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做菜的時候,調味料這種東西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然飯菜就沒味道,讓人吃起來沒食欲。家里常用的調味品就是鹽、醬油、醋了,不過,還有一些調味品雖然不是常用的,但是在家里總歸還是要備一些的,不然等到用到了,又無處去尋。只有加了它們之后,食物才不至于乏味,才能讓人有大快朵頤的欲望。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幾種可能常用及不常用的調味料吧!
先來說說這個醬油吧,做醬油的原材料是黃豆,醬油其實是古代做黃豆醬時的附帶產物。將黃豆蒸熟后,加入米曲,霉變、發酵到一定程度,表面上會冒出一顆顆液體珠子,跟出油似的。古代制醬人一嘗,味道不錯,后來就開始專門研究制造醬油了。一般大家都知道醬油分為老抽和生抽,抽就是“提取”的意思,這種說法來自于廣東地區。從名字上來看,老抽和生抽其實說的是兩種醬油的釀造方法。用傳統古法釀造醬油,一缸醬要經過至少半年的發酵,抽出的第一道醬油,叫“生抽”,又在生抽的基礎上,再曬制2-3個月,經沉淀過濾即為老抽。
這兩種醬油的用法也是有區別的,由于老抽呈黑色,比生抽色澤更加濃郁,在做菜中一般用于對菜品的上色來增加口感和色彩,尤其適宜做紅燒菜肴或者是燜煮、鹵味。做菜時,要讓菜肴的色彩更加出色,就要把老抽早點加進去,但是又不能太早,否則會降低老抽的營養價值。尤其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老抽不適宜用于點蘸、涼拌類菜肴。而生抽的顏色比較淡并且呈紅褐色,味道比較咸,一般的是在烹調用的。生抽主要用來調味,做一般的炒菜或者涼菜的時候用得比較多。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家常的醬油炒飯的做法吧:
準備食材:雞蛋、剩米飯、包菜、生抽、老抽、鹽、油、糖、十三香
1、先將剩米飯、蔥花、包菜絲準備好備用;2、準備一個小碗,倒入適量生抽,老抽和少許糖攪拌均勻備用;
3、鍋里倒油燒熱,雞蛋炒好搗碎盛出備用;4、鍋里倒油爆香蔥花,放入圓白菜翻炒均勻;
5、放入米飯翻炒均勻;6.放入炒好的雞蛋碎翻炒均勻;7、倒入準備好的碗料,快速翻炒兩分鐘;
8、最后放入少許鹽好十三香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還有一種醬油叫做豉油,它是指以大豆(以前是用黑豆)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鹽,經過制曲和發酵,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釀造出來的一種調味料。不過,嚴格來說,這種豉油和醬油還是有區別的。比如,像東南亞一帶的魚露(使用鮮魚制成),可以稱之為醬油,但絕對不可以稱之為豉油。豉油咸中帶甜味兒,我們做很多菜都是可以用到的,而且特別適合做魚,在蒸魚的時候加入它,即使你沒有使用料酒,也一樣可以讓味道提升很多,這樣蒸出來了魚當然是美味又好吃了,想想都讓人口水直流!
下面就來說一說用蒸魚豉油做清蒸魚吧!
準備食材:主料:鱸魚、適量的紅椒、黃椒、蒸魚豉油、食鹽、蔥、姜、料酒、植物油、白胡椒粉
做法:1.將殺好的鱸魚清洗干凈,從魚背上劃幾刀,防止魚在蒸制的過程中破皮,將料酒2湯匙、鹽少量、白胡椒粉適量抹勻魚全身,腌制10分鐘左右。
2.腌制的過程中將大蔥、姜切細絲,紅黃彩椒切條,并將一半的蔥姜絲塞入魚肚中。
3、另將大蔥切長段墊在魚身底下,魚身上鋪一些姜絲。
4、提前燒開半鍋水,放在鍋中蒸7至8分鐘左右關火。
5.將蒸魚豉油等各種調味料依次放進小碗中攪拌均勻準備。
6.將蒸好的魚身上姜絲去掉,倒掉蒸魚過程中流出來的腥水;
7.依次在魚身上鋪上蔥姜絲和彩椒條。
8.鍋里植物油燒熱,要燒到有煙冒出,將熱油從魚頭澆至魚尾,最后將調好的料汁澆遍整個魚身就好了。
另外,味極鮮也是一種醬油,其口感比一般醬油要更醇厚一些,味道相對來說也更濃厚一些,顏色外觀更淺更透,是一般廚房初學者的必備“神器”,用于烹飪或點蘸、涼拌菜肴。由于它的味道更鮮美,可以省去很多味素的使用,因此,在各大飯店和一般調汁中被廣泛使用。
還有一種調味品叫做蠔油,有好多人一聽這個名字以為是什么動物油脂,其實它跟醬油一樣是調味品。蠔油是將牡蠣干熬制成為湯,在經過過濾濃縮而成的,是廣東一帶菜肴制作經常使用的調料。蠔油的特點是味道鮮美、蠔香濃郁,黏稠適度,營養價值高。蠔油的營養價值之高,表現為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尤其是其中含豐富的鋅元素,是缺鋅人士的首選膳食調料;并且蠔油富含牛磺酸,可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種保健功能。
用蠔油做成的菜譜有很多,今天介紹一種簡單易學的蠔油菜花吧!
準備材料:菜花、香油,蝦子醬油,鹽、蠔油、白糖、料酒,蔥花,干淀粉,花生油
1、菜花洗凈,切成或掰成小塊并隨涼水下鍋,同時加入鹽5克,煮熟后撈出,瀝去水分,均勻地滾上干淀粉。
2、將 蝦子醬油、鹽、蠔油、白糖、料酒、干淀粉放入碗內,調成芡汁。
3、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下菜花炸呈金黃色,撈出,瀝油。
4、鍋內留底油,下蔥花略煸,投入菜花,倒入芡汁,翻炒均勻,淋入香油,盛入盤內就可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