘸濃墨再蘸淡墨。如果筆鋒較大,筆鋒可一半蘸濃墨,另一半蘸淡墨。


馬遠《踏歌圖》 斧劈皴


37、什么是中國畫的“皴法”?怎樣分類?


皴法是用以表現山石和樹皮的紋理的筆法。歷代畫家根據山石的地質結構外形,樹木的表皮狀態而創造的表現程式。隨著自然界的變遷改造和繪畫技法的演進,各種皴法將會不斷發展。


傳統的皴法種類繁多,常見的皴法有:長披麻皴、短披麻皴、米點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帶水皴、云頭皴、雨點皴、折帶皴、豆瓣皴等。在實際生活中,山石質地是多種多樣的,山石紋理和風貌也是豐富的,單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滿足表現上的需要,故而常常將幾種皴法結合使用。



38、什么是中國畫的“點法”?怎樣分類?


點,是中國山水畫的重要表現形式,點法,就是點的基本表現技法。在一幅中國畫作品中,近景中的點是作為苔點出現的;中景的點是作為小型植物出現的,為草叢或灌木的一種表現形式;遠景中的點,便是樹木的表現形式。


中國畫的點不下數十種,主要有:個字點、介字點、小混點、大混點、鼠足點、菊花點、胡椒點、梅花點、垂藤點、松葉點、水藻點、尖頭點、柏葉點、藻絲點、梧桐點、椿葉點、攢三點、垂頭點、平頭點、破筆點、仰頭點、刺松點、仰葉點、聚散椿葉點、攢三聚五點、杉葉點等等。


39、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顏色烘染物象,分出陰陽向背,增加質感和立體感,加強藝術效果,亦可作“設色”解。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輪廓渲染襯托,使其明顯突出。



40、中國畫在技法形式上的特點是什么?


(1)構圖布局自由。根據主題的需要,突破時空的限制,如:“清明上河圖”、“長江萬里圖”等,構圖都采用了散點透視,將遠隔千里,時隔數日的內容集中表現在一個畫面之中。


(2)內容概括,主體突出。中國畫的造型觀源于生活,在對物象進行提煉、取舍、加工過程中并不脫離人們的視覺經驗,也不違背生活的邏輯,講究通過藝術的經營將自然物象轉化為用筆墨和線條表現的繪畫形式符號。


(3)以線造型為主,以點、面造型為輔。物象的型、質和形象是通過輕重、粗細不同的各種線的組合,以及大小虛實等不同的點、面配合下體現出來的。

來源:壹號收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書畫收藏必備,國畫基礎知識40條
中國畫用筆--筆法
工筆畫 -
體驗課:滿庭清雅
栩栩如生的“螳螂捕蟬”畫
國畫基礎知識40問0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定襄县| 绥滨县| 民和| 山阴县| 施甸县| 焉耆| 江阴市| 万山特区| 温泉县| 始兴县| 四川省| 绥化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临夏县| 内江市| 泗阳县| 高平市| 九江市| 博湖县| 五莲县| 台江县| 海伦市| 福建省| 同心县| 黑龙江省| 班玛县| 新田县| 镇安县| 临汾市| 佳木斯市| 南华县| 阳泉市| 濉溪县| 炉霍县| 鲜城| 依安县| 呼和浩特市| 宕昌县| 南木林县|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