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為廣大股市投資者/投機者所喜聞樂見。相關文章如片片雪花,漫天飛舞。這篇文章能說出新意,談出深度,不浪費讀者時間?
不急,先說個題外話。本人是EXCEL深度發燒友,我讀過的最深刻的EXCLE文章,僅僅是談EXCEL里最常見公式和符號如:IF和“=”。作者信手拈來,文章深入淺出,入木三分。受此影響,本人嘗試著寫這篇關于市盈率的文章。
首先談一個關于市盈率最常見的問題-為何市場上各個股票的市盈率各有不同?哪些因素決定市盈率的合理取值呢?
1、公司的質量,即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地位。其它因素相同,高質量/具有競爭優勢地位的公司股票值得較高的市盈率估值。高質量體現在優質的管理層,較好的再投資機會,優勢的戰略及品牌。所有的因素最后歸結為4個定量的價值驅動因素:投資回報率,投資成本,成長率,及成長期長度。
2、會計方法不同不會影響現金流的不同會計方法不會影響公司價值。但是會計方法不同確實影響著利潤倍數,因此,市盈率的差別造成的相對估值會產生誤導的結果。例如研發費用的處理,折舊的方法,非經營性收入,賒銷及營收記錄原則等。
3、利潤的波動很多經營都有周期性的特點,各個公司也可能處于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都造成了當前利潤的不穩定性。所以不能完全用目前的市盈率取代真正合理的未來平均利潤水平。
4、錯誤的估價由于市場對公司經營的錯誤預期,以及一些黑天鵝事件帶來的過激市場反應,造成了市場短期的錯誤判讀。這往往給價值投資者帶來了投資機會。
這篇文章著重談談市盈率的核心概念,即上面公司質量提到的4個決定市盈率的核心因子。所有關于價值或者市盈率的深度話題都可以從這4個因子(或者這些因子的變體,比如:ROE換成ROIC,COE換成WACC等)展開。
PE即P除以E。E是凈利潤,有它便有凈利潤收益率;P是價格,有價格則有投資成本。從金融學分析看,PE的完整數學表達式為:
PE= (ROE-g)/(ROE(COE-g))
ROE:凈資產收益率
COE:投資成本
g:永續成長率
簡單的公式構建了PE估值的基本模型。理解這個定義公式的基本前提是,這是一段式公式,即一把尺子量到底。就像開車從A到B,從出發,起步,市區行駛,高速行駛,上坡,拐彎,到最后減速,停車等等,中間過程統統不管,只以一個估計平均值替代速度。上面公式中的ROE,COE,g的取值都照此原則。所謂模型,必須簡化,先從簡單入手。
有一段式公式,有沒有兩段式,N段式公式呢?答案是:有。這里我們先談一段式。談到估值公式,很多投資朋友會說,別搞這些精確計算了,把企業的競爭環境,行業前景,市場容量,公司戰略才是真正投資要掌握的核心。量化的東西鉆進去,舍本逐末啊。
估值是藝術加科學,沒有科學的藝術,一團散沙,缺乏重點和邏輯,沒有實際意義。沒有藝術的科學,容易鉆進牛角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定性分析的方方面面都有各自的屬性,這些屬性歸納起來就是支撐這四個估值因子的取值內容。競爭環境決定了ROE,行業前景和市場容量決定了成長率和成長期長度。企業戰略即行業特點決定了投資成本及風險。
估值模型能提綱挈領,使分析抓住重點;但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它能指導分析,使之更深入細致,條理分明,邏輯嚴謹。
上面公式里的利潤增長率g。同樣的增長率g,背后的驅動因素不同,它對市盈率的影響及權重截然不同。看看下面這個公式:
g=r*ROE(t+1)+(ROE(t+1)-ROE(t))/ROE(t)
t: 代表時間點
r: 利潤保留率
假如:ROE(t)=10%;
ROE(t+1)=20%;
r=50%
g=10%+100%
從這個g的計算結果看,ROE提高(即效率提高)的威力十分明顯了。ROE從10%增長到20%,g值直接到達100%,是常規成長性貢獻的十倍價值。
讀者應該開始理解區分利潤成長驅動因素的重要。延伸開去,了解一個公司或者一個生意能達到的最終ROE水平如何,至關重要。支撐這個ROE水平,需要的護城河夠寬夠深嗎?波特五力模型:即新進入者的威脅,現已企業之間的競爭,替代品的壓力,買方的議價能力,供方的議價能力,這些能幫助判斷超額ROE的可持續性。由定量再到定性,我們在思維上更進了一個層次和高度。
了解ROE,僅僅了解其歷史數值是不夠的,ROE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杜邦分析有助對它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以下是愛爾眼科(SZ.300015)的杜邦分析,它提供了很詳細的數據,支撐著ROE的三個組成部分: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這樣的樹根狀的結構,可以一直追索到財報中的各個根科目。
以上的細節信息的追索,可以更加深入的進行下去,這也往往是基本面分析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越深入,越寬廣,是真正基本面分析者的體會!
看看伊利股份。要了解其生產經營狀況,毛利潤及毛利潤率信息含量豐富。
更重要的信息在營業收入的各個組成成分(產品),需要進行更細節分析,每個產品的營收增長率如何?毛利率怎樣?
伊利的產品分為:液體奶,冷飲,奶粉,及混合飼料。從圖中看出,液體奶是其營收和毛利的主要來源。毛利潤率一路上升(14年30.8%;15年34.1%;16年36%),在15,16年的年報中披露銷售價格變動帶來了銷售收入的減少,說明其毛利率的上升是由于產品升級產生,而非產品價格上調引起的。而這一情況在14,13年則大為不同,毛利率上升是有價格和產品升級雙引擎驅動。
如果股東權益/總資產保持穩定,營收及毛利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總資產周轉率及凈利潤率這兩個ROE的輸入量。
對于伊利這種快消品行業公司,營銷廣告費用是值得重點考察的因素。區分廣告費用的投入,是穩定維持現有市場份額所必須的,還是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而加大的投入。如果是后者,實質上是加強和占據更多消費者心智,擴大和構筑品牌壁壘,實質上是可以資本化處理。而出于會計保守性原則,將其費用化了。
伊利是中國廣告投入最大的土豪榜里排名最靠前的幾位之一。以下是伊利股份的銷售占比圖:
對于經營資產占比較大的公司的分析,投資者往往很注重對應付賬款,應收賬款的分析。白電行業的格力電器便是典型的例子。
格力電器二季度應收款項為285.17億,應付款項加預付款為490.48億,預付款及應付款完全覆蓋營業成本。完全是賒賬購買生產原材料(包括員工工資)。對上游供應商的強勢話語權十分明顯。上下游款項相減,格力電器無息經營資金205億。
如果以貸款利率6.5%計算,
此項貢獻凈利潤為13.3億,(這還是基于經營現金要求為零)
相較TTM凈利潤184.7億,
約占凈利潤的7.2%。
這種行業競爭優勢地位,不但體現在凈利潤率的提升,也體現在節約資金帶來的股東權益資金的減少,由此帶來的權益乘數的增長。簡單計算一下:
當前格力電器的權益乘數為3.59.
假如總資產數不變,以上無息占用的經營凈資產值計入股東權益,則權益乘數下降為2.58! 對應的ROE則由目前35.21%,直接打降到ROE=25.3%!
由于ROE的下降,會帶來多大的估值水平下降呢?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目前的格力電器的動態市凈率為4.35.依照以下市凈率公式(介紹鏈接):
PB= (ROE-g)/(COE-g)
推知COE約為10%,g約為2.9%(與永久GDP增長相適應)
以ROE=25.3%代入計算,PB大約為3.25。
PB從4.35 降至3.25,股價直接下降1.1/4.35=25.3%!即格力電器從目前39.10元/股下降為29.2元/股。
由此看出格力電器的競爭優勢地位帶來上下游話語權,直接提高了它的ROE。并進一步直接體現在了股價估值水平上。
市盈率是簡單直接的,也是有效強大的。它的倒數被夾頭屆大神格林布拉特(J. Greenblatt)用來稱其為神奇公式!他的哥譚資本(Gothom Capital)從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間,年化收益高達達到50%(見簡談PE-PB-ROE及其它)。
以上東拉西扯的說了一通,說的都是在市盈率這個巨大傘蓋下,各個自變量的變化對合理市盈率及股價的影響。所謂深度談,也就是對市盈率更詳細的細節詮釋。通常投資者看到的是冰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對水面以下更重要的,更巨大的90%的子目錄及細節忽略或者想當然了。股票估值是個廣泛的話題,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這個系列的姊妹篇。其它的文章包括:成長性深度談,股票定價估值重要模型-現金流折現估值模型等等。
總結語:上層構架的內容是簡單的,真正的魔鬼都藏在細節里!
注:
本文公式來自瑞銀華寶(UBS)研究資料及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達摩達蘭(A. Damodaran)的估值講義。
文中各圖形,數據均來自他山石證券分析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