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顆粒和復方益母草膏是婦科常用的兩種調經藥,看上去藥名非常相似,實際上其功效卻有很大不同。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區別應用呢?
1、從藥物組成來看:
(1)益母草顆粒是由益母草1味中藥組成。益母草專入血分,擅長于活血調經,能治各種婦女血瘀之癥,為婦科常用要藥,尤善于治產后惡露不盡、瘀滯腹痛,有祛瘀生新之效。其特點為行瘀血而新血不傷,養新血而瘀血不滯。可增強產后子宮收縮,促進瘀血排出。
(2)復方益母草膏是在益母草顆粒和四物湯(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的基礎上,變熟地黃為生地黃,又增加木香而成。四物湯為補血、養血的經典方,也是調經的常用方,還有“婦科第一方”之稱。調理一切血證是其所長,具有補血調經之功。生地黃性寒,側重于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溫經補血作用雖無熟地黃強,但其清熱涼血作用較強,在這里將熟地黃換為生地黃,更加適合于體質偏熱的人服用。木香辛溫通散,善于行氣而止痛,為行散胸腹氣滯常用要藥,與補益藥搭配,以舒暢氣機,使補益藥補而不滯。
2、從功能主治來看:
(1)益母草顆粒具有活血調經之功。常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產后惡露不絕,癥見月經量少、淋漓不凈,產后出血時間過長;產后子宮復舊不全見上述證候者。
(2)復方益母草膏具有調經養血,化瘀生新之功。常用于血瘀氣滯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量少色暗,午后作燒,產后瘀血不盡等癥。
3、從臨床應用和適應癥來看:
(1)益母草顆粒主要以活血調經為主,臨床主要用于①月經不調,癥見經期錯后、經水量少、淋漓不凈、經色紫暗、有血塊、行經腹痛、塊下痛減等;功能性月經不調見上述證候者。②產后惡露不絕:癥見產后出血時間過長、小腹疼痛、面色不華、倦怠神疲、舌紫或有瘀點;產后子宮復舊不全見上述證候者。
(2)復方益母草膏既可以補血養血調經,又可以行氣活血,化瘀生新,臨床主要用于①月經不調,癥見經期錯后、經水量少、淋漓不凈、經色紫暗、有血塊、行經腹痛、塊下痛減或經前、經期伴有胸脅乳房脹痛;功能性月經不調見上述證候者。②產后惡露不絕,癥見產后出血時間過長、小腹疼痛、面色不華、倦怠神疲、舌紫或有瘀點;產后子宮復舊不全見上述證候者。
簡而言之,益母草顆粒主要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量少)及產后惡露不凈等癥;而復方益母草膏主要用于氣滯血瘀兼有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量少)及產后惡露不凈等癥。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兩種中成藥孕婦及月經過多者禁用;服藥期間也要忌食生冷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