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漸冷,氣溫降低,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選用感冒藥呢?今天重點給大家分享的是感冒清熱顆粒和感冒軟膠囊。
圖源/網絡
排在首位的是感冒清熱顆粒。作為治療感冒的明星產品,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正確用它。
首先,從藥品名稱來看,感冒清熱顆粒帶有“清熱”二字,容易讓老百姓誤以為是治療風熱感冒的。實際上,這里的“清熱”是指感受風寒后,身體惡寒發熱的“熱”的癥狀,或是寒邪入侵后,皮膚腠理閉合,導致內熱無法外散的“郁熱”,又或是風寒感冒后,寒邪入里化熱的“熱”。總之,無論是哪一種“熱”,其熱勢都不會很高,一般多表現為低熱、微微發熱,體溫不會超過38℃。
所以,感冒清熱顆粒以治療風寒感冒初起癥狀為主,這個時候一般發熱癥狀還不是很明顯,多表現為低熱,鼻塞,流清涕,怕冷,四肢酸痛等癥狀。注意這種“怕冷”中醫又叫“惡寒”,添衣裹被也不能緩解,不同于平時常說的“畏寒怕冷”。這一類癥狀的發生是因為腠理閉合,汗液排不出去,緩解要以辛溫解表、發汗為主。而感冒清熱顆粒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疏風散寒、解表清熱,所以能起到發汗解表作用。
其次,從組方配伍來看,感冒清熱顆粒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11味中藥組成。方中荊芥穗、防風辛溫,祛風解表散寒,為君藥;紫蘇葉、白芷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葛根發表解肌,清散伏熱,加強君藥解表退熱之功,共為臣藥。蘆根清肺胃之熱,生津止渴;苦地丁清熱解毒,桔梗祛痰利咽;苦杏仁降氣止咳,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散寒,解表清熱之功。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上述不難看出,感冒清熱顆粒的組方特點是“寒熱并用”。即祛寒作用和清熱作用兼具,而寒熱傾向又不是很明顯。全方以祛風解表藥為主,輔以清熱、利咽、止咳藥,對感冒引起的怕冷、發熱、鼻塞、流清涕、咽痛、咳嗽、咽干等有一定作用。
因此,感冒清熱顆粒主要用于風寒感冒,特別是感冒初期癥狀較輕,以及風寒化熱初期寒熱表現均有的風寒感冒。
接著我們再來聊聊感冒軟膠囊。
首先,從組方配伍來看,感冒軟膠囊由九味羌活湯加減而來。由羌活、麻黃、桂枝、 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當歸、黃芩、桔梗14味中藥組成。方中麻黃、桂枝辛溫發散,發汗解表,使風寒之邪隨汗而解,同為君藥。蕪活、 防風荊芥穗、 白芷辛溫解表,溫經止痛,加強君藥發散風寒之功;當歸、川芎活血祛風,通絡止痛,六味共為臣藥。苦杏仁、桔梗、薄荷止咳利咽;石菖蒲理氣化痰,葛根、黃芩解肌清熱,同為佐藥。諸藥相合,共奏疏風散寒,解表清熱之功。
其次,從功效來看,感冒軟膠囊以散風解熱為主,主要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頭痛,惡寒無汗,鼻塞流涕,骨節酸痛,咽喉腫痛等癥。感冒軟膠囊含有麻黃、桂枝、羌活等祛風散寒作用比較強的辛溫中藥,較適用于風寒感冒寒邪較重者。對于風熱感冒及寒郁化熱明顯者忌用。
綜上所述,當風寒感冒癥狀較輕,表現以鼻部癥狀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為主,伴有咽喉癢而咳嗽的時候,可選感冒清熱顆粒;當風寒感冒寒邪較重,表現以周身怕冷,不出汗,發燒不超過38.5攝氏度的情況時,可選用感冒軟膠囊等中成藥。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