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種古人依依惜別時會贈送給對方的花卉—它名叫將離,也叫離草、余容,當然它更為人知的名字是芍藥。原本代表惜別的一種花卉,不知古人從什么時候起把它稱為了愛情之花,代表對愛慕之人的情有獨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說法?芍藥一直素有'花中宰相'和'花仙'的美譽,是我國的名品花卉,因其是五月盛開的花卉中最美的,所以被譽為'五月花神'。關于芍藥的由來還有一段花神為救人間疾病盜取仙丹灑向人間變換成芍藥的故事,故而芍藥的花葉根莖均可入藥,有斂陰養血等功效,對婦科疾病尤為有效。
芍藥的生長習性:
芍藥屬毛茛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我國。喜光,但怕強光,夏季喜歡涼爽的半陰環境;喜肥,栽植前宜施以充足的基肥;耐寒耐高溫,零上40度的高溫和零下40度的低溫都沒問題。宜種植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質土壤中。芍藥花朵很大,花色艷麗繽紛,芬芳襲人,花期在每年的5月份。根部為宿生塊根,主要的繁殖手段是分株。是5月花卉里的顏值擔當,加之它的藥用價值,一直深受人們喜歡。
接下來的文章我們詳細說明芍藥的種植技巧
說到種植方法之前這里我們先說下芍藥的栽種時間比較好,小編決定寫這篇文章之前就注意到有寫作者寫芍藥4月種植這里普及下這個說法的錯誤的,如果4月去種植芍藥的話那您可就看不到芍藥開花了。
芍藥正確的種植時間根據地域不同時間也不同,我國北方山東地區是每年農歷的8月份也就是陽歷的9-10月上旬,而揚州等南方地區則要到9月下旬-11月上旬才開始分株。這個時期也是芍藥新根系和新芽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想要種植芍藥的花友們一定要記住了,最好秋季購買芍藥裸根。
芍藥花因為根系比較長比較適合地栽,家中有院落的花友們還是建議選擇地栽,沒有院落的一定要使用直徑30厘米以上,深度最好60厘米的深盆種植。芍藥定植后就不建議移栽了,小心損傷根部導致不開花。
地栽要選擇院內陸勢高排水好的涼爽向陽處種植,它的根系屬于肉質根,因此對土壤的要求一定要是疏松,肥沃的砂質酸性土。一定不能種植在容易積水的低洼處,花友們當前就可以準備栽培土壤了,土肥比是:一百斤土加20斤復合肥,3斤過磷酸鈣,再噴水漚制幾個月。種植前需要深翻土層最少60厘米把土壤弄松散,建議冬季就挖好坑,每個直徑不小于30厘米。
盆栽要求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芍藥花在堿性土壤中是不能健康生長的,很容易就黃葉枯死了,這里需要注意。花友們可以用1份充分腐熟的腐葉土+1份園土+1份河沙的混合土做栽培基質,加入少量腐熟的餅肥或者有機顆粒肥做底肥,底肥上需覆蓋厚土以防燒根。盆栽每盆可以栽種2株。花盆底部先填入一些陶粒增加透水性,再填入少許土壤加入底肥,然后覆土15厘米放入芍藥種苗,然后填入剩下的土,輕輕按壓使圖層和種苗充分貼合,覆土的厚度要最好超種苗頂端2-3厘米為好。覆土過厚不利于芍藥萌芽,過淺容易受到凍害死亡,芍藥栽種當年越冬可是非常重要的。
芍藥栽種上以后就需要立即澆一次定根水,定根水一定要澆透。選擇盆栽的澆完定根水以后要將其放置在通風半陰的環境下養護半個月左右,芍藥就差不多服盆扎根了,可以逐漸增加光照。芍藥盆栽日常養護中澆水應遵循干則澆透的原則,千萬不能讓花盆積水,它的根系很深,積水不容易干燥就特別容易漚根死株。花友們可以用一根長竹簽插入花盆底部,過十幾分鐘拔出來看下竹簽表面是否有水分,干燥了就可以澆水了。澆水要掌握度不可積水也不可過于干燥。春季萌芽期、夏季高溫時、秋季根系生長期不可缺水,冬季休眠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現蕾和開花時期也不能讓它過于干燥,缺水會導致芍藥花縮小,花少且色淡。
芍藥喜干怕澇,地栽的芍藥除了自然降雨和花前一個月和花后半個月需要各澆一次水以外基本不用澆水,遇到雨季還需要挖溝排水,芍藥根系浸泡在水中超過6小時就會腐爛了,一定要注意哦!開花期如遇大雨會提前敗花,也要注意遮雨!
芍藥除了種植時加入的底肥之外,在早春萌芽時還要施一次稀薄液肥,這里主要是以氮肥為主,可以促進葉片生長;在現蕾后隨水追加一次復合肥,復合肥的使用量是50克兌水5斤,再每隔10天噴施一次1:1000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以讓花朵開的更大更艷麗;花朵凋謝后的半個月要補充一次氮肥,來補充開花時所消耗掉的養分,促進幼芽生長。施肥可以結合澆水一起進行。每次水肥后,要及時松土。地栽的芍藥冬季還要結合除草松土埋施適量腐熟的餅肥,提供給來年春季壯苗所需。
芍藥喜光,屬于長日照花卉,生長季節充足的光照可以讓它的長勢更好,光照不足會直接影響開花質量。開花期要避開強光照射的,以免縮短花期,夏季高溫時花友們可以搭建遮陽棚,以免灼傷葉片,甚至枯死。盆栽的芍藥每天不能少于8小時的日照條件。芍藥花期一般為9天左右,花友們可以將它放在遮陰處延長半個月的花期。
想要芍藥開大花,只需保留頂端的花蕾,其他側枝的花蕾都要剪掉,養分集中于一處才能開大花。花朵凋謝之后,不想讓它結種的,應從花梗處修剪掉殘花,以免養分的流失消耗。已經種植了3年生長旺盛的芍藥可以修剪成獨桿,對于長勢較弱的可以保留強枝,修剪掉瘦弱的枝條和病蟲害枝條。
芍藥病蟲害常發生在夏季高溫潮濕環境中,主要病蟲害有灰霉病、銹病、軟腐病、蠐螬、天牛、紅蜘蛛等。可用下列藥物防治:
灰霉病:間隔10-15天
波爾多液1克兌水1.5L;
銹病可用:間隔7天
肟菌戊唑醇1克兌水3L;
軟腐病:間隔10-15天
代森錳鋅1克兌水500-800ML;
蠐螬、天牛等:
用甲基異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藥劑灌根或撒施防治。
紅蜘蛛:間隔3-5天,交替使用
乙螨唑1ML:1.5L
愛卡螨1ML:3L
金滿枝1ML:1.5L
為了不影響藥劑的效果,大家在噴藥的期間不要給花噴水,實在避免不了噴水,可以稍微晚兩天藥物起到效果之后再噴水。
1、盆栽芍藥兩年之內不能換盆,以免動了傷了根系導致下一季開花少甚至不能開花。芍藥是養護的時間越久,開花的數量和質量也會越好。
2、芍藥現蕾后要疏掉側枝萌發的花蕾,使養分集中到頂端花蕾,能夠讓頂端的花開的更大更艷麗。花謝后要修剪掉殘花,霜降后要剪去枯枝敗葉,以防滋生病蟲。
3、冬季無需移入室內養護,芍藥耐寒性很強,且需要0度的低溫環境下一個半月才能完成春化,因此冬季不能在溫暖的地方養護,直接放置在陽光充足處,盆土不要過干即可。
4、遮陰:夏季要搭建遮陽棚,以免灼傷葉片甚至枯死。
5、病蟲害防治:夏季高溫高濕環境下,注意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平時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代森錳鋅或者多菌靈可以預防病害的發生。
總結:芍藥的種植技巧和正確種植方法今天就介紹完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為了能夠讓芍藥開得更好,大家一定要仔細養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