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夫在給老年人義診
其實就在近期,世界衛生組織時隔20年更新了世衛版的高血壓指南,在這份指南中也非常明確的回答了血壓應該降低到多少合適的問題。想要搞清楚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到多少合適?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具體到每一個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分層,其實之前張大夫也給大家介紹過一些進行危險分層的方法,但是都有點復雜,好多人不好理解。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法。
高血壓新指南
人一旦發現了高血壓,就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被劃歸到心腦血管疾病的中危人群中去了,所以低危分層的人可以說非常的少。那咱們就從中危開始說起。
中危患者:有高血壓,但是沒有診斷心腦血管疾病,也沒有診斷糖尿病以及腎病,這部分高血壓患者屬于中危人群。
高危患者:有高血壓,同時伴有糖尿病或腎病,或者有較多危險因素,這一部分患者屬于高危人群。
極高危患者:有高血壓,同時伴有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這類患者屬于極高危人群。
高血壓危險分層
一般說來,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分層越高,那降壓目標值就可能越低,比如說對于那些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者腎病的患者,如果患者能夠耐受最好是把血壓控制到130/80 mmHg以下。而對于一些可以耐受更低血壓的人,血壓可以在能耐受的情況下更低一點,比如說120/80 mmHg。
高血壓降壓目標
上面提到的血壓控制目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患者耐受耐受的情況下,不能夠耐受,或者說出現了不良反應就另當別論了。比如說某些老年人,尤其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不良反應,這時候可以適度放寬一點血壓水平,比如說140/90mmHg也可以接受。這么做的原因是與高血壓相比,老年人更怕低血壓狀態,因為低血壓狀態容易導致腦梗塞等臟器灌注不足等嚴重并發癥,所以說老年人,尤其是75歲以上老年人要特別注意。
除了高齡老年人以外,對于有嚴重血管狹窄的患者,比如說冠狀動脈多處嚴重狹窄(比如說三支病變),頸動脈嚴重狹窄(比如說雙側頸狹窄>75%),顱內血管有嚴重狹窄的病人,這時候這些患者的血壓可以適度放寬,不要降得太低,也別降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