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全脂牛奶有“高脂肪高熱量”的誤解,中老年人和減肥人士總是對全脂牛奶敬而遠之。
每次在超市的貨架上遇到它,大家都是匆匆跟它打個照面,就奔向低脂或者脫脂牛奶的懷抱。
但世界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卻發表了一篇題為《五大洲21個國家的乳制品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關系(PURE):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文章,它里面有一個重量級的發現:
每天攝入約750ml全脂牛奶或有助于心臟健康,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早逝風險。
全脂牛奶竟有這么大的功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們接著聽專家怎么說。
《柳葉刀》的這份報告來自PURE研究(全稱:前瞻性城市鄉村研究),它是一個跨國的大型的隊列研究。
隊列研究?這又是個啥?
其實就是一種應用在醫學、社會科學、精算學、生態學等領域中的一種研究手段。
研究者們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未患某一特定疾病的人群進行觀察,分析風險因子,根據相關性來確定被觀察對象患病的風險。
說白了,就是根據長期的觀察數據,分析判斷某一人群得某一特定疾病的風險和相關因素。
那PURE研究是如何得出“全脂奶制品對降低人們心血管疾病得病率和死亡率有幫助”這一結論的呢?
原來,就在2003年1月1日到2018年7月14日,這15年的時間里,研究團隊對五大洲、21個國家、共136384名35~70歲的參與者展開了跟蹤調研。
他們給每個國家的參與者都提供了特定的食物調查問卷,以此來記錄每個人在參與調研期間的乳制品膳食攝入量。
當然,這里的乳制品主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和黃油。
費了這么大工夫,那結果如何呢?
他們的報告表明——全脂奶制品能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在整理完這十多年的數據報告之后,PURE研究團隊發現:與沒有攝入乳制品組人員相比,乳制品高攝入組人員的多項指標風險都更低。
就拿總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發病率舉例:
無攝入乳制品組的死亡率是5.6%,而高乳制品攝入組是3.4%;無攝入乳制品組的主要心血管發病率是4.9%,高乳制品攝入組是3.5%。
而相較于每天攝入不足0.5份(約125ml)全脂奶制品人群,每天攝入3份(約750ml)全脂奶制品的人群,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更低。
無獨有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對全脂牛奶的這一功效做過研究。
他們邀請了近3000名65歲或65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并且先后在1992年、1998年和2005年,對他們血液里來自乳制品的三種不同脂肪酸含量進行了測量。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脂肪酸與總死亡率都沒有明顯關聯,而且其中的某一種脂肪酸還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降低有關。
研究還表明,那些體內來自乳制品的脂肪酸含量高的人,死于中風的風險明顯會更低。
全脂牛奶對我們預防心血管疾病到底有沒有幫助,這個還需要科學的進一步驗證。
目前對于全脂牛奶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還有很多爭議。不過,奶叔確定的是,全脂牛奶的確對人的健康有幫助。
全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卻包含著多種微量元素,因為維生素A/D/E和類胡蘿卜素都是脂溶性的。
而且全脂牛奶在口感和風味方面比脫脂牛奶勝出許多,喝上去更香醇。
所以不是對體脂要求特別嚴格的人,沒有必要一定要喝脫脂牛奶哦。
奶叔最后還是得再嘮叨一嘴,咱們大部分中國人在喝奶這件事上做得都不合格(一份奶商指數報告就把大家都出賣了),所以奶粉們還是跟奶叔一起,每天300ml牛奶走起吧~干杯!
奶粉們,你們平常喝牛奶時,會注意區分全脂牛奶或者脫脂、低脂牛奶嗎?
趕緊來下面留言跟奶叔交流交流你們的喝奶感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