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也作碼瑙、馬瑙、馬腦等,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經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硬度7-7.5度,比重2.65,色彩相當有層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態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具有不同顏色構成的玉髓,通常有,綠 紅 黃 褐色,白色等多種顏色。按圖案和雜質可分為縞瑪瑙,纏絲瑪瑙,苔瑪瑙,城堡瑪瑙等。常用作為玩物或觀賞物。常用做飾物或玩賞用。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見到成串的瑪瑙球。
紫綠瑪瑙是一種名不見經傳的俏銷瑪瑙,古稱“紫玉”,質地油潤,飽和濃艷,堅韌細膩,自古以來,一直是高檔玉雕之首選。其色濃而不醬,艷而不妖,一直為九色之首,百玉之尊。
古代以紫瑪瑙為祥瑞之物。《宋書·符瑞志下》:“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南朝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白魚赤鳥之符,黃金紫玉之瑞。”
紫綠瑪瑙產量不高:紫綠瑪瑙有幾個不同的產地,但都產量稀少,原石裂多,難以雕刻大件,多為珠子掛件之類。通常30克以上的就算非常難得。多產于深山之中地下四十米以下深處,色彩純正濃艷,質地細膩,顏色紫綠分明,具有很好的膠質感和凝凍感,色彩聚合,個別也有冰種透明色,色彩有聚有離,變化豐富。
紫綠瑪瑙產地依傍效應:四川鹽源與川料南紅偶有聯系,網頁的名稱很有抬高身價之意,多前綴“南紅鹽源紫綠瑪瑙”,她與川料南紅的光澤有共通之處,較為內斂,不艷麗不張揚不輕薄,產于地表以及地表埋藏的不同深處,最早在地面可以拾到,隨著紫綠瑪瑙的價值攀升,人們采集量的增加,現在四川紫綠瑪瑙也需要開坑采挖。
紫綠瑪瑙色澤具有獨特性:紫綠瑪瑙為瑪瑙中少見的兩種色彩 綠色和紫色,綠符合人們對傳統玉石的概念色,紫色則更討口彩,有紫氣東來,祥瑞富足之意。
紫綠瑪瑙工藝相對較為細膩,目前市場這類飾品的雕工多為南方工,蘇雕占一部分,少量為仿蘇雕,由于蘇雕的費用不低,自然成品價位較普通瑪瑙高出一截,原料產自南方,一問世雕工上的俏色巧雕很快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特色性,以自身特色占領一方市場。
目前毛料約百元出頭一斤,已然躋身較為中上乘瑪瑙之列,價值多取決于雕工的處理,待開發空間還是很大的。
我們在雕刻的過程中,通過對紫綠瑪瑙原石以及作品的研究,總結出以下幾個特性:
其色濃而不醬,艷而不妖
首先,我們從顏色上面來看,紫綠瑪瑙主要以紫、綠、青、白這四種顏色互相交替、包圍、漸變的規律,多呈現紫綠、紫青、紫綠青、青白、紫白等幾種組合,常常一塊原石包含兩種以上色彩;幾種色彩互相交替包圍,看起來并不混沌復雜,反而給人一種干凈利索的感覺。
質地油潤,堅韌細膩
第二,從質感上來看,紫綠瑪瑙的質地相對其他玉石來講較軟,即使是透明度極高的紫綠瑪瑙給人也是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流露出一股似透非透的朦朧美,并依稀能夠看到內部的肉質,同時紫綠瑪瑙作品的光澤是一種細膩油潤的感覺。
如果是合成的紫綠瑪瑙,那透明度要么就是讓人感覺不舒服,要么就是一透到底。大家在選擇上在這方面一定要謹慎!當然更重要的是感覺,如果你就是感覺它不對頭,總覺得別扭,那就放棄吧!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第三,從料子角度看,因紫綠瑪瑙原石產生于火山附近,地殼運動以及溫度差異均會導致紫綠瑪瑙多有裂痕。所以紫綠瑪瑙創作的作品,也都較小,一般以小把件、小掛件以及珠子戒面為主。雖然雕刻師是盡力避開裂紋的,但難免會有小裂紋是躲不開的,所以如果您在收藏紫綠瑪瑙的時候,因為有裂而猶豫到底買不買時,就要想想紫綠瑪瑙這個特性了。
如果是遇到一個完美無瑕的作品時,那就大膽收藏吧,因為這類完美的原石實在是太少了,當然要有鑒定證書哈。
紫綠瑪瑙玉質檢測特征范圍數據:
主要化學成分: SiO 2 ;可含有 Fe 、 Al 、 Ti 、 Mn 、 V 等元素。
結晶狀態:隱晶質集合體,呈致密塊狀,也可呈球粒狀、放射狀或細微纖維狀集合體。
密度: 2.60 ( +0.10,-0.05 ) g/cm 3 。
光性特征:隱晶質集合體。
折射率: 1.535 ~ 1.539 ,點測法 1.53 或 1.54 。
雙折射率:不可測,有時可有 0.004
紫外熒光:通常無,有時可顯弱至強的黃綠色熒光。
吸收光譜:不特征。
微信號:yyoutcom 滿員
交流請加:MM12881288
↓↓閱讀原文 欣賞往期驚絕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