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的 CES 展會上,來自中國的無人機廠商帶來了自動避障、可折疊設計的無人機新品,甚至還拿出了載人飛行器的「超前理念」,這些都牢牢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
在這樣的聚光燈下,大疆的表現卻與它領頭羊的身份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這家公司僅僅帶來了 Phantom 3 的小改款和 Inspire 1 Pro 的黑色版。
可能你并不知道,在看完整個無人機展區后,大疆的「掌門人」汪滔曾告訴極客公園的創始人張鵬,「別急,等著看我們的新品吧。」在 CES 結束兩個月后,大疆便帶來了無人機新品 Phantom 4(中文名稱精靈 4)。盡管新品命名上只是一個數字的改變,但對大疆來說卻意義非凡。
「至今為止我最滿意的產品,歡迎來到機器視覺的時代。——Frank Wang」
大疆官網 Phantom 4 的主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前半句可以看出汪滔對于這款新品的喜愛——之前的產品,甚至是 Inspire 1 都未有過如此的待遇;后半句則直接點明了 Phantom 4 最大特點——機器視覺。
繼美國時間 3 月 1 日發布 Phantom 4 后,大疆今天在「大本營」深圳進行了新品展示。對于這款 Phantom 4 無人機,我的第一印象是「流線型」的 Phantom 3,它在外觀上沿襲了上代產品的設計語言。
「流線型」的機身讓 Phantom 4 獲得了 20 m/s 的飛行速度(運動模式下),在現場展示時大家紛紛發出了「哇哦」的感嘆。這意味著無人機可以更快地到達拍攝區域,也能夠在跟拍速度較快的物體(汽車)和運動(滑雪)時更加得心應手。
除此之外 Phantom 4 還擁有 28 分鐘的飛行時間,雙衛星雙羅盤的冗余設計,復合材料框架等等新特性。以上這些參數放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里都是相當亮眼的,但我更關心的是 Phantom 4 前面多出來的兩個「眼睛」。
減輕新飛手的心理負擔
對于一個新飛手,如何安全的飛行遠比拍出炫酷的視頻更為重要。但由于缺乏大經驗,亦或經歷過幾次「險些撞擊」的情況,在使用飛無人機時確實有著很大的心理負擔。Phantom 4 在機身前部增加了兩個視覺傳感器,大疆稱之為「前視障礙物感知系統」,它可以讓無人機自動規避前方 15m 范圍內的障礙物。
Phantom 3 Professional 底部就配備了視覺和超聲波傳感器,可以讓無人機在室內無 GPS 的環境下安全飛行。Phantom 4 則更進了一步,兩組視覺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的組合能夠增強無人機懸停精度和飛行的穩定性。
4 個視覺傳感器(前部和底部各 2 個),兩個超聲波傳感器(底部),再加上云臺相機,構成了 Phantom 4 一套完整的機器視覺系統。除了更加安全的飛行,機器視覺也讓無人機的航拍難度降低了許多。
新飛手也可以拍出炫酷的航拍視頻
Lily 無人機的出現激發了大家對于「跟拍」的想象力。Phantom 4 的圖像識別技術能夠識別和追蹤相機畫面中的拍攝對象,并將其鎖定在畫面中央進行跟拍,更重要的還可以非常簡單地實現環繞拍攝。
環繞拍攝這個動作被很多飛友戲稱為「刷鍋」,沒有一定的飛行經驗很難獨立完成,尤其是拍攝移動物體。自動跟隨大大降低了這個操作的難度,輕撥遙控器就能控制無人機進行環繞拍攝,讓新飛手也能拍出很多富有技巧性的畫面。
而 Phantom 4 新增的「指點飛行」功能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很多人「用手機控制無人機」的需求。在指點飛行模式下,點擊手機屏幕,Phantom 4 就能向你選擇的方向飛行。而感知到障礙物時,無人機還會根據環境自動懸停或繞過障礙物。
以往我們在討論消費級無人機時,習慣把它拆分成云臺、相機、圖像傳輸和飛控四個部分來看。飛控可以看作是無人機的大腦,它的本質和機器人技術相通。但若想追求更加「智能化」的飛行,僅僅有大腦是不夠的,無人機還需要有主動探知世界的「眼睛」,這就是機器視覺的重要性。
為消費級無人機增加機器視覺能力,進而獲得避障和跟拍功能很多廠商早就拿出來進行了宣傳,CES 上英特爾實感技術在無人機上應用或許也讓你為之驚訝過。但大疆表現得更像是一個后發制人的武林高手,Phantom 4 機器視覺的價值在于為無人機賦予獨立的「判斷能力」,同時極大地降低了無人機的操作成本,讓飛手可以更加專注于航拍內容本身——重要的是,這是一款你真正可以買到的產品。
在大疆官網上可以看到,Phantom 3 Professional 售價為 6499 元,而新品 Phantom 4 售價為 8999 元。新舊兩代產品間 2000 元的差價放至整個硬件圈也并不多見。這樣的定價策略絕對不是來源于「盲目的自信」,8999 元背后更多的是大疆對于用戶的畫像。
汪滔去年在接受極客公園的專訪時曾說過,「從我們自己的數據看,我們有三千塊錢的入門級產品,也有七千塊錢的產品,但大部分的客戶不是只追求便宜,我們七千多塊的產品是賣的最好的。」
「大疆主要還是想把產品做好,而不是一味的去降價,低價的市場留給其他人去 PK 好了,我們就是把高附加值的東西做好就可以了。」
Phantom 的受眾群體顯然與 Inspire 1 不同。前者是很多新飛手的「啟蒙教練」,后者則是專業人士手中的「利器」。對于那些成長中的新飛手來說,最關心的莫關于「如何保證飛機安全」和「如何能拍得好看」兩個問題,Phantom 4 所帶來的避障、自動跟拍等功能顯然是極具吸引力的。
盡管「Phantom」系列是消費級的無人機,但這并不代表著它是一個可供「大眾消費」的產品,至少目前還不是。很多媒體把大疆比為無人機領域的 iPhone,在我看來他們的共同點在于「在合理的品牌溢價內提供盡可能高品質、具備新功能的產品」,就像不會用「性價比」去形容蘋果的產品一樣。
大疆的 Phantom 4 顯然是符合這個理念的產物。
P.S.之后極客公園將帶來 Phantom 4 的詳細使用體驗,盡請期待。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