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心理聯盟致力于中國本土心理學流派——意象對話心理療法的傳播與推廣,是由北京乾德意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授權的北京地區意象對話體驗課程培訓專業合作機構。 我們的心愿是愿意象對話能夠像常春藤一樣,落地生根,生生不息。
注:本文為曹昱老師課程語音文字稿,由崔立敏轉錄,經曹昱老師授權發表,轉載需注明作者及出處。
母其彌雅唯美水上瑜伽,圖片源自網絡
軀體的容器功能
說到“軀體的容器功能”這個主題,我們自然會想到這樣一些具體問題:
1. 如何應用軀體成為轉化情緒的容器?
2. 怎么讓情緒通過軀體,安全地去呈現、表達?
3. 怎樣應用軀體才算有覺知的宣泄和轉化?
當然,能徹底轉化當然更好。但就算是不能徹底轉化,如果做到有覺知地宣泄了,其實就有了一定程度的轉化,我們不再跟著情結沒有覺知地反應了。原來的命運腳本里存儲的以什么形式激發、以什么形式反應的那些模式,被松動了。
當我們不再以過去的破壞性形式反應的時候,命運腳本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轉化,只不過我們還不能知其所以然,還不能回到上游,不能解決導致我們痛苦的根源。
所以,我們至少要學會如何讓軀體成為有覺知宣泄的工具和容器。
母其彌雅唯美水上瑜伽,圖片源自網絡
說到有覺知地讓身體成為情緒呈現、表達和轉化的容器,也許大家有另外的擔心:老拿身體當容器,會不會最后得病?——這是我們首先要討論的一個基本安全問題。
我是這么看的:軀體會因此得病,是因為我們沒有覺知,然后軀體當了替罪羊才搞成這樣。如果有覺知的話根本沒有問題——軀體就成了垃圾發電站了。
意象對話黃金級心理咨詢師趙燕程老師
大家知道趙老師以前得過癌癥,我這就更不用提了——等發現的身體出毛病的時候已經一團糟了,基本上沒有退路了,現在四年半多過去了吧,好像醫學臨床上說如果癌癥診斷出來5年沒死就算是臨床康復了。
當然我一摸淋巴病灶,好像也沒有全康復,沒有那么樂觀,但是我覺得顯然也還不錯。這個不錯,也驗證了心理咨詢的一個原理:當我們有覺知地宣泄情緒的時候,用軀體去承載、去表達的時候,能量是經過你的,而且經過的時候它會把以前因為長期沒有覺知而積累在身體的垃圾一塊流出去。
并不是說,如果我們有覺知地讓身體成為情緒轉化的容器,身體才會成為容器;如果我們對“身體是情緒的容器”這一點沒有覺知,難道身體就不成為情緒的容器了嗎?
實際上,當我們越沒有覺知,我們的身體越是早已不知不覺地成為了情緒垃圾的容器。身體特別倒霉,遇到難以面對的情緒壓力時,我們的意識好像都能逃跑,但身體會賴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