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名家治療糖尿病驗方應用體會

  前言  

筆者臨床運用中醫藥治療糖尿病除喜用經方以外,亦常常吸收名家治驗或向同行請教。臨證時無論經方、時方,皆兼收并蓄。筆者常用的名家治療糖尿病相關驗方和經驗有以下五部分:玉泉丸、玉液湯、祝諶予降糖方、桑景武溫陽降糖方、朱章志附子理中湯運用思路及經驗。


玉泉丸

 

玉泉即口中津液,又名玉液。道家非常重視津液的養生作用。《黃道內景經》云:“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干。”這里說的“靈液”就是玉泉,正是由于口中津液稱為玉泉,于是“口”被稱為玉池。叩齒和反舌均可使口中津液分泌增多,道家利用這兩種方法,使口腔分泌大量津液,然后吞下,稱為“咽津”。口中津液為腎液所化生。故《鐘呂傳道集》云:“玉液乃腎液也。腎液隨元氣以上升,而朝于心,積之而為金水,舉之而滿玉池……”。

 

玉泉丸出自清代葉天士的《種福堂公選良方》。

 

玉泉丸的組成:葛根、花粉、麥冬、生地各9 g,五味子、甘草各3 g,糯米9 g。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除煩、養陰滋腎、益氣和中。

 

玉泉丸治療糖尿病的機理


本方以滋腎陰為主,生地、麥冬均是滋陰養陰的要藥,更有五味子收藏腎陰,不使耗散;葛根、天花粉均有清熱生津之功;糯米補肺氣,養胃津;甘草清熱和胃。這樣先天腎陰充足,又有后天胃陰的補充,加之清內熱之品,糖尿病中的“大渴引飲”癥狀用藥后可痊愈。


所以說,玉泉散治療消渴病為治本之法,真正能收到“漱咽靈液災不干”的效果。

 

謝覺哉推薦治糖尿病用玉泉丸


謝覺哉是我黨久享盛譽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內務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謝老曾患過糖尿病,因得一秘方而治愈,他因之寫詩一首:“文園病渴幾經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嘗參都試過,一丸遇到不妨千。”

 

當這首詩被選入《十老詩選》時,謝老親自為它寫了一則注釋:“糖尿病舊稱消渴癥。我病消渴有年,喝水多,小便也多;夜間睡醒,口干欲裂,要喝水。有時肚子是飽的,但仍要吃,不吃就頭暈眼花。西醫要我限制吃米麥,每頓只能二兩左右,中醫要我睡時含參片,可免口渴,但收效都不大。偶于葉天士手集秘方中得一方名玉泉散:白粉葛三錢,天花粉三錢,麥冬三錢,生地三錢,五味子一錢,甘草一錢,糯米三錢(劑量是北中醫師推薦劑量)。服之,病若失。諺云,‘吃藥一千,遇藥一丸’,其然乎!”

 

玉泉丸與消渴丸對照


玉泉丸: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生地、糯米、甘草、麥冬。消渴丸: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生地、山藥、玉米須、黃芪、格列本脲。由上述對照可知消渴丸的處方用藥思路基本來源于玉泉丸,只不過另外加了西藥,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典范。

 

玉液湯

 

玉液湯出自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

 

玉液湯的組成:山藥30 g,黃芪15 g,知母9 g,雞內金9 g,葛根5 g,五味子9 g,天花粉9 g。功效:益氣升陽、養陰生津。

 

玉液湯治療糖尿病的機理


方中以黃芪為君,得葛根能升元氣,佐以山藥、知母、花粉滋陰,使之陽升而陰應。雞內金運脾消食,化飲食中之糖質為津液。以五味子之性酸,溫固腎精以止滑,不使水飲急于下趨。


所以,本方有升元氣以止渴的功效,適用于元氣下陷的消渴癥。凡是糖尿病體弱氣虛、煩渴多尿者皆可應用。


玉液湯的臨證加減


氣虛甚,脈虛細者,加人參、黨參等以補氣生津。小便頻數者,加山茱萸、菟絲子等以固腎縮尿。煩熱渴飲者,加石膏、麥冬等以清熱生津、潤燥止渴。

 

玉泉丸、消渴丸與玉液湯對照


玉泉丸: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生地、糯米、甘草、麥冬。消渴丸: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生地、山藥、玉米須、黃芪、格列本脲。玉液湯: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知母、山藥、雞內金、黃芪。

 

具體用藥雖然略有不同,但是總體處方思路以養陰生津、益氣健脾為主。

 

筆者運用玉液湯驗案


患者,男,64歲,2014年9月3日初診。主訴:發現糖尿病近1年,現三消癥狀不明顯,最高空腹血糖11 mmol/L,餐后血糖15 mmol/L,發現糖尿病后一直未用藥治療,余無明顯不適。舌紅苔黃,脈細。有高血壓病史。


予以黃芪15 g,山藥30 g,知母10 g,雞內金15 g,葛根60 g,天花粉15 g,丹參20 g,石斛20 g,麥冬15 g,茯苓15 g,白術30 g,翻白草30 g,14劑。

 

2014年10月10日復診:近來空腹血糖6.8~7.0 mmol/L,餐后血糖未測。大小便正常,胃納可,睡眠可。舌暗紅苔黃,脈細。

 

予以黃芪30 g,山藥30 g,知母10 g,雞內金15 g,葛根60 g,天花粉15 g,丹參20 g,石斛20 g,麥冬15 g,茯苓15 g,白術30 g,田七10 g,21劑。

 

2014年11月28日三診:空腹血糖6.0~7.0 mol/L,餐后血糖未測。大小便正常,胃納可,睡眠可。舌暗淡苔黃厚,脈細。

 

予以黃芪30 g,山藥30 g,知母10 g,雞內金15 g,葛根60 g,丹參20 g,石斛20 g,麥冬15 g,茯苓15 g,白術20 g,21劑。

 

祝諶予降糖方

 

祝諶予降糖方乃祝老根據施今墨先生“蒼術配元參、黃芪配山藥”的對藥經驗而創立。

 

祝諶予降糖方的組成:生黃芪30 g,生地30 g,蒼術6 g,玄參30 g,葛根15 g,丹參30 g。1劑/d,水煎服,分早晚2次溫服。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化瘀。

 

祝諶予降糖方治療糖尿病的機理


祝老的糖尿病對藥方——黃芪配生地降尿糖,蒼術配元參降血糖,葛根配丹參養陰化瘀標本兼治,已被很多醫家用作治療糖尿病的首選基本藥物。

 

黃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黃芪的補中、益氣、升陽、緊腠理與生地滋陰、固腎精的作用,防止飲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轉為陰性。許多人認為治糖尿病不宜用辛燥的蒼術,而施今墨先生認為,用蒼術有“斂脾精”的作用,蒼術雖燥,但伍元參之潤,可制其短而揚其長。


上述兩個對藥,黃芪益氣,生地滋陰;黃芪、蒼術補脾運脾,生地、元參滋陰養腎,從先后天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確有卓效。

 

桑景武溫陽降糖方

 

桑景武(1912-1993年),長春市名中醫。桑氏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注意到很多消渴患者,久施養陰清燥之品罔效。細審其證,確無陰虛之明證。雖口渴卻無舌紅少津,反多舌淡齒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陽衰。其口渴者乃因腎陽虛衰,氣化失職,氣不化津,津不上達所致;有降無升,故小便清長;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隨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饑。


于此,仲景《金匱要略》已見端倪:“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以藥測證,顯系腎陽虛衰,不能蒸騰津液,氣虛不能化氣攝水,溫腎健脾以化飲,消除致渴之源。


桑氏認為救治腎陽虛衰,未過仲景真武,在《傷寒論》太陽病篇用于治太陽病誤汗,傳入少陰,乃為救誤而設;少陰病篇則用于治療腎陽衰微,水氣不化。氣不化則津不行,津不行則渴不止。陽回則津回,津生則熱除。

 

真武湯方用大辛大熱之附子,溫腎助陽化氣;茯苓、白術健脾滲濕;白芍斂陰和陽;生姜味辛性溫,既可協附子溫腎化氣,又能助苓、術健脾和中,共奏溫和化氣之功。可謂不生津而津自回,不滋陰而明自充,初學者實難領悟,細細研揣則回味無窮。陽氣者,身之瑰寶也,陽生則草木以榮,陽衰則草木凋萎。對于年過不惑,多病體衰之人尤須刻意調養,陰津精血再生較易,其陽氣耗損卻難恢復,故助陽則陽生陰長,精血自沛;伐陽則陰盛陽歿,氣乃消亡。

 

消渴者燥熱為標,陽虛為本,為其病機之眼目,知此者鮮矣。即用腎氣丸者,亦思過之半矣。更況一見口渴,多投清滋之品,以陰抑陽,陰陽格拒,上熱下寒,寒熱交錯,必致陽衰陰凝。氣是人身之本,凡病皆因正氣衰餒引起,乃世人不避風寒以護衛氣,節生冷以護胃氣,謹房事以護腎氣,戒怒郁以護肝氣,坐令正氣伐傷而致諸疾蜂起。消渴病大多有氣虛之癥,如四肢乏力,懈怠,不耐疲勞,少氣懶言,面色白,頭暈耳鳴,心悸氣短,舌淡苔滑膩,有齒痕,脈沉細無力等癥。故無論內傷、外感必是“氣虛乃病”。所以治療上總要審寒熱之真偽,辨虛實之異性,以護養正氣為要。

 

清·柯琴認為真武湯有“壯元陽以消陰霾,逐留垢以清水源”之功,桑氏取真武溫腎陽以化氣,利水濕以止渴。桑氏體會用量過小則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附子用量多>20 g,最多用到50 g,方可奏效。茯苓、白術亦多在50 ~100 g。經方無需有大的增減,對于陽虛而陰竭者,需配人參,氣陰雙補。配伍適宜,效果方佳,神而明之,存乎于人。桑氏于臨證中,凡消渴無明顯熱證,舌不紅者,皆以真武湯治之。

 

朱章志運用附子理中湯的思路與經驗

 

人身有兩個土,足陽明胃經戊土和足太陰脾經己土,糖尿病早期的“三多一少”癥狀主要是戊土的問題,此期遷延日久或者經失治誤治便會虛化、寒化,陽明轉屬太陰,己土也出現了問題。中土有問題,木氣不能正常疏泄,橫逆中土,便出現相應的癥狀,病在戊土,則多食易饑,病在己土,則納差,不消化,噯氣,形體肥胖。然土性本濕,加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日日不離空調、涼茶、飲料,損傷中陽,故臨床上所見上述2種癥狀并不成比例,多是病在太陰,真正的陽明燥熱百不見一。


朱章志教授認為三陰統于太陰:元氣寄居于腎,腎主藏,為先天之本;脾胃為水谷之海,主運化,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脾胃太陰之氣最為重要。三陰統于太陰,則治療消渴病三陰證須以治太陰為主。消渴病的元氣不足主要表現在脾的功能不足。

 

在治療上,此種類型多選用理中湯或附子理中湯加味。方中干姜氣味辛、溫,辛散溫行,可祛中焦之寒;白術氣味甘、溫,為脾之正藥,以祛中焦之濕;人參氣味甘、微寒,恐剛燥劑中陽藥太多,用人參以養陰配陽,臻于中和。炙甘草顧護中氣,調和諸藥。上藥共奏祛除中焦寒濕、恢復脾胃陽氣之功。可加用附子,合為附子理中湯,以補釜底之火,以復水中之陽。

 

作者: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名中醫工作室 劉志龍 黎崇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玉泉丸治療糖尿病的機理
玉泉丸”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奔走相告說玉泉(糖尿病名方)
糖尿病患者請收藏
10種常用于消渴病的中成藥,值得收藏
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彭阳县| 松溪县| 临沂市| 方山县| 乃东县| 扬中市| 凉城县| 聂荣县| 德化县| 涿州市| 长治县| 大石桥市| 昔阳县| 芜湖县| 罗山县| 湟中县| 营口市| 班戈县| 兴隆县| 寻乌县| 喀喇| 镶黄旗| 内丘县| 万州区| 张家界市| 龙门县| 元氏县| 海伦市| 家居| 北川| 伊吾县| 友谊县| 张家川| 龙游县| 湟源县| 五寨县| 石家庄市| 巫溪县| 林芝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