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唱本中收錄的《鮮花調》(李亞太提供)
南京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對《鮮花調》傳承人李亞太(左)進行口述史采集
《茉莉花》脫胎于南京六合《鮮花調》
何仿(中)與《鮮花調》傳人李云龍(右)、李亞太(左)父子合照
何仿(左)與李云龍對唱
《鮮花調》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
好一朵金銀花,
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
好一朵玫瑰花,
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
《茉莉花》經改編后首次展演
《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茉莉花》走出國門香飄四海
1957年,江蘇民歌《茉莉花》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
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國門,在維也納歌劇院唱響。
1997年10月,國家領導人出訪,白宮舉行了音樂會,美國交響樂團奏響了《茉莉花》。
1998年6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藝晚會上,男女聲二重唱表演了歌曲《茉莉花》。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在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上奏響。
2000年9月,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在南京舉行,開幕式晚會定名為“好一朵茉莉花”。
2001年8月22日晚,第21屆世界會學生運動大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開幕,800人的國際銅管樂隊(世界大學生銅管樂隊)齊奏《茉莉花》。
2001年10月,中國首次承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日晚,《茉莉花》的旋律拉開了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文藝演出序幕。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傾倒了全世界的觀眾。
2008年北京奧運會,《茉莉花》伴隨著獎牌得主登上領獎臺。
......
為圍繞2023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主題,突出檔案工作特色,生動展現檔案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精神二十大黨的,深耕檔案事業,踔厲奮進新征程的昂揚精神面貌。統籌運用各類宣傳平臺、各類宣傳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形式,提高公眾參與度,南京市檔案館聯合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向社會各界開展本次主題征文活動,活動由《金陵檔案》編輯部、《金陵瞭望》雜志社具體承辦。
征文主題
重大主題
圍繞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60周年等重大主題、重要歷史事件,以相關檔案為切口,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人物故事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每個時代都有人勇立潮頭、創造歷史。他們奮斗在各行各業,用堅韌而溫暖的力量做出偉大貢獻,譜寫了一首首奮斗之歌,以檔案為實證,講述英烈、大國工匠、先進典型、時代楷模的故事。
以親歷者、知情者、見證者等身份,以口述史和回憶錄的方式,用歷史檔案為實證,從歷史親歷者的視角講述檔案故事,如援疆、援藏及對口援建工作者口述、工業發展回憶等。
紅色珍檔故事
用紅色珍檔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之路,講述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故事,反映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記錄新時代新征程的奮斗歷程,激發奮斗豪情。
南京城市文化故事
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眾多的文化遺產。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用檔案讓優秀傳統文化綻放光彩,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