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文心一言橫空出世之后,被稱為最接近人類中文理解能力的華為盤古大模型走進人們視野。
華為盤古大模型火了
周末,又被AI大模型刷屏了!
人民日報3月25日刊發《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加速》文章稱,近幾年,國內外廠商紛紛加碼巨量模型的投入與研發,讓人工智能產業落地找到了新的方向。新藥研發就受益于此。
華為云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是由華為云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共同訓練而成的大模型,可以實現針對小分子藥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
據介紹,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冰教授團隊利用盤古大模型成功研發出一種新的“超級抗菌藥”,它有望成為全球近40年來首個新靶點、新類別的抗生素。借助大模型,先導藥的研發周期從數年縮短至1個月,研發成本降低70%。
盤古大模型最早是由華為云在2021年4月正式發布。華為云官網顯示,盤古大模型由NLP大模型、CV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科學計算大模型等多個大模型構成,通過模型泛化,解決傳統AI作坊式開發模式下不能解決的AI規模化、產業化難題。
民生證券認為,盤古NLP大模型可以賦能千行百業,應用于各種場景。在智能營銷領域,盤古NLP大模型可以通過文本匹配,問答和對話系統、意圖識別等關鍵技術更好地賦能銷售環節,取代目前逐漸上升的人力成本和低成功率的智能客服與營銷系統,幫助服務人員快速提升業務水平,重塑消費者體驗。
在智能輿情方面,盤古NLP大模型可以利用文檔信息抽取、情感分類、文檔自動摘要等技術在金融,電商,政務領域實現精準輿情分析、企業運營軟件分析。
在AI本就火爆的當下,已經落地并實現經濟價值的盤古NLP大模型自然很容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在
盤古大模型能為我們做什么
據悉,最新的“盤古”大模型將于4月發布,而在發布之前,已經有機構稱贊其為“這將是超過任何其他類似應用的最先進、最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應用;開源證券亦將其稱為對標 ChatGPT的產品!”
資料顯示,初代華為盤古大模型發布于2021年,其是基于昇騰計算產業生態,產業鏈和昇騰生態產業鏈重合,主要分為應用軟件伙伴、IHV硬件伙伴、整機硬件伙伴、一體機解決方案伙伴、輔助運營伙伴。
通過模型泛化,華為盤古大模型可解決傳統AI作坊式開發模式下不能解決的AI規模化、產業化難題,目前該模型已經在金融、氣象、工業等多個領域落地應用。
其中,盤古NLP大模型已在在智能輿情、智能營銷等場景落地,正取代目前逐漸上升的人力成本和低成功率的智能客服與營銷系統。
在權威的中文語言理解評測基準CLUE榜單中,盤古NLP大模型在總排行榜及分類、閱讀理解單項均排名第一,刷新三項榜單世界歷史紀錄,多項子任務得分業界領先。其模型參數最高達2000億,遠高于此前的第三代GPT。
在具體應用上,以盤古氣象大模型為例, 盤古氣象大模型提供秒級天氣預報,例如重力勢、濕度、風速、溫度,氣壓等變量的1小時-7天預測。借助創新的3DEST網絡結構以及分層時間聚合算法,盤古氣象大模型在氣象預報的關鍵要素(例如,重力勢、濕度、風速、溫度等)和常用時間范圍上(從一個小時到一周)精度均超過當前最先進的預報方法,同時速度相比傳統方法提升1000倍以上。
同時,盤古氣象大模型支持廣泛的下游預報方案,如在臺風路徑預測任務上,相比傳統數值氣象預報方法,盤古氣象大模型可以降低20%以上的位置誤差。
同時,華為云官網上還曬出了多個盤古大模型的產業化應用案例,包括與國家電網合作的無人機電力巡檢以及與廣發證券合作的企業財務智能預警等項目。與廣發證券的項目顯示:2019年有496家企業被監管處罰、問詢或被ST處理,利用盤古大模型預測出其中439家,覆蓋率近90%,其中被監管處罰企業111家,盤古大模型全部命中,無一家遺漏。
據了解,某些海外明星項目可能因為場景存在一定的專業性,模型未建模相關知識,導致效果欠佳。相比起某海外明星項目的語義理解、對答等功能外,盤古大模型的涵蓋范圍更廣,產業化應用趨勢更強。
當前人工智能進入大規模落地應用關鍵期,華為擁有全棧全場景Al解決方案,從芯到云,從訓練到推理,從硬件到軟件,從框架到生態,隨著專業領域應用的落地和推進,華為盤古絕對能在4月給大家帶來驚喜。
國內AI劃時代飛躍
大模型增強了AI技術的通用性,未來,大模型有望于場景深度融合,配合專業工 具和平臺支持應用落地,開放的生態來激發創新,形成良性循環。頭部企業均采取“模型+工具平臺+生態” 三層共建模式,有助于業務的良性循環,也更容易借助長 期積累形成競爭壁壘。
而除華為、百度兩家之外,國內其他科技巨頭同樣在大模型領域有所布局。
阿里-通義大模型:2022年9月,在阿里巴巴達摩院主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大規模預訓練模型”主題論壇上,發布 “通義”大模型系 列,并宣布相關核心模型向全球開發者開源開放。
阿里達摩院基于其 AI 統一底座構建了通用模型與專業模型協同的層次化人工智能體系。統一底座層:M6-OFA模型作為單一模型,在不引入新增結構的情況下,可處理超過30種跨模態任務。
騰訊-混元大模型:2022年4月,騰訊首次對外披露HunYuan大模型,協同了騰訊預訓練研發力量,完整覆蓋NLP大模型、 CV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及眾多行業/領域任務模型。
而太極是騰訊自主研發的一站式機器學習生態服務平臺,為AI工程師打造從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模型評估到模型服 務的全流程高效開發工具,為大模型的訓練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