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想健康長壽,但是要知道健康長壽并不是注意飲食和多運動這么簡單,那么究竟與什么有關呢?
心態才是長壽的根本
專家觀點
王和天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醫院 男科
心態平和是養生的基礎,樂觀、開朗、愉快、喜悅的情緒是養生的關鍵環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圣人之治身也。”是說要健康長壽需要思想上保持安定清靜,心態平和,心地坦然,淡泊名利,不貪欲妄想,盡量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緒波動。《素問·痹論》:“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說明人應保持精神安定舒暢,心平方能氣和,心靜方能氣清,氣清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藏而不妄耗,方有助于身體健康。
長壽必備的三種心態
心態對于我們來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不僅能夠幫助疾病的治療,對于長壽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1、寬以待人
長壽老人大多能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當自己吃虧時,能為國家、集體和他人著想,做出一些讓步和犧牲,平時能多看他人的長處和優點,取長補短。具有這種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壽。
2、樂觀豁達
長壽老人大都胸襟開闊,心態平和,為人處事熱情,樂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們生活得自由自在,輕松大方,沒有壓力。事實證明“心胸窄,憂患多;心胸寬,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3、興趣廣泛
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業余愛好,興趣比較廣泛。如種花養魚、吹拉彈唱、書法繪畫、集郵寫作、河邊垂釣等。生活充實,才能“樂以忘憂”,并且使大腦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鍛煉,延緩衰老。
如何保持好心態?
原來良好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健康長壽,那么,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呢?
(1)對各種事情傾注熱情,積極參與生活。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把握住熱情,并與之為友,那么埋在心頭的陰霾就能驅散。當自己不悅時,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就會感到其樂無窮。
(2)對一切不要抱過高的期望值,不做非分之想。要留一席心理空間,這樣,對事后的結局容易接受。
(3)學會明智。要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總是相對的。苛求別人或過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風物長宜放眼量,牢騷太盛防斷腸”。把事情看開了,心胸就能開闊,情緒自然就能保持穩定。
最后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提示,其實每個老年人的健康長壽方式都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即長壽者都樂觀開朗、心地善良,所以心態對于健康長壽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