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貍哥很懶
來源:雪球
過去兩年,拼多多橫空出世,成為電商行業中一家現象級公司,許多人圍繞著它的遠景展開激烈的辯論,其中不乏業內大咖與宗師級投資者。此處我想把事情簡單化,撇除公司文化和創始人能力這些無法量化的因素,單從財務數據里推演下公司的前景與值搏率。
迷霧中的營銷開支
回顧拼多多的財報,公司明顯是以營銷為導向的公司,歷史市場銷售費用平均接近營收的100%,暨公司幾乎把所有的營業收入都拿來做為營銷推廣費用,而歷史上以天才營銷手段暴發,又如流星般消逝的公司實在數不勝數。
Q 1 財報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拼多動的營收金額是隨著市場費用的波動而波動的,具有強烈正相關性,去年四季度營收在三季度基礎上增長67.7%, 市場營銷費用則從30.49億跳漲到58.3億,環比增長91%。過去一個季度營收從56.54億萎縮到45.45億,環比下跌19.6%,市場費用也從58.32億,減少到46.93億,同期減少19.5%。
因此根據目前的歷史紀錄,拼多多必須依靠營銷費用的提升來拉動營收。業績上升期間營銷費增幅超過獲得的收入,而當營銷開支減少時,營收卻無法穩固住。這種狀態實在難言健康。
在上一季度的電話會議中,90%的分析師問題都是圍繞著市場營銷費用展開的,集中在營銷費用的結構與未來公司在這方面的預算。公司創始人黃崢的回答是“我們的銷售和營銷支出并非用意于短期內推動特定的GMV增長,而是在中長期建立用戶信任,熟悉度和用戶習慣。”黃先生把市場營銷費用視為占領用戶心智的長期投資,并提出公司仍處在早期階段。但我認為這一說法并不能完全讓人滿意。在財務處理上,關于研發開支是否算作對公司內在價值的投資,是否可以資本化,存在著不同的解讀,但是把市場推廣投入算做增加公司內在價值的行為,卻難免有些牽強。
以史為鑒,花街對待一家上市公司的態度越往后便會越嚴苛,從敲鐘聯姻時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到市儈雞賊,必須見到真金白銀的轉變,大體只有3-4年時間,甚至更短。屆時如果上市公司想要得到較好的估值,便不只需要滿足營收,GMV, MAU, 運營現金流等Top Line的有機增長,而且Bottom Line也要得到顯著提升,屆時對這一問題便不可能再以“長期投入”和“商業早期”這樣的理由模糊過去。
公司對于營銷費用的結構與策略的不透明個人認為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品牌廣告和商品銷售補貼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公司商業秘密。但是對于中概公司來說,這種不透明或早或晚,終將引來花街的疑慮,并反作用于其估值。
剛性的研發開支
另一方面,截至目前為止,拼多多對研發部分的投入明顯不足。過去兩年間公司研發開支總額為16.4億元,在電商行業里實在是少得可憐。橫向比較,京東2019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便超過了37億元,比拼多多歷史研發開支總合還多一倍。我們可以認為京東是重資產自營模式而有所不同,那么同樣是平臺模式的阿里巴巴在最新一期財報中研發費用占比營收10%。拼多多在過去兩年間研發開支占比營收一直在5%-8%之間徘徊,這個占比明顯過于低了。在2019Q1中這一數據提升至12%,公司總算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做為后起之秀有更多短板需要補齊,個人保守估計拼多多的研發開支應至少占比營收的15%以上并維持相當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相對穩固的根基。
展望
下面我嘗試對公司含今年在內的未來三年經營狀況做個展望,由于拼多多的業績是從2018Q2開始爆發,上市之前的低基數將慢慢淡出報表,所以從2019Q2暨下一份季報開始,公司很難再用LTM這類手法來潤色數據,大家或許可以看到卸妝后更真實的面貌。
我們用比較樂觀的模型推演一下未來兩年的財務表現。假設今明兩年公司會保持80%的營收增長,營銷費用通過不斷優化,由目前的占比營收103%下降到95%,研發費用提高到15%,管理費占比基本不變。那么將得如下結果(單位人民幣百萬):
為什么設置這樣的閾值?我大概參照了同樣采用平臺電商模式的阿里巴巴。阿里過去十二個月的核心電商營收增長約30%,市場與營銷費用占比營收在30%左右,研發費用不到10%,管理費用平均占比約5%。拼多多作為追趕者,如欲超過阿里巴巴3倍的營收增速,市場與營銷費用大概率會保持在營收的90%以上。研發與管理費用也很難降下來。
此外,華爾街街通常會在估值時扣除掉增長性研發開支,因為他們認為公司在未來可以通過增效節流的手段把這部分成本轉化為利潤,這也是京東為何可以持續報表虧損,但是仍可獲得高估值的原因。如果嘗試把增長性研發開支剔除掉,假設研發費用會持續維持在10%左右,則會得出以下結果:
可見,按照目前趨勢,無論如何推導,目前都很難得出拼多多能夠在未來三年內實現盈利的結論。當然,由于公司尚處于早期,許多數據都沒有穩定下來,這個模型僅只是一種可能,在未來幾期財報出來以后,大家可以自行調整,也可以繼續往下推演。重中之重是關注公司市場營銷費用與營收的環比增減比例變動,并還原真實的當季訂單轉化率增速。
結語
目前拼多多帳上幾乎沒有長期負債,公司價值為市值約250億美金-43億美金現金/短投=207億美金。
在電話會議中黃崢先生不斷強調拼多多仍然是一家早期公司,綜觀上文,在可見的未來幾年間,公司仍將面對慘烈的市場競爭,投入持續增加,凈利潤很難轉正,并且極有可能會迎來數筆規模未知的股權稀釋(利潤為負,任何股權融資都應被視為對股東權益的稀釋)。所以很難對未來進行相對準確的估值。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公司的優點,例如團隊執行力很強,背靠騰訊的廉價流量,市場容量夠大(中國30萬億零售市場),公司賬面現金短期內仍然比較充足,所以對公司的投資可以視為一項風險投資。問題是,做為風險投資,公司200億美金的EV難言便宜,且單筆風險投資也不應該占據過重的倉位。
仍然看好未來中國電商行業繼續對線下零售份額不斷蠶食,但是更好的做法應是對行業頭部玩家進行分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