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平,字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是偉大的詩人、政治家。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者,被譽為“中華詩祖”,他還開啟了“香草美人”(象征手法)的傳統。
屈原是一個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人,他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貴族,但自幼勤奮好學,讀書成癖,他雖然生在貴族,但是從小生活在平民百姓之中,幫助百姓做過很多好事,擁有很好的口碑。
大家都知道,戰國時期,有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國互相殘殺,爭城奪地。這時的屈原是楚懷王的左徒,楚懷王特別信任屈原。秦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它經常攻打六國,這個時候,著名的外交家、謀略家蘇秦就提出合縱的策略,就是六國一致聯合對抗秦國,屈原特別認同他的觀點,積極的配合蘇秦促成了六國合縱,并且楚懷王成了領袖。秦國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之后,屈原更是得到楚懷王的重用,很多事都交給屈原定奪。俗話說,樹大招風,屈原得到楚懷王的重用,讓以子蘭為首的貴族,分外眼紅,就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想謀權篡位,讓楚懷王提防屈原,漫天的流言蜚語導致屈原被冷落。周郝王十一年間,屈原因奸臣讒言陷害被流放到漢北。
秦國認為,六國中齊楚兩國最強大,現在楚國正在搞內訌,正是好時機,如果離間了齊楚兩國,六國合縱就解散了,秦國就可以獲得更大利益了,就派了張儀前去離間齊楚。
周郝王十三年間,齊、魏、韓攻打楚國,楚懷王請求秦國出兵,并把太子橫作為秦國的人質。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魏、韓因為楚國違背六國縱約,再次攻打楚國,楚國還是一樣的把太子橫作為人質,但是,次年,太子橫殺了秦大夫跑了,秦國以此為借口,同齊、魏、韓一起攻打楚國。這時,懷王才明白合縱的重要意義,就請求齊國與楚國聯盟。
秦國的欲望無止盡,在楚頃襄王十九年的時候,楚國打算一舉拿下楚國的郢都(國都),頃襄王無能只能狼狽而逃。屈原聽聞楚國之事,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在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抱石自投汨羅江,后人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歷五月五日視為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