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開自時間深處的「花」
成了贈與后來者的密碼
這是個適合談論花兒的季節,尤其高興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 ——我們與「WU巫」合作的耳機。用打籽針法繡一朵盛開千年的“花兒”,以此迎候繁華初綻的時光,也借此追溯盛世紋樣的年華。
這組花名曰“寶相”,源自隋唐,也稱“寶仙花”或“寶蓮花”,寶、仙的寓意不言自明,花朵造型變化多樣,秉承唐代華貴之美。呈遞祝福也是才智的展現,古人將“招財進寶”融進一個字,又將吉祥美滿賦予這朵花。
緣起
寶相莊嚴
_________
寶相花的誕生與佛教盛行密切相關,“寶相”就是佛教徒對佛像的莊嚴稱呼,所謂“神儀內瑩,寶相外宣”。而寶相花則集中了蓮花、牡丹等花卉特征,成為吉祥祝愿的圣潔之花。
▲ 緙絲《普賢菩薩》
古代紋飾主題,常以動物和幾何圖形為主。在佛教裝飾藝術的影響下,自魏晉南北朝開始,植物花卉題材逐漸滲透紋樣創作。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唐代從聯珠團花發展出成熟的寶相花,雖非自然之花,卻“開”遍唐代生活的各個角落:銅鏡、木器、石刻、金銀飾、織物、刺繡、陶瓷等等。
▲ 唐代 · 寶相花紋銅鏡
▲ 唐代 · 《簪花仕女圖》(局部)
▲ 敦煌藻井圖案中的寶相花
▲ 唐代 · 彩繪寶相花紋木罐(新疆吐魯番出土)
紋樣
富麗繁華
_________
寶相花實為團窠紋樣,常以某一花卉為主體,例如象征圣潔的蓮花,象征富貴的牡丹,以及象征堅貞的菊花。由這些盛開的花朵,加之瓣葉、蓓蕾等元素,按多層放射對稱的規律重新組合,創造出一種豐富繁盛的紋樣。
從風格上看,寶相花形象飽滿,取之自然又匠心獨到,特別具有盛唐時期雍容華貴的美感。其整體造型端莊大氣,又在花蕊部裝飾小圓,仿若一顆顆珠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運用疊暈上色法,使圖案更顯富麗珍貴。
▲ 打籽繡 · 寶相花桌旗
▲ 緙絲 · 寶相花桌旗
變遷
千年千姿
_________
得以“盛開”千年,寶相花的生命力還在于適應時代審美的轉變。唐代之前,寶相花花型大且飽滿,一般以單獨形式出現。
唐代是寶相花的形成期,造型采用對稱放射狀,曾有一款寶相花由多種花卉組成,如中心為梅花,外加牡丹等,呈現粗中見細,細中見精的華麗效果。
▲ 縹地大唐華文錦琵琶袋(日本正倉院藏)
唐代存世唯一的琵琶袋織品
▲ 唐代 · 寶相花錦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宋代寶相花顯得內斂,多從寫生花中汲取靈感;
元代寶相花更加平面化,較為粗獷;
明代寶相花造型簡潔,葉瓣多以勾卷云紋構成;
清代寶相花纖細精致,融入了纏枝紋,圖案清秀。
▲ 宋、元、明、清織物中的寶相花(左至右 上至下)
▲ 織錦 · 寶相花靠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悠久的漢族文化里曾有三件寶物,合成所謂的“吉祥三寶”。而寶相花,就是代表吉祥的第一寶。其他二寶,是以期財運昌盛的“聚寶盆”和庇佑子孫衣食無憂的“搖錢樹”。
其他
聯珠團窠
_________
上文提到寶相花是一種團窠紋樣,其實聯珠團窠紋是隋、唐、五代時期流行的一種紋樣。在圓圈中可以填充裝飾性花朵,也可填充珍禽瑞獸或人物。
▲ 北朝 · 聯珠新月紋繡(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日本京都法隆寺珍藏有一件國寶——四天王狩獅紋錦,縱橫排列著20個聯珠狩紋團窠,珠圈中央為一棵瑞果累累的生命樹(也說為菩提樹),左右對稱四位騎士,頭戴飾有日月紋的王冠,隆鼻深目,胯騎翼馬,回首射獅,馬腿上有“山”、“吉”兩個中文字,在聯珠團窠之間飾十字唐草紋。
▲ 四天王狩獅紋錦
傳說此錦是7世紀后期由中國唐朝所制,色彩高貴沉穩,織造精密,由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曾是圣德太子的“御旗”,也是現存唐代傳向日本的織錦中最為華美的一件。
“四天王狩紋錦”中的四騎士,與波斯銀器上頭戴王冠的薩珊王夏希爾二世騎馬射獅的形象十分相似。此錦既透露出與波斯藝術的密切聯系,也反映了唐代的國力強盛,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
織繡紋樣中的故事還有許多
細訴品味那些線條、造型與色彩
手藝也就成了回望歷史的一扇窗
留存你我貼近故土的一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