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中式,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紅木的大家具 夸張的電視背景墻,或者是略現代的黑胡桃木色系列設計和墻面裝飾。表面看是新中式,實際上更像是套公式和國風元素的堆砌。
自古至今的東方之美,不管是詩詞歌賦表達還是藝術創作,從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一個個意象來傳達意境之美。
今天小喜要給大家分享的案例也是如此,業主是一對蘇州夫妻,非常熱愛傳統文化,也很懂得中式之美。于是將上下兩層的200平精裝房,改造成理想的中式典范。
原戶型是上下兩層的精裝房,四室兩廳三衛,空間十分寬裕。屋主考慮到整體預算,打算在不改變房屋結構的情況下,邀請設計師通過軟裝搭配和局部調整,來打造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式之家。
原精裝房是比較常見的“土豪”設計,設計師將原電視背景墻拆除,并增加玄關、過道、餐廳等位置的收納空間。
同時,設計師為了讓空間更為連貫,拆除了一樓陽臺與客廳之間的移門。并將陽臺作為茶室,增加一樓的功能。
二樓主要作為休息區,陽臺空間設計成洗衣房,更便于日常使用。整屋在結構上的變化微乎其微,最大的變化,還是設計師的超高的軟裝功底,真的太能體現中國美了。
原戶型的過道式玄關,隱私感非常好。一進門對面做了整排儲物柜,方便日常鞋子和外出物品的收納。設計師利用墻體的凹形空間,放置換鞋凳,實用性的功能全部完成。
玄關區鋪設藍色幾何地毯,可以遮蓋原深色系的木地板,也提到點亮空間的效果。墻面使用暖色乳膠漆改色,將整體背景色做了較為柔和的調整。
玄關軟裝的重點在換鞋凳墻面上的古風掛畫,讓空間整體性更強,也為室內的新中式風做了很好的鋪墊。
一樓的客廳是客餐一體的設計,這里我們還是先從客廳看起??蛷d與陽臺茶室之間用白紗做隔斷,弱化中式風的硬朗感。
沙發并沒有選擇中式的實木風格,而是簡約深藍色的現代沙發,一來減少過多的規則感,二來可以將現代與傳統進行了平衡。
原電視背景墻拆除后,設計師使用條紋肌理的墻面設計,一直延伸到墻面展示架,中間還專門做了弧度的連接,也是增加空間的立體層次。
懸浮的開放式電視柜,增加收納的同時,更有空間展示的美感。
嵌入式的開放展示格,正好可以用來擺放屋主喜愛的各種擺件和書籍。平時回到家,步入客廳時,順手拿起一本書,更有種隨意和舒展的氛圍。
設計師也非常清楚,中式風很容易陷入網紅單品和過多中式元素的堆積,因此在單品的選擇上,要適當地平衡中式風的嚴肅和端莊。比如客廳的單人的藤編座椅,相比中式座椅,更為舒適溫馨,才更有家的味道。
客廳與陽臺茶室,在白紗的開合之間,空間和視覺感受完全不同。似乎從端坐嚴謹,走入閑情雅致。
陽臺抬高做地臺設計,細節上與客廳空間做了劃分。茶室既可以隱秘獨立,也可以與客廳合二為一。
茶室內,一個樸素簡單的茶幾、四個蒲團、一壺好茶,相對而坐,看窗外郁郁蔥蔥,室內雅致清心,更有修心與禪意。
茶室空間多處使用竹簾,通透朦朧又薄如蟬翼,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
更絕的是,設計師還在地臺上內嵌造景,形成只有庭院才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觀。
翠綠生機、形態優美的烏毛蕨,也與窗外高大蓬勃的樹木也形成了很好的呼應。讓人即便在炎熱的夏季,也能感受到愜意與悠然~
夜晚,打開燈籠形狀的橙色吊燈,點上香薰蠟燭,燭光暗影中,更有清心靜氣之感。
茶桌背后,還放置了兩組邊柜,柚木色的質感,對稱講究。也讓簡單的茶室,有了沉穩冷靜的氣場。
餐廳是卡座 餐椅的設計形式,方便入座也將空間利用得更為充分??ㄗ澈髩γ媾c電視墻使用相同的設計方式,形成更為整體的風格,也減少過多木飾面的單調沉悶。
白色輕盈的飛碟吊燈,成為深色系餐廳的點睛之筆,飄逸舒展,與頗有中古風的白色花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餐廳處,最不能忽略的便是這個撞色設計的餐邊柜了,我超喜歡它的格柵設計,搭配陶瓷拉手,精致復古里透著高級感。
而這一切,在深夜來臨時,都被墻上的中古壁燈取代。琉璃通透,暗香疏影,中式的意境之美,在巧妙的設計中,愈加強烈。
一樓唯一的臥室,既可以作為老人房,也可以作為客房使用。設計上也更為素凈雅致。
暖黃色的墻面,搭配深色印花窗簾,床頭同樣使用兩幅花卉掛畫做點綴,營造出典雅含蓄的場景。
衣柜與臥室的其他風格不同,拼色的中式風,更為明朗,將整體風格做個平衡。
設計師在臥室的設計上,并沒有過多地強調中式,克制的表達,讓人更覺得十分耐看有韻味。
書房是整屋設計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屋中式風格的集中展現,看完不能僅僅用美來形容,更是讓人感受到一種沉靜的、高級的審美。
書房進門是非常中式的桌椅,一旁的使用傳統雕刻花架,再擺上一盆別致的金絲猴厥,中式的高級感拉滿。
書桌前掛的是南宋畫家馬遠的《山徑春行圖》,云淡風輕,傍花隨柳,更有積極的人生態度,用在書房再合適不過。
書房另一處,鋪貼兩面墻的集中式松石、小橋、流水、亭臺等于一體的國風壁布。
設計師將壁布與木框組合,像是一張張屏風,更如一幅展開的畫卷。
靠墻設計了連貫的開放式矮柜,可以收納各種書籍。使用與客廳相同的藍色單人沙發,古風與現代結合,形成別具一格的讀書角。
矮柜上,擺放一束盛開的白色蝴蝶蘭,與壁紙中的場景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含蓄折中的表達,才是中式意境的最好方式。
矮柜的盡頭做成書架,增加收納和展示空間,也避免了單一。
書架內除書籍外,依舊使用古風畫作和中式花瓶點綴,讓風格更整體和諧。
主臥背景墻使用幽蘭煙灰的樹葉壁紙,給人十分幽靜清凈之感。而樹枝柔軟,枝葉蔓蔓,又在冷調中展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深色古典花紋的美式床頭柜,十分精致奢華,與中式風毫不違和。
窗簾使用了與壁紙呼應的煙灰色,白色的床品和杏粉色的抱枕,都給臥室起到了色彩平衡和提亮的效果。
床尾是斗柜 單人椅組合,即可以是梳妝臺,又增加了小物品的收納,同時還可以是睡前閱讀的角落。
原木的藤編斗柜,圓潤溫暖,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臥室的清冷感。家具與空間色彩的反向搭配,也讓空間更有層次和反差。
兒童房設計師是整屋最為簡單的一筆,考慮到屋主家里是個男寶,整體色彩是淡藍色的天空背景。
簡單的實木小床,搭配一個原木書桌椅以及同色系的北歐掛畫,是兒童房的主要組成。
床尾是小朋友的立柜,可以收納衣服和玩具,外形比較高挑,不占地方儲物空間大。
總的來說,整屋設計并沒有不斷地表達新中式,可細節和意境里,又全是中國人可以懂的含蓄氣質。古風的克制、理性、美,在家的任一個角落都可以發現,讓人心動,也讓人心靜。
同時,不管是茶室的創意還是古風的壁紙,都將中式的大氣和高級感,營造到了極致。我想,這才是新中式的典范吧!
<圖片來源/個人設計師@sweetrice
撰文、編輯/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