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生活還不是那么好的時候,家人卻總是變著法子給小孩子們做吃的。雖然不太能經常吃上肉,但是總有新鮮的食物和做法給我們吃。在印象里這蔬菜似乎都是綠色的,但是這種蔬菜其實黃色的,這是什么呢?
以前家里人總會利用身邊可利用的大自然的東西,要培養食材,在稻谷收割后,人們在地上種上東西,覆蓋上一層一層的稻谷桿,使其處在黑暗當中。然后等待著它長大,以便食用。
這種菜叫韭黃也稱“韭芽”,俗稱“韭菜白”,為韭菜經軟化栽培變黃的產品。韭黃含豐富的蛋白質,糖,礦物質鈣、鐵和磷,維生素A原、維生素B2、維生素c和尼克酸,以及甙類和苦味質等。具有驅寒散瘀,增強體力作用,并能增進食欲,還能續筋骨,療損傷。
韭黃是韭菜在沒有陽光的條件下在地下生長起來的,沒有陽光就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葉綠素,所以是黃色的韭黃從韭菜的宿根中生出,莖長肥壯,白如象牙,嫩黃透亮,香氣濃郁,滋味鮮美。
由于韭中黃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不僅營養豐富味道好,還可以把消化道中的頭發、沙礫、金屬屑甚至針包裹起來,隨大便排出體外,有“洗腸草”之稱,治療便秘,預防腸癌。此外,韭黃中還含有揮發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辛香氣味,有助于疏調肝氣,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