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學欄目:優酷搜索「小道經方」
【導讀】
在中國近代醫學史上,對仲景學說及經方的推廣與實踐的大家,唯有曹穎甫先生堪稱仲景之功臣,經方之大師。曹穎甫(1866—1937年),近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名家達,一字尹孚,號鵬南,晚號拙巢老人,江蘇江陰人。
三書寫盡中醫人生
曹穎甫先生年輕時即舉孝廉,對文學有精神造詣,同時又略知岐黃之術。后入南菁書院深造。時山長黃以周(元同)為晚清經學大師,經常于治經學之余,研讀醫經,對《傷寒論》研究造詣頗深。曹氏師承黃以周,頗得真傳,時常以仲景之方為人治病而得心應手。曹氏主張以研究經方作為學習中醫的基礎,學生尊之為近代“經方大家”。丁甘仁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延騁曹氏,于1927年遷來上海設診行醫,兼主同仁輔元堂診務和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務長。臨證數十年,經驗豐富,療效卓著。凡是別的醫生所謂的不治之證,經曹氏治療者多愈。并親自開設講座,教授《傷寒》《金匱》,以其精深漢學功底,對文深義奧的仲景原旨講解透徹,為學生所折服。學生數百人,秦伯未、章次公、嚴蒼山、姜佐景等頗得其傳。曹氏還能書、善畫、工文章。著有醫書《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三部,而名冠醫壇。
《傷寒發微》《金匱要略》《經方實驗錄》三書,一脈相承,真實的反映了曹氏的中醫水平,同時此三書也是對仲景學術的繼承、發展、實踐與創新,通過對曹氏經方三書的學習,可以對仲景學術的諸多疑難問題迎刃而解。
曹氏不僅醫學功底深厚,國學功底亦很深厚,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曹氏對文深義奧的仲景原旨講解透徹,為學生所折服。我們通過閱讀曹氏經方三書,不僅可以學到仲景學術的奧義,還可以體驗國學文化的精深,更可以悟出中醫精神的博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傷寒發微》
《傷寒發微》是經方大家曹穎甫的代表作之一,是曹氏四十余年對《傷寒論》探索的心得,論述密切臨床,精湛允當,也是中醫近代史上頗為著名的《傷寒論》注本。該書全書不分卷,分為太陽篇、陽明篇、少陽篇、太陰篇、少陰篇、厥陰篇、霍亂篇、陰陽易瘥后勞復篇、痙濕喝篇等。書中注釋主要采張志聰、黃元御二家之說為主,兼取他家之長,并多能闡發己見而別具心得。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釋條文、分析病機、講解方藥,多博引治驗,以為佐證。還善于會通《傷寒論》全書闡發經文微義,一洗浮論,專務實學,考據精詳,見解不凡,凡無字之處必反復探討,一再解釋。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綜而核對,甚為周密,提出方治,以啟示后來。是學習和研究《傷寒論》的經典佳作之一。
《金匱發微》
《金匱發微》是曹氏四十余年對《金匱要略》探索的心得,論述密切臨床,精湛允當。曹氏對《金匱要略》二十二篇的原文加以注釋,力求提要鉤玄,不標新立異,亦不泥于一家;既分析精義,又結合臨床心得以為佐證,并校正部分原文,糾正了前人一些錯誤或不當的注解。曹氏《金匱發微》的最大特色,就是書中附錄大量個人治驗,突顯其“考驗實用”,能于諸家注釋之外獨樹一幟。曹氏注重臨床實踐,常借臨床驗案闡發病癥變化機理,并以此進一步驗證仲景經方的臨床實用價值,對理論與臨床的結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是學習和研究《金匱要略》的經典佳作之一。
《經方實驗錄》
《經方實驗錄》是曹氏師徒的醫案醫話全集,也是曹氏長期臨床效驗的縮影和精華薈萃。曹氏一生治醫專宗仲景,善用經方而聞名,其間用經方取效者十常八九,大多醫案“一劑知,二劑已”,甚則達到“覆杯而愈”的效果。全書三卷,共一百則醫案,每則病案均依經方為經、實驗為緯,以理論為綱、臨床為目,經方主要討論配伍與醫療作用,實驗詳細介紹治療過程及其相關的病案,理論則結合經典來補充、完善臨證時的治療原則,臨床則是對經方、實驗和理論的檢驗,對經方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學習《傷寒雜病論》的經典佳作之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