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秋這個團圓之夜,我竟被一臺晚會,感動得像個孩子。
但當你看到周家全家福終于來了,人世間主創們再合體,《人世間》主題曲那熟悉的旋律,被宋佳辛柏青合體唱起,你又很難不落淚,不動容。就仿佛一個好夢,終于圓滿。
不得不說,雖然央視晚會一直是國內晚會的天花板,但昨晚的這臺中秋晚會,給我的感覺,還是格外不同。
晚會舉辦于張家港市的暨陽湖生態園,江南水鄉里,小橋流水中,荷塘月色下,姑蘇的小橋流水人家,正對天上那一輪皎潔的明月!
當金晨曼妙起舞,譚維維大音磅礴、童瑤絕美動人、玲花和汪蘇瀧唱起了《望星辰》、而太空三人組從遙遠的“中國天宮”發回的祝福……這場秋晚看得人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整臺晚會亦莊亦諧,雅俗共賞,韻味悠長,讓人悠然神往,又忍不住心潮澎湃。
第一遍看震撼,第二遍看絕美,所謂“月圓花好人長久,神州萬里共良宵”,原來如此。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真是一臺美好的晚會,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夜晚。
阿云嘎和薩頂頂的歌聲一起,中秋的感覺,隨著著姑蘇的風,小橋明月,撲面而來。
煙霧繚繞的小橋流水之間,一對璧人宛若置身仙境,袖口一吐,便是古詩詞的風雅。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男聲深沉、含蓄、豪邁。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女聲飄逸、空靈、夢幻。
男女聲之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歌聲又與小橋流水起了另一層化學反應,令聽者仿佛跟著歌聲,一起來到姑蘇,走過小巧,坐上小船,耳邊吹過江南濕潤的風,看火樹銀花,漫天飛舞。
從今日,夢回盛唐,看到了千年之前的中秋明月夜。
而這一夜,才剛開場。
中秋是中國傳統節目,所以晚會上,有很多節目都在體現傳統元素。
比如李玉剛帶來的一首全新創作的《把酒問月》,歌者穿上了中國傳統服飾,穿梭在一個個變化的場景中,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一份文化底蘊。
此刻歌聲余音繞梁,聽的人如癡如醉,仿佛回憶,又似一個故事,帶著我們進入中秋情境,文化中國。
融入歌聲中的李白古詩,又在新的旋律中,展現出了別樣的風采。
而當尚雯婕唱起《游仙吟》,富有江南韻味的舞美設計,與國風元素相互映襯,燦爛生輝,一身女裝的尚雯婕,從那絕美背景中走來,水簾徐徐從屋頂流下,舞蹈演員款款如仙女輕舞,我不再是觀眾,而是置身煙雨江南。
果然,當一臺晚會真正回歸傳統古韻,去文化深處尋去,才是真正的絕美舞臺。
有一種神仙舞臺專屬于央視晚會,那就是美輪美奐到讓人心醉。
今夜讓人心醉的是萬茜。
我萬茜姐姐不愧為千萬人的“白月光”,一席粉色藕荷色方領腰間鏤空裙走出來,就像從月亮上飄下來的仙女,當那身影融入姑蘇夜色,整個意境,絕到我詞窮。
團扇輕搖,吟唱中秋,東方古典美,那么精致,那么有韻味。
此刻最美的不是月亮,而是月夜下幻化的荷花仙子,是她。
同月色一樣動人的,還有和井柏然一同演唱《花好月圓》的童瑤。
若非有萬茜,童瑤,這個月兔造型,絕對可以入選當晚最佳。
蝴蝶團扇與頭發上兩側兩朵花交相呼應,嬌俏中透出淡雅,那份江南女子的婉約氣質,隨著月色輕輕一搖,便搖進你的心里。整個造型端莊又典雅,真是美不勝收。童瑤自帶的溫婉氣質,又為這造型多添了一絲芬芳。
與旁邊的井柏然站一起,可不就是月色下的一對璧人。
你會片刻恍惚,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可愛的人,這么清甜的嗓音!一張口,仿佛將一整個江南的秀麗,都盡數奉上!
而我,可能已經陶醉于江南的山水間,陶醉在,這個花好月圓夜。
沒想到 “霸道總裁”王耀慶一走進蘇州金雞湖畔的斜塘老街,竟然片刻多了一份凡人的氣息,央視的編導,也是太過用心。
當鏡頭隨著王耀慶的腳步向前去,向后去,在老街中穿行,走著走著,就走出了一幅江南風情畫,那濃郁的煙火氣撲面而來。
又走著走著,當他與單依純唱起《推開世界的門》,我的眼睛又不聽話的投向那個音樂的精靈。
江南月色下的單依純,真美啊。
一身白色花瓣長裙,長發飄飄,亭亭玉立,當她輕盈的歌聲響起,圍繞著 東太湖畔的蘇州灣音樂噴泉、蘇州灣大劇院、蘇州博物館、蘇州拙政園、木瀆小鎮一轉,就仿佛推開了一扇江南美景的大門,將姑蘇風景,全都唱進觀眾心里。
江南園林,精致古樸。水鄉小鎮,風景如畫。
聽完歌,竟感覺身上一陣水汽,就仿佛這一夜,我去過了煙雨水鄉,走遍了煙雨江南。
不用多言,今夜的歐陽娜娜,才是最美的歐陽娜娜。
當她和孔祥東、高參以及蘇州交響樂團的樂手們,將演出現場搬到了長江張家港灣著名的魚簍雕塑下,月色下一身紅色連衣裙,與樂團一起奏響了《長江之歌》,明明只是彈奏,那音符卻化作歌聲,聲聲入耳,“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這里是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灣,也是江海交匯的第一灣。
龍門簍,寓意鯉魚躍龍門。
好一曲《長江之歌》,好一出鯉魚躍龍門。
今夜江河入海流,今夜月明人盡望。
這一夜,月色如水,這一夜,我們聽了很多好歌。
比如唱《如愿》的譚維維,一件白色禮服,長直發,美腿如夢月如鉤。
當她一開口,是與王菲截然不同的味道,又仿佛這首歌為她量身定做。
而被拆開的鳳凰傳奇,依舊動聽,一曲《望星辰》,玲花的搭檔,變成了汪蘇瀧,雖然觀眾整晚都在找曾毅,但當玲花抬頭燦爛一笑,還是熟悉的風格,還是熟悉的味道。
最打動我的,還是周深,一首《I See Us》,聲線唯美空靈,既有女聲的婉轉,又有男聲的堅韌,歌聲有傳統的味道,又有國際范兒,當年好聲音被淘汰時,他可曾想到能有今日?
月亮升起又落,人間日子有功。
而毛不易的歌聲,還是那么樸拙動人。
一首《平凡的一天》,輕輕一唱,就唱出了一代人平凡的一天。
那樸實無華的聲線,也似這平凡的人間,越是平凡,卻直擊人心。
還有演唱《爸爸媽媽》的李榮浩,仿佛唱歌,又仿佛娓娓道來。
聽到這些旋律,看到這些人,夾雜著一種懷念、感傷和歡快的復雜情感,這一夜,也不知醉人的是明月,還是歌聲。
有些表演是安靜的,有些表演,卻仿佛流動的畫面。
比如蔡國慶和張含韻這組。
今夜的張含韻也好特別,穿了一襲國風粉紅色連衣裙,加上丸子頭,是月光下的公主,也是姑蘇的少女。
54歲的蔡國慶的歌聲多了歲月的味道、張含韻的歌聲清甜回甘,讓人聽出了一種傳統的味道,而傳承也正是傳統節日的意義所在。
央視的鏡頭調度,幾可封神:鏡頭隨著他們從家中走出,上小橋,入庭院,最后來到一輪明月下的小船。
歌中也有深意,吉祥團圓,“請兔兒爺”。
年年請,年年送,明月還是當年的明月,人間卻早已變幻萬千。
央視秋晚,可真是一樣江南傳統元素都不肯漏過。
聽,蘇州評彈來了。
開場,謝嵐的彈奏聲起,悠揚婉轉,空靈恬靜。
接著陸佳麒的古琴聲起,琴瑟合奏,高山流水,意境非凡。再配上楊仕君的大鼓,國風感瞬間拉滿,吳儂軟語,抑揚頓挫,將一個江南,娓娓道來,整個舞臺也被布置的古色古香,讓人想起江南水鄉的亭臺樓閣,仿佛讓人看到了千年前女子仰望星空,思念情郎。
而此時童瑤乘一舟緩緩入鏡,那一彈一奏,凝結的都是中國武學的歷史和文化。
中秋節,要燃,適合聽老炮的歌。
就比如新一季《披荊斬棘的哥哥》上,憑一整個“愛誰誰”,上臺前有啥穿啥的氣場再翻紅的鄭鈞,上了央視,一身西裝,松散長發,絕對比芒果臺節目鄭重一百倍。
一首《熱愛》,得嘞,也不過是燃爆全場。
再來一個老炮兒怎么樣?中國香港的,李克勤,和胡夏合唱一首《紅日》,配上紅色舞臺,那中國紅才最得勁兒。
哥哥們大概是組團來的,同樣出自芒果綜藝的劉愷威,和澳門姑娘麥嘉欣合唱了一首《小城是故鄉》,一個儒雅,一個大氣,竟也分外登對。
有些舞臺在你預料之中,有些舞臺,卻在你預料之外。
比如這首黃齡和曾比特演唱的《千千闕歌》,一個內陸樂壇歌姬,一個香港小子,合唱能有多動人,可是當“明晨離別你 路也許孤單得漫長一瞬間 太多東西要講 可惜即將在各一方”的歌聲響起才懂得,懂,還是央視最懂。
懂什么?懂得如何在這個美好的夜晚,用歌聲撩動,你的心房。
“來日縱使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還有的舞臺,就是用來養眼的。
比如王一博和周冬雨的這首《這一生關于你的風景》,當兩人穿行于蘇繡“織就”的美景間, 周冬雨身穿刺繡珠片堆疊而成的禮服,金色羽毛耳飾閃閃發亮。
高科技合成的舞美,打破所有的限制,兩人時而同框,時而分隔在 兩個屏中,宛如人間走,又似畫中游。
這就是最美的風景。
這個中秋,當然也是勞動者的中秋。
那英的一曲《守候》,就是用歌聲向奮斗者致敬。
她今晚選擇了一件駝色長西服,勾勒出少見的溫婉氣質,有一種雅致的初秋感。
當歌聲響起,“還要我等多久,見到你的笑容……”此時最適合閉上眼睛聽,感受那天籟般的嗓音,想你想要守候的,那個人。
令人驚艷的,還有李宇春。
一身絨面白黑白條紋套裝,給歌者添上了一層歲月的溫柔。
而歌聲致敬航天,“漫天的星星,流轉起落,默默地守護,永遠光明磊落。”
舞臺也是科技與浪漫的結合,高科技的元素,使得李宇春也仿佛進入到了“太空”,當 整個舞臺也化身為星河云海,一片遼闊,和歌詞相得益彰,那銀河中的星星,仿佛都在今晚降落。
這是今晚特別有驚喜的節目之一。
誰能想到,一首《孤獨頌歌》,被毛曉彤和檀健次唱得如此惹火。
過去毛曉彤的舞臺造型以溫婉形象居多,沒想到,這次乖乖女換上了黑色亮面西服,內搭黑色短褲,亮片西裝+超短褲+長筒靴,熱辣唱跳,一股拽姐風撲面而來,
這歌聲,好酷。
有人不再是乖乖女,有人,卻始終是仙女。
我說的就是金晨。
她與海阿木共同演繹了《別知己》,著一件粉色細肩帶紗裙在月下翩翩起舞,舞姿曼妙,配上海來阿木略帶沙啞的嗓音。桂樹下涼霧彌漫,月光起舞弄影,舞姿曼妙,給人絕美驚艷之感。
那畫面真如夢似幻,令人驚嘆。
但要說晚會最令人驚艷的節目,沒有之一。
只有他們。
是的,《人世間》。
當宋佳和辛柏青出場,唱起《人世間》的主題曲,宋佳穿上了一款簡約風的白色襯衫長裙,仿佛劇中一般知性淡然,而辛柏青唱到動情時,滿眼是淚。
劇集的一幕幕,就仿佛在無數觀眾腦海中回放。
如果說這還能忍,那么當最后VR合成版本的周家一家人的合影出現在觀眾眼前,叫觀眾如何不哭,如何不動容?
家,有大國也有小家,家國大愛也正是由小家小愛匯聚而成。
這首《人世間》,也在這個中秋夜。更為具體地詮釋了愛的深意。
其中銘刻了幾代人生命的美好和遺憾,也寄托了時代的溫情和感動。
家在人間,明月在天上。
當“太空出差三人組”為我們帶來的中秋祝福,央視的鏡頭,竟然把傳統文化的既出世,又入世的文化觀,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百年來,每次我們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從地面看月亮,而當今天的中國人可以從太空看月亮,其實說出的是,無論天上,還是人間,家都是最好的羈絆。
通過節目的巧妙設計,晚會時而惹人哭,時而惹人笑。
自始至終都與觀眾保持情感連接。
不僅營造出了中秋月圓夜的浪漫氛圍,更將中秋節所蘊含的傳統習俗和家國情懷融為一體,講述的,都是中國人獨特的浪漫。
當晚會傳遞出傳統節日的內涵和意義,呈現出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當然會讓人隨之共振、共情。
而在優美的歌聲和柔而有力的舞姿中,這一輪明月,也自然地融入了我們每個人對幸福的憧憬和展望。
然后這盛滿祝福的月光,就這樣恰到好處地灑在了每個人的身上。
越是重溫這臺晚會,我越是覺得這才是一切追問、奮進與坎坷所指向的幸福終點:“祝你踏過千重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