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古代是一個冷兵器交鋒的時代,而劍身為為兵器之神,有君子之風。因此被帝王喜愛,帝王們將舉國上下鑄劍術最好的師傅請來為自己鑄劍,這也意味著,皇帝的配件,是一個時代鑄劍術頂峰的象征。而縱觀世界歷史,下面五把帝王之劍,最為出名,一起來看看吧!
劍鞘為全金打制,金柄之上鑲有水晶,鐵質雙刃劍身,長約41.1CM。這把劍鑄造于公元前1333年至1323年之間,當時世界上鐵質兵器很少,埃及沒有鐵礦石,生產鐵質兵器更為困難,此劍的材質當出自中東。正因當時鐵少,物以稀為貴,此劍才得以聞名。
這把專門為拿破侖定制的寶劍,被43顆寶石鑲嵌著。當時拿破侖要求使用璀璨炫目的法國皇冠珠寶,尤其是美輪美奐的“攝政王”鉆石。這顆重達140克拉的稀世珍磚,曾鑲嵌在路易十六的加冕皇冠之上。
拿破侖的要求設計師尼鐸,將其鑲嵌在拿破侖佩劍的劍柄上,還要取出國庫42顆精美的寶磚加以點綴。可見這把寶劍,打造精美,炫目奪人。
清朝作為封建最后一個王朝,沉淀了幾千年的文化后,鑄劍術自然也不會太差。這把乾隆神鋒寶劍被譽為清朝冷兵器中最杰出的代表,制造精美、奢華。
該劍在制造過程中,只求效果,不惜工本,其工期之長、標準之高、難度之大,在我國冷兵器鑄造史上是相當罕見的。
越王允常懇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己鑄劍,歐冶子為鑄就鋒芒蓋世的湛盧之劍,花費了整整3年的時間。時世上五大名劍是:湛盧、鉅闕、勝邪、魚腸、純鈞(又作純鉤),湛盧名列第一。
此劍可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后代詩人題詩曰:“十年云臥湛盧下。斗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
這把劍鑄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為古代青銅劍的最佳杰作。春秋時期,青銅劍鑄造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許多鑄造工藝如今都已失傳,猶其是防腐蝕和鋒刃的鑄造,現代鑄造工藝都無法做到。
越王勾踐劍的出土,讓人們見識到了春秋時期頂級造劍術的的厲害。這把劍埋藏在地下足有兩千多年,卻絲毫不見銹斑。甚至還依然鋒利無比,比湛瀘劍鋒利,能達到切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堪稱“天下第一寶劍”。
這五把劍是否當之無愧,除了這五把寶劍,你還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