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一個重視文化輸出的國家,通過娛樂影視把韓國的偶像文化輸送到以亞洲為中心的廣大地區,以此帶動旅游、餐飲、影視等行業的發展,成為拉動國家GDP增長的重要動力。前天結識一位從事韓國明星經紀的朋友,和他深度溝通了一次,針對藝人打造、版權保護、文化輸出、明星商業等角度系統分析整個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獲益匪淺。
今天把聊天的精華部分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認知。
藝人打造的流程是什么?
以鹿晗為例,鹿晗在韓國被星探發現后開始接受經紀公司的系統訓練,唱歌、跳舞這是最基本具備的技能,具備了相關技能后,接下來就是經紀公司的大力宣傳,最后是商業變現。
韓國藝人經紀行業的現狀是什么樣的?
韓國的藝人經紀行業很規范,這是因為整個造星系統比較完善,也正是如此競爭異常殘酷,偶像幾乎每年都會有新人出現,更新的特別快,類似于“快餐文化”。不像中國,一個偶像的人氣能數十年之后不減,新的偶像藝人特別少。
像我們熟悉的造星渠道主要是綜藝節目,以中國好聲音為例,整個海選的過程就是一個造星的過程,通過電視熒屏把自身的一些優勢展現出來,晉級后會收獲更多的關注,這時候也許就會有經紀公司找到你,想要包裝打造。而韓國除了綜藝節目,還有很多專業的星探,在茫茫人海中找出與眾不同的那個人,經過系統的打造把普通人變成偶像明星。這個過程中就會要求經紀公司有很強的營銷能力和廣泛的渠道資源。
明星定價的標準是什么?
前段時間有一個“明星天價片酬”的熱議話題,這種現象可以用經濟學中的“供需理論”來解釋,中國的明星數量有限,粉絲人口基數大,導致供大于需。韓國只有5000萬的人口,明星群體龐大,而且國家對片酬有相應的政策規定,所以這種天價片酬的現象是比較少見的。關于明星的定價標準,韓國和中國是一樣的,那就是看明星的粉絲數量,粉絲數量越多身價就越高,人氣也就越大,而這些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可以通過微博等渠道看到粉絲量。
明星商業變現的方式有哪些?
演唱會門票、影視片酬、廣告代言、歌曲版權收入、出場費、明星光環下的衍生品......
明星打造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這個行業里男明星要比女明星更有市場,因為受眾粉絲不一樣。追男星的粉絲多為女性,追女星的粉絲多為男性,所以打造男星會符合更多粉絲的青睞。很多女粉絲會把喜歡的男星當作假想的“情人”,產生愛情故事里的假象,以保證人氣和追星的癡迷度。所以經紀公司會嚴令禁止男星談戀愛,要一直保持在粉絲中的完美形象。另外,要不斷打造明星的形象,杜絕不良炒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經紀公司有什么風險?
在這個過程中,藝人打造所有的花銷皆由經紀公司承擔,包括培訓費、食宿費、形象打造費用、個人宣傳費用。藝人打造之前就會被簽訂合作協議,即一旦造星成功,明星后續創造出的商業價值會將大部分收入分給經紀公司,一般的比例是4:6。就像風險投資,經紀人就像投資人,藝人就像創業項目,經紀人會將資金、資源、時間和精力投放給一個未出道的年輕人,把一個普通人打造成明星就意味著投資成功,如果沒有成功則說明投資失敗,前期的一切投入將化為烏有。一般打造一個藝人需要500萬到1000萬不等,所以說藝人打造是有很大風險的,我的這位經紀人朋友說為了打造藝人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到處借錢,這都是常見的事情。除了需要面對造星失敗的風險,還有一種情況是造星成功了,藝人卻毀約單飛,經紀公司相當于給別人做了嫁衣,所有的付出也將化為泡影。
中國的影視文化在韓國的影響有多大?
很多人感覺韓國的影視文化對中國觀眾影響很深,其實中國一些影視作品在韓國也是影響頗深的,尤其是古裝劇和諜戰劇,前段時間的《瑯岈榜》和《偽裝者》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甚至有粉絲會組團去這些影視劇的拍攝場地旅游,購買影視明星代言的產品等等。韓國人通過購買中國影視劇版權,獲得韓國獨家代理權,為什么說國內對知識版權越來越重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里面是有很大的商業價值的。
鹿晗返回中國說明什么?
鹿晗在韓國造星成功,形成一定影響力后,借助韓國經紀公司的宣傳收獲了中國很多年輕粉絲,其實中國粉絲的數量遠遠超過在韓粉絲,返回中國可以更大程度的實現理想和商業價值的最大化,這是一種必然現象。
Tfboys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Tfboys獲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結于“抓住趨勢”,隨著00后成為文化消費主力,他們開始對那些80后90初的偶像并沒有太大的感覺,可能有年齡上的“代溝”,所以要有符合這一消費群體且年紀相符的偶像,因此Tfboys能夠順勢而為獲得成功。
為什么歌星向影視藝人的角色轉換是常態?
影視是打造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渠道,歌曲的受眾人群有限,影視可以將個人形象更大曝光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由幕后走向熒幕前。這樣一來,唱歌和影視表演就會相輔相成,人氣和收入可以更快的提升。
薩德事件對兩國的文娛行業有什么沖擊?
薩德事件使得韓國的偶像文化在進軍中國市場時遭遇“滑鐵盧”,既有來自國家層面的抵制,也有因為民眾愛國情愫影響下的自覺抵制。韓國文化輸出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這樣一來對韓國經濟的沖擊是比較大的,但中國的文化輸出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經紀人朋友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