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影評 |
[ 2006-12-21 13:54:00 | By: lijing ] |
有一部法國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 故事講述一個老師如何把一群調皮搗蛋的學生培養成極富天分的唱詩班的過程。克萊蒙·馬修,這個落魄的音樂家,失業的代課老師,卻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身上處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他用自己的方式做著微不足道的事情,溫暖了冷漠的學生,喚醒了明哲保身的同事,改變了囚籠般的學校。 這一切都在不經意間,平凡、自然、真實。 在一片和諧的童音中,馬修向皮埃爾揮揮手。那是一個邀請的姿勢,恭敬而慈愛;那是皮埃爾熟悉而渴望的旋律;那里有許多雙眼睛都含著笑意在等待著。 冷著面孔的少年,逐漸將身體從石柱上慢慢抬起,調整自己不羈的站姿,他變得恭謹而又充滿了喜悅。 他突然就明白了一切。 歌聲,在他心靈禁錮多日的歌聲,從他的喉嚨中飛出,宛如出谷的黃鸝。它翩翩地飛過每個在場的人眼前,帶著陽光輕透的色彩和味道,那雙冰藍色的眼睛第一次變成了蔚藍色,暖暖的,如同和風中的海洋;他永遠帶著輕曼之情的唇角終于綻放出了柔和的微笑。 那一刻,什么是“春風化雨”,什么叫“潤物無聲”, 我全明白了。 然而,春天來了,春天又要走了。 馬修走得很無奈。就像他來到這里的時候一樣,穿著他的破西裝,提著小行李,緩緩地離開了。 就像馬修說的一樣:我希望孩子們來送我。 “孩子們,沒有來。這多少有些讓我感到失落……” 我正失望,歌聲傳來: 風中飛舞的風箏 請你別停下 飛向大海,飄向高空 一個孩子在望著你呢 率性的旅行,醉人的回旋 純真的愛呀 循著你的軌跡,循著你的軌跡飛翔 …… 海上的清風, 托起了輕盈的飛鷺, 停落孤島的礁巖處。 海上的清風,從白雪皚皚的大地上飛來, 冬日稍瞬即逝的氣息,遠方你的回聲飄離了西班牙的 城堡, 在回旋的風中轉向,展開你的翅膀, 在灰色晨曦中找尋通往彩虹的路,揭開春之序幕。 從教室窗口飛出了幾十只雪白的飛機,在歌聲中,駕著清風,飛向了馬修,飛到了他腳邊。人性一旦復蘇,“囚籠”關不住這群天使般的孩子。 春天走了,溫暖永留心間,可以讓人在白發蒼蒼的時候還念念不忘。 這一個人帶來的春天在2005年,溫暖了全世界。 有位網友說:看了這電影,很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見這樣一位老師,一位能喚醒自己的人。能夠遇上便是一種幸福,盡管這種幸福在現實中顯得這樣的奢侈,但是我仍然會渴望。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黃庭堅的詞寫得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