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喝水!”似乎是小時候媽媽叮囑最多的話了,專家也提倡人們要保證飲水量充足。水作為人體的必需品之一,進入人體之后經過代謝之后,會變成尿經由膀胱排出,那一喝水,尿就多,是說明腎臟不好嗎?
一、喝下去的水,多久會變成尿?
喝下去的水變成尿液,正常需要30-45分鐘左右,不過水變成尿的時間長短,會受飲食咸淡、吃多吃少兩個因素的影響。飲食方面太咸的話,水變尿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天氣冷熱、膀胱大小等也會影響水變尿的時間。
水進入體內變成尿,一般最短需要6-8分鐘,最長需要120分鐘左右,多數人每天的排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不過介于400毫升與3000毫升之間的排尿量,都算正常。排尿的最佳比例和次數是:一天5-8次,晚上0-1次,白天4-7次,如果喝水不多,但小便次數超過八次的話,那多半算是尿頻了。
二、一喝水,尿就多,是腎不好嗎?
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多,以為是腎虛導致的,其實喝水尿多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
1.喝水太快
喝水太快,體內的滲透壓會變低,腎臟將尿液稀釋之后,會排出更多的水分,導致一喝水就尿多。
2.膀胱體積小
水進入人體變成尿液之后,會經過輸尿管,先存儲到膀胱內。膀胱體積小的人,尿液存儲的比較少,忍尿能力更差,很容易感到尿意。
3.腎虛
腎虛當然也可能會導致尿頻,一旦腎虛,就可能出現水代謝、尿液代謝失常的現象,膀胱也會氣化無力,出現一喝點水就引發尿頻等的癥狀。
三、日常護腎,做好3件事
想要腎臟維持健康,日常的護腎一定少不了,想要保護腎臟,下面三件事要做好。
1.吃淡點
食物中的大部分鹽分都需要經過腎臟的代謝,高鹽分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引發高血壓、腎臟疾病等,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鹽分攝入不要超過6克。
2.不憋尿
憋尿的行為,會導致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時間過長,細菌一旦繁殖,就可能引發尿路感染,炎癥逆行之后,就可能蔓延至腎臟,并損傷到腎臟。
3.喝夠水
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1500-1700毫升,喝水過少會導致尿量變少,尿液中的毒素增加,甚至誘發腎結石等,因此每天要喝夠水。
我們每天喝的水會經過代謝變成尿,排出體外,水變成尿的時間主要受飲食咸淡、天氣炎熱、膀胱大小等因素的影響。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多,可能是喝水過快、膀胱體積小、腎虛等導致的。平常一定要保護好腎臟,盡量吃淡點、不憋尿、喝夠水等等,并且最好定期的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