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本次超強厄爾尼諾引發夏季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本次洪水是15-16厄爾尼諾的后續影響。厄爾尼諾影響我國汛期雨帶推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造成16年夏季我國南部地區持續降雨,爆發洪澇災害。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也是由97-98的強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
本次洪澇災害情況較嚴重,預計影響持續。本次暴雨洪水有雨區廣、雨量大、次數多、多地發洪的特點,截至目前已有11個省份、3000余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70億元,其中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五省最為嚴重。未來,短期超強臺風尼伯特帶來持續降雨,中期雨帶移動將擴大降水面積,長期秋冬大概率出現拉尼娜現象,我國異常氣候預計持續。
災害影響一:農業生產受影響。(1)種植方面,糧食作物受影響的主要有水稻(重災五省占全國46.5%,下同)和玉米(6.2%),但二者在褪洪后可以補種;小麥(23.7%)已收割,貯存不當也有損失可能。其他作物中,油菜(53.3%)已收割,影響不大;蔬菜(24.8%)可能出現區域性斷供,但種植周期短因而恢復較快;棉花(22.7%)現蕾、開花受損。(2)養殖方面,生豬養殖(27.5%)、禽蛋生產(21.4%)由于豬、雞死亡、被沖走、農舍垮塌等受損,淡水水產養殖(48.3%)則因水產品逃逸受損。
災害影響二:產品運輸受阻,疫病爆發概率提升。(1)兩湖是肉豬、禽蛋外銷大省,洪水沖垮道路,阻礙運輸,導致相關貿易省份供需格局受影響;(2)夏季高溫疊加環境潮濕極易誘發動物疫病,污水流動更加速傳播,2010年災后就發生了嚴重的藍耳病疫情。
災害影響三:可能短期推升農產品價格。自然災害導致減產和阻礙流通,可能短期推高部分農產品如生豬、鮮菜價格,參考98年、03年和10年,歷次洪災過后糧食價格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投資建議:(1)糧肉主產區受災,農產品價格可能上漲推升CPI,提振整個農業板塊情緒,例如今年春季倒春寒對板塊的提振。(2)生豬供給受打壓,提振豬價,利好養豬股,推薦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溫氏股份。(3)褪洪后水稻和玉米有補種需求,直接利好種子龍頭隆平高科。但需注意企業或采取捐助的方式救災。(4)災后或爆發動物疫病,建議關注動保板塊中牧股份、天康生物、海利生物、生物股份、普萊柯等。
風險提示:農產品價格波動大,自然災害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正文一、厄爾尼諾致我國爆發洪澇災害
我國汛期雨帶轉移主要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帶動。本次超強厄爾尼諾在5月份已經消退,但受此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南,來自熱帶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偏多,為強降水過程的頻發提供了水汽條件。
副高主體位于太平洋上空,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年,副高會出現加強、西進的現象,導致大量水汽輸入,與南下冷空氣相遇,產生大范圍的強降雨。甚至副高會穩定在某些區域,導致連續的強降雨,從而發生洪澇災害。厄爾尼諾已于5月份結束,但氣候響應會滯后,對我國而言,厄爾尼諾通過影響副高將持續影響夏季甚至秋季天氣,造成洪澇災害。1997-98年的強厄爾尼諾也是我國98年遭遇特大洪水的推手之一。
二、洪澇災害現狀和后續可能的催化2.1. 災情現狀
據民政部消息,截至7月8日9時統計,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等地遭受的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11?。ㄗ灾螀^、直轄市)86市(自治州)440個縣(市、區)3100.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701.4千公頃,其中絕收673.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70.9億元。
本次暴雨洪水程度劇烈,一是雨區覆蓋范圍廣:降雨區域籠罩太湖、長江、淮河三大流域。二是雨多、量大:入汛以來南方出現22次區域性暴雨過程,為歷史同期最多,全國有150個縣(市)累計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三是洪水:今年強降雨已導致全國3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為近5年同期最多。 2.2. 洪災和異常氣候的后續催化
短期,臺風尼伯特延續強降水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已經加強為超強臺風級,預計“尼伯特”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臺灣東部沿??拷⒂?月8日凌晨到上午登陸臺灣花蓮到臺東一帶沿海;之后將穿過臺灣海峽向福建沿海靠近,并于9日早晨到上午登陸福建龍海到連江一帶沿海,以后穿過福建,逐漸轉向偏北到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中期,雨帶由南往北推進,降水范圍擴大
通常情況下,4-5月副高位于南方,雨帶在華南,即華南前汛期;6-7月,副高加強北上,雨帶上推到長江中下游一帶,今年大氣對厄爾尼諾的滯后相應使得這一階段持續暴雨爆發洪澇;8月后,副高繼續加強北上,北方迎來雨季,9月后雨季向內陸轉移。后期隨副高北上,降雨范圍將擴大,大氣厄爾尼諾的滯后反應可能持續。
長期,拉尼娜現象大概率出現,異常氣候將持續
按照NOAA的預測,今年秋冬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大于65%。拉尼娜主要會導致我國出現以下異常氣候情況: (1)中國北方出現強沙塵暴的可能性較大。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沙塵天氣日數偏多的可能性較大。(2)由于熱帶太平洋海溫西暖東冷的結構,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區對流活躍,容易造成夏季臺風活動偏多,初夏生成臺風和汛期影響中國的臺風可能較為活躍,并有利于北上臺風的活動。
(3)未來一年可能出現降水北多南少,氣溫冷冬熱夏的情況。
三、對農業的影響3.1、應季糧食減產
截至7月8日9時統計,11個省份農作物受災面積約2700千公頃,其中絕收673.4千公頃。參考2014年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數據和經濟損失情況,本次洪澇災害至今,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是受災最嚴重的五個省份。
糧食作物
長江流域應季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占全國比例46.5%)、小麥(23.7%),還有少部分玉米(6.2%)。玉米影響相對較小,但稻谷小麥受災嚴重。 水稻:暴雨洪水對水稻作物的直接影響主要為沖擊倒伏造成的機械損傷,以及洪水浸泡導致的植株缺氧危害。目前長江流域多數地區水稻處于孕穗階段,淹沒超過48小時植株死亡概率較大,褪洪后可以補種。 玉米:玉米屬于旱地作物,洪水浸泡致死率高,但褪洪后也可以補種。
小麥:長江流域地區小麥剛剛收獲,如儲存得當可能影響較小,但已有曬糧場和糧倉被淹的新聞出現。
其他作物
油料:兩湖地區雖有較多油菜分布,但5月下旬基本已經收割,預計影響不大。 蔬菜:受災最嚴重的五個省份蔬菜種植面積占全國25%,蔬菜可能出現短期區域性斷供,菜價存在上漲的可能。但蔬菜種植周期較短,洪水退去后視情況可補種,預計恢復速度較快。
棉花: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地勢較低的棉田遭洪水淹沒,對棉花現蕾、開花影響較大。當地棉農普遍認為今年棉花產量不如去年。
3.2、生豬、家禽和水產養殖產量受損
生豬:受災省份歷年生豬出欄量大,重災的五個省份占全國出欄量27.5%。目前,長江中下游區域如湖北、安徽已經有多地報出豬場被淹、生豬沖走或淹死、豬舍垮塌等事件。禽蛋:重災省份禽蛋產量占全國21%。以湖北為例,從草根調研的情況看,受災地區蛋雞沖走、溺死較多,如未溺死也存在機體受損、產蛋能力下降等持續影響。
水產養殖業:重災省份分布在長江、淮河、太湖等流域,淡水水產品產量較大,重災五省占全國48%。魚塘地勢普遍偏低,洪水造成塘口潰決、魚苗逃逸,造成重大損失。
3.3、阻礙農產品運輸,提升動物疫病爆發概率
運輸方面
受災省份中,湖南湖北等是畜禽產品生產大省,更是外銷大省,洪水阻礙生豬、雞蛋等產品運輸,造成有相關貿易聯系的未受災省份供需格局也受影響,進而會影響全國畜禽產品流通情況,進而影響價格水平。
疫病方面
大災后常有大疫。夏季高溫洪澇災害創造的潮濕高溫的環境,非常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水源污染,促進疫病擴散和傳播,加上畜禽水產災害中被長期浸泡,環境濕度過大,抵抗力降低,災后很容易發生和流行多種畜禽疫病。豬藍耳病是夏季高發疾病,在洪澇災害發生時,疫情往往較正常年份更重,如2010年夏季長江流域洪災,當年藍耳病情況較正常年份嚴重得多。
3.4、農產品價格可能上行洪水災害可能導致農產品價格短期上行。從供給端看,災區損失造成供給下降,運輸不便造成產品流通受阻,而需求端,救災物資等需求會短期拉升。供需同向影響,可能導致農產品價格上行。
參考1998年、2003年和2010年洪災發生時期的糧食CPI情況,我們認為洪水對糧食價格是有提振的。1998年特大洪水正處通縮期間,糧價表現明顯,2003年淮河洪水過后糧食價格也迅速飆升,2010年長江流域洪水后,糧食價格指數同比增速快于CPI,其中蛋和豬肉漲速較高。
四、投資建議
(1)整個農業板塊將受到價格上行的提振。糧肉主產區受災,農產品價格可能上漲推升CPI,提振整個農業板塊情緒,例如今年春季倒春寒對板塊的提振。 (2)生豬板塊首當其沖。生豬供給恢復速度減慢,提振豬價,利好養豬股,繼續推薦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溫氏股份。 (3)補種拉動需求,種子板塊受益。由于褪洪后水稻和玉米有補種需求,種子板塊受益,從需求端直接利好龍頭隆平高科。但企業或采取捐助的方式救災。
(4)災后或爆發動物疫病。大災后有大疫,災后環境可能催生大面積動物疫病,建議關注動保板塊中牧股份、天康生物、海利生物、生物股份、普萊柯等。
五、風險提示
農產品價格波動大,自然災害存在較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