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三歲能識300多個漢子,6歲能背道德經,小學三年學了6年的課程,父母還讓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門門都是滿分,上了初中成績卻開始下滑,老師和家長都很焦急,沒辦法,只能重新再讀一遍小學。
很多家長認為小學階段的話,知識學習都挺簡單,孩子就應該在小學的階段縱情地玩耍,等到上了初中再努力也不遲。事實真的是這樣的么?太過放縱就等于害了孩子,一旦一個壞的學習習慣養就很難去糾正,教育是一個大問題。
小學課程和難度普遍偏低,只要孩子認真的學,就能拿一個很高的分數,更重要的是穩定,重點不是考第1名,是保持在班級前10名不掉隊!
孩子小學成績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養成了他不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是在小學讓孩子過于”輕松”,這慣出來的毛病是初中怎么都補不回來的!
小學1—3年級主要是入門,讓孩子認識學習,與小學1-3年級學習相比,小學4-6年級才是真正學習長跑線的階段!請注意,孩子正處于人生第一個拐角處,是決定初中、高中學習的黃金階段!
四年級
這是小學階的分水嶺,四年級在知識的難易度上大大增加了,同時更注重思想方法的學習,與高年級的學習有很強的連貫性,這也是以后高年級學習中非常注重的一個能力。
五年級
五年級學習依然以新知識為主,所以學生對新知識的體系及認知還處于模糊的狀態,對于剛開始學習的孩子或者之前學習并不是太扎實的孩子來說,及時在寒假期間對之前重要的知識專題進行有計劃的復習與補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升初占重要比例的各類數學思想必須進行集中的復習與鞏固。
六年級
六年級是小升初知識應用階段,孩子們即已經進入收獲階段,小升初行將花開蒂落,行百里者半九十,六年級的寒假是小升初階段最后一個可供集中學習的階段、是沖刺杯賽的最后機會、是知識梳理復習的最佳時機,誰學習的效率高,誰就能脫穎而出!.
那么到底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不能忽視!
上課走神,回家做作業拖拉,計算馬虎,作文不會寫,應用題一錯再錯。
小學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因為父母的不重視,沒有及時意識到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歡打岔、不愛抬頭、不懂得聽課等表現,從而在開學后的第一次考試就出現不理想的結果。
而一旦成績懸殊,在老師對其他優秀學生表揚與稱贊的刺激下,孩子開始變得不自信,變得內向起來,而這種不自信一旦形成,將很難更正。
小學4-6年級,狠抓學習關鍵期
而初中能否擁有一個好成績,小學4-6年級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這個階段沒掌握好,60%的孩子考不上重點高中,成績差的孩子,要通過短時間培養起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才可能有所進步)
據權威數據顯示:小學幾乎100%升學,而初中只有60%可以升到普通高中,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只有30%不到!
好的習慣會讓孩子收益一生,好的方法決定學習效率,沒有天生的笨蛋,更多的是孩子逼著老師放棄自己,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