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總會戰勝偽裝。一個人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也應該小心謹慎,嚴格的要求自己。不能只是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營造出假象,對人對己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 ■ ■
有一次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第一次去他家時他在客廳里招待我們,當時發現他的客廳里收拾得有條有理,覺得生活這樣認真的人,日常里應該是值得信賴的人。后來大家一來二去,生活上接觸的更多一些了,卻發現這個人非常隨性,很多事情沒有規劃,常常拖到最后才臨時抱佛腳。那時我就覺得奇怪,一個把自己家收拾的那樣整潔的人,怎么在生活中會那么不拘小節。
在這里我要特別澄清,我并不是說這樣的性格不好,隨性又輕松的性格使得大家平時私下交際時感到非常的輕松,只是在很多團隊合作時,太隨意的工作態度,常常會給團隊中的其他人帶來困擾。第二次去他家的時候,因為大家也熟悉了,所以也更深入的參觀了他的家。走到臥室時,我大概花了5秒鐘,就明白了之前困擾我的那個問題的答案。整個臥室實在是太混亂了。床上堆積著臟衣服,地上散落著書本,桌上還有吃過沒有來得及清洗的餐具。原來永遠都干凈整潔的客廳,不過是為了面子工程所營造出來的假象。在最私密的臥室里,才顯露出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
這讓我想起以前聽人說,想要知道一個人靠不靠譜,看看他的臥室就可以了。這樣的說法大概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啟示?!吨杏埂泛汀洞髮W》里都提到了“慎獨”的概念,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也應該小心謹慎,嚴格的要求自己。如果一個人在公眾場合彬彬有禮,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卻粗俗不堪,那他大概不會太可靠,因為天性總會戰勝偽裝。而如果在最私密的獨處環境下,人都可以保持一貫的舉止端正,那么這樣的狀態可能比較真實。在我們的家中,臥室就是這樣一個長期只有我們自己獨處的環境。如果一個人的臥室時時刻刻都被收拾的整整齊齊,那么他在學習工作上,想必也不會馬虎。
經常收納整理的人都知道,一處場所的使用頻率越高,規整起來就越困難。臥室之所以難以收拾和保持,就是因為我們每天在里面渡過了太多的時間。這一篇文章,我就把自己的臥室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臥室收納經驗。也請各位收納達人提出寶貴意見,雖然本人臉皮厚,打臉還請溫柔。
我的臥室面積并不大,大概10平米。這是進門的第一視角。
左下角的架子等下會單獨講到,此處先不介紹。角落里的落地燈是在宜家購買的,設計簡單,性價比也很高。夏夜里有時我會坐在旁邊的床上看閑書。窗簾選用簡單的素色,為了符合窗戶的大小,長度上進行了修改。因為睡覺十分老實,所以選擇了1米1寬的單人床。床頭的柜子上放著蠟燭和護手霜。聽廣播時會熄掉電燈點起蠟燭。護手霜在入睡前會涂上厚厚一層。床頭建議不要放太多東西,僅僅保留每天睡前要用的必需品。如果你有床頭柜,可以把東西挪到床頭柜上。但是,千萬不要把床頭柜理解成放在床頭的收納柜,在上面堆滿東西。
這里再順便說一說鋪床這件事情?,F在年輕人大多都不愛疊被子,理由是“反正晚上睡進去也會亂,每天疊也很麻煩?!卑凑者@樣的說法,好像餐具也不用清洗,臟衣服也不用放進洗衣機了。因為反正也要弄亂,所以整理也沒有意義這樣的理由其實只是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在意罷了。
當然我也同意,像年長一些的朋友那樣每天都要把被子疊起來,再擺成豆腐塊的形狀,確實也十分辛苦,早晨有時候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所以不如像賓館一樣,早晨起床,把被子攤開,用力抖幾次,再工工整整的平鋪在床上,最后把枕頭放在上面。按照我的經驗,這樣整理床鋪每次只需要不到半分鐘的時間。但是床一眼看過去就會整潔很多。非常適合日程繁忙的年輕人。
那么,鏡頭再轉90度。
墻上掛的相框也是在宜家購買的,因為房間想要色彩盡量簡單一些,所以里面放的是在巴黎購買的明信片,黑白色,和相框顏色也很搭。右手邊是書桌。因為新的書桌是在太貴,所以購買的是二手書桌。沒有抽屜,鍵盤抽屜的位置也非常奇怪,只好用來放草稿紙和鋼筆字帖。桌上常用的東西有:綠色盆栽,手機支架,移動硬盤,筆記本,外接鍵盤,臺燈,草稿紙,紙抽,書簽,鼠標。個人感覺沒什么可以去掉,都是每天會用到的東西。
這里我也想特地說明,有些朋友桌子左邊右邊都是抽屜,很多東西卻仍然沒有地方歸放。要找什么有時常常要翻箱倒柜,十分辛苦。相反,雖然我的書桌并沒有抽屜,但是使用起來卻沒有任何問題,生活中也沒有“這個東西沒有地方可以放”這樣的困擾。所以問題的本質,并不是空間不足,而是冗余的物品太多。購買任何東西時一定要再三確認,自己真的有使用這個的必要嗎?同時要定期丟棄掉自己不用的東西。一個人每天需要使用的學習工作產品并不多,大多數冗余的產品,到最后不過是人生的負擔。
順帶一提,書桌和床中間的地面上放著健身使用的器械。原則上每天都會去健身房,但是偶爾也會有無法抗拒的意外因素,這時候就需要在家里進行鍛煉。很大一部分健身器械都放在儲藏間,臥室里只放經?,F階段使用的器械??傊磺卸家浴榜R上就需要用到”為標準。如果不是近期會用到的東西,就打包放進儲藏間,不要出現在目力能及的地方。
那么鏡頭再轉一點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書桌,我在書桌右側的墻上貼了一張白板,這個設計非常便利。重要的待辦事件都會第一時間記下來?,F在上面寫的是:“致電電力公司”和“回退稅信”。重要的事情一旦拿筆記下來,就不會擔心忘記,大腦也可以騰出更多寶貴的空間去思考其他問題。
同時,因為每天都會坐在書桌前,所以白板上的內容每天都可以看到。想要養成的好習慣和改掉的壞習慣也可以寫在上面,隨時提醒自己。白板下面也貼了一些自己購買的冰箱貼,兩塊是在紐約,波士頓旅游的時候購買回來的,一塊是朋友從伊朗帶的伴手禮。
白板旁邊就是衣柜了。北美的衣柜多半都被嵌在墻體內。打開是這樣:
為了利用衣柜中的立體空間,下面放了一只手工架子,只要在建材市場里買回木料,非常的好做。下排是更換用的浴巾和毛巾,上排是夏季的短褲。右邊地上放著不常穿的長褲和每天背去實驗室的書包,上側的衣架上從左至右掛一次掛:連帽衫、西裝、針織外套、正裝襯衣、休閑襯衣、短袖T恤、運動服。因為衣服被分門別類的放好,要挑選的時候就會很方便。
掛衣服時建議保持衣架掛鉤方向一致,(我將掛鉤朝左),這樣找衣服時就永遠都可以看到衣服的正面。右側的墻體上自己釘了一只掛鉤,上面掛著S型褲架上掛著常穿的長褲和帽子。
作為男生,我的衣柜整理遵循“一個月原則”和“七件原則”。“
一個月原則:是指如果一件衣服一個月里都沒有穿過,那么就直接把它扔掉,(正裝和特殊用途的衣物除外)。千萬不要給自己找借口說以后可能會穿它。如果過去的一個月里你都沒有任何機會穿一件衣服,為什么以后會有?衣柜的空間十分寶貴,不要浪費到不會穿的衣服上。
七件原則:是指所有類型的衣服,如果手頭已經有七件了,就不要隨便添置,如果手頭已經有超過七件,那么就把多余的收起來,不要掛在衣柜里。因為一周只有七天,即便是每天換一件,七件也足夠了,到周末都一起集中清洗。只要能夠做到這兩點,衣柜就不會顯得臃腫,同時,因為數量得到了控制,自己有什么衣服也會十分清楚。不用每天打開衣柜都花時間發愁到底要穿哪一件。而且,無論衣柜里有多少選擇,大多數人穿來穿去也還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幾件。
衣柜的上層放出行用的小包和配件。領帶,領結和皮帶都收納在這里。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上面那么大的空間,都沒有利用到,好可惜。但是,這樣恰恰符合我個人的實用哲學和審美標準??臻g并不是要完全利用才是最好的狀態。適當的留白不但看起來讓人不會有壓抑感,拿取時也十分方便。我的個人物品并不多,所以并不需要把上面塞的嚴嚴實實。另外頂端位置較高,如果物品較多,即使擺放整齊,要拿取的時候也會十分困難。甚至在生活中還會產生即使知道在哪里也不想去拿取的消極倦怠態度。
還記得剛開始提及的門口的架子嗎?它長這個樣子……
這個架子是和書桌一套購買的,展示的時候放在書桌上面。但是有它在上面,每次坐在書桌前都覺得壓抑,覺得面前頂的慌,想問題的時候經常會被影響。所以就拿下來單獨放在地上,沒想到意外的好用。架子分兩層,加上地毯上能夠放一層,一共三層。下面分開來講。
最上層放了一面穿衣鏡。這樣的高度剛剛好。直接放在地上,因為房間空間有限,不能看見全身。放在架子上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旁邊放了兩個書立,剛來加拿大時書不多,所以用書立立起來,后來書逐漸多了起來,立起來太丑。兩個書立就單純做裝飾品來使用了。再右邊是香薰瓶,夏天喜歡椰子的味道,冬季則喜歡換成松樹的味道。最右手邊是兩個碗,一只用來放硬幣,另一只則放錢包手表和戴在手上的裝飾品。只要養成習慣,回到家就把這些東西放到該放的地方,就不會整天找錢包找手表了。
第二層最左邊放書籍。越常閱讀的書籍放在越靠外的位置。買了相當多菜譜。
中間一格放平時常常使用的工具:清理衣服上灰塵和纖維的滾輪,大頭針,鑷子,指甲剪和剪刀。
清理衣物灰塵的滾輪,大頭針,鑷子,指甲剪和剪刀。
最右一格放日常生活中積累下來的小物件,筆袋里放了備用的文具。因為大多數時候是電子辦公,所以文具的更新速度其實非常慢。小收納盒里放的是平時購買商品時附帶的螺絲,橡皮筋,理線帶,回形針,長尾夾和入耳式耳機硅膠套。雖然都是很小的物件,但是偶爾也有需要用到的時候,如果用盒子分門別類的裝好,找起來就非常方便。還有一只口琴,只是吹的實在不是很在行。
最下層放了一個文件架,所有重要的文件都被保留在里面。不同的文件被分類放在不同的文件袋里。再用便利貼寫上文件內容貼在里面。因為在北美報稅非常重要,所以所有稅務相關的文件被放在一個文件袋里。學校的各種文件被放在另一個文件袋里,私人檔案,護照,公證書和健康證明被放在第三個文件袋里。一旦有什么需要要找文件時,只要一兩分鐘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材料。
文件夾旁邊是所有香薰用的產品。檀香每天出門的時候會點上一支?;旧夏軌蛳块g里的任何味道。這里要解釋一下,并不是本人不愛衛生,房間里有奇怪的味道。但是任何房間,只要有人居住,多少都會有一些屬于個人的味道。自己聞不到是因為習慣的原因。包括同一種族的人群因為飲食結構十分相似,所以除非有特別濃烈的味道,互相也不太能夠聞得出來。但是不同民族之間由于飲食習慣差異比較大, 所以相對而言會非常明顯。
通常中國人身上會有豆類的味道,就好像有的民族身上會有咖喱的味道一樣。檀香可以把這樣的味道完完全全的掩蓋掉。以前用日本產的松樹香,也非常好聞,只是價格太貴,所以后來換成了最普通的檀香。香薰使用的是尤加利精油。因為泡湯的地方常常會有,味道非常喜歡,對呼吸道也非常好,所以偶爾也會在家使用。
如上就是我的臥室,所有的細節都一一呈現了。其實并沒有特別的地方,只要明確的告訴自己,我的臥室里需要這些東西,然后把他們分門別類的放好,再將不需要的東西通通扔掉或者收進儲藏室,就可以讓自己的房間煥然一新了。
最后想起陶淵明的《讀山海經》:“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鳥兒們因有鳥巢而欣喜,我也像它們一樣,喜愛自己的小屋。
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喜愛自己的小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