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濰柴動力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濰柴集團董事長兼CEO譚旭光圍繞國際形勢、行業發展趨勢、公司經營情況及未來戰略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濰柴動力是國內重要的發動機生產企業,譚旭光針對行業以及新能源發展發表了觀點。其中,他指出,新能源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濰柴動力在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力,正積極發展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譚旭光在發布會上曬出了濰柴動力2021年成績單,全年營收2035.48億元,比上年增長3.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55億元,比上年增長0.28%。其中濰柴動力電 發動機全系列全領域優勢顯著,非道路用發動機占總銷量的比重提升5.3個百分點至34.4%,在裝載機、起重機、推土機等市場保持行業第一;搶抓排放標準升級機遇,國六發動機銷量行業第一,重卡發動機銷售42.9萬臺,市場份額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至30.7%。濰柴動力在氫能源等新能源領域也進行了布局。業績說明會當天,作為傳統發動機龍頭企業,譚旭光也談及了對“雙碳”和新能源的看法。
(1)雙碳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借機通過資本市場斂財“雙碳,包括新能源,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譚旭光說,近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出現“一窩蜂上了”,然后無序競爭,新能源的整車,特別是乘用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汽車產能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控制,同時“僵尸企業”的清退也在有序進行。由于近期市場的發展態勢良好,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熱潮又起,需要嚴格注意產能的無序擴張。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也曾公開提出預警,汽車行業在解決傳統汽車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還要防止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國家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產能管控上做了預防,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政策中明確提出不得將補貼用于新增燃料電池汽車產能。譚旭光還稱,有很多公司參雜私活,通過資本市場膨脹財富,導致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無序的資本膨脹。“甚至有個別的科學家,出來張著嘴胡說,為了掙錢,這不行!”“我這話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是亂說的。”在業績發布會現場,譚旭光特別強調了上述判斷的審慎性,并表示這是業內都看得明白的現象。
在譚旭光看來,化石能源在商務車上,特別是重型商用車、非道路用(工程機械)、船舶動力、農業裝備上,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同時新能源的到來給傳統能源帶來了科技進步的動力,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實現傳統化石能源動力、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 “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組合,這是未來的方向,在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因地制宜,會形成不同的能源組合。比如在中東地區,他們會不會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也是不一定的。”譚旭光還認為,動力電池也有局限性,包括充電、來源以及原材料供應等,并呼吁外界理性看待能源當前能源結構變化。濰柴動力是國內布局燃料電池最知名、最全面的上市公司之一。在業績說明會上,譚旭光對濰柴動力在燃料電池上的布局進行了詳細介紹。譚旭光介紹,濰柴搶先在燃料電池產業鏈布局,濰柴動力先后投資英國錫里斯、加拿大巴拉德、德國歐德思等,構筑起“電池+電機+電控”為一體的新能源動力總成。濰柴動力又戰略牽手瑞士飛速集團,并在國內布局燃料電池空壓機業務。至此,濰柴動力在SOFC與PEM兩個技術方向同時布局,儲備了電堆及系統、電機、電控、空壓機等一系列關鍵零部件,具備新能源動力總成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形成了從制氫到整車的產業生態體系。譚旭光強調了濰柴動力在燃料電池領域的“四個唯一”:唯一產能最大、唯一完成3萬公里實踐無衰減、唯一產業鏈布局最前沿、唯一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
“我們正在發展布局的氫燃料電池領域,大家都知道國家發布了燃料電池未來的發展戰略布局,我們5年前就布局完了,我們不去炒概念,我們是全世界唯一產能最大的(2萬臺產能),唯一跑過真實的3萬公里,無能量衰減的,也是唯一產業鏈布局最前沿的,擁有電池、空壓機、電堆電池等布局。我們的產業鏈布局,是我們為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做好的布局。同時我們國家把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唯一的一張牌照,給了濰柴動力。 未來,在我們這個領域,乘用車肯定是有變化的,但應該說新能源正在逐步走向或者回歸理性。”譚旭光如此說道。據了解,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應用全領域場景覆蓋,全面布局30-200kw系列氫燃料電池產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