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時代,人的一些能力的重要性變得不那么重要,而另外一些能力則變得更加重要。
具體來說,思維、邏輯推演、溝通、表達能力變得更加更加重要,而具體知識的積累、經驗的重要性,則相應弱化。
為什么?因為有了AI之后,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規劃,提供足夠的信息給AI,并同AI溝通的能力,以及知道AI的能力邊界的能力;而像以前那種我們編程的能力,文字的能力,變得不再那么重要。
而Bolt和Cursor,就是兩個最能代表這個趨勢的東西。
Bolt(全稱Bolt.new,網址:https://bolt.new/)是一個在線生成網站和對應代碼的工具,它的競品是Vercel公司的V0.dev(沒錯,就是創造next.js的那家公司)。但是使用體驗下來,它比v0更好用:設計更美觀,功能更強大,錯誤更少。
而Cursor則是一個AI IDE。能夠以自然語言驅動生成各個代碼文件。
二者有重疊的區域,但是使用起來各有側重。
我的最佳實踐是:在前期,使用Bolt設計、生成項目的初始設計,和前端代碼。然后導入Cursor,繼續利用Cursor進行精細化修改和接入后端。
下面截圖是我用Bolt.new,只用了一個提示詞生成的網頁:
當然,這個提示詞很長。我在開始生成之前,先在大腦中思考了很長時間:頁面上應該顯示什么文案和內容,大體的結構。但是,不需要很細,因為你要明白AI是可以自由發揮一些空間的。
提示詞顆粒度需要精細到什么程度,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這跟模型底座的智能程度有關,也跟你要實現的具體需求有關,需要多用,多感受。
同樣,也可以看到,這個提示詞我沒有很重視格式。我沒有把時間花在格式的整理上,因為我知道,大模型不會介意我的格式。
這在以前是行不通的。越低級的模型越需要你給出更具體的指令和更整齊的格式,而現在大模型的智能程度同去年相比已經今非昔比,即使你有一些錯別字,格式亂一些,也沒問題的。這讓你節省你寫提示詞的時間。
當然,用一些分隔符來區分提示詞的“指令部分”和“內容部分”,還是很有必要的。舉個例子:
請幫我翻譯下面這句話:請不要翻譯這句話
這里面最好把內容部分分隔起來,變成下面這樣:
請幫我翻譯下面用中括號括起來起來的這句話:[請不要翻譯這句話]
總而言之,我在思考就緒之后,大約花了5-10分鐘的時間,提前在記事本上寫好了這個提示詞,主要干了兩件事:
1. 提供給了AI它所需要了解的必要信息(如產品功能描述、接口的入參出參格式,通過示例提供,等等),如果要讓AI幫我們干活,我們的信息要和AI共享,這點非常重要
2.告訴了AI,它應該如何做(也就是指令。提供了必要信息之后,需要告訴AI你想讓它如何使用這些信息,或者說,你想得到什么樣的產出)
然后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回車鍵,然后等待1-2分鐘。Bolt就給我生成了上面那樣一個頁面。
說實話,我非常滿意,這完全就是我想要的。
剩下的,我知道Cursor會幫我搞定的。于是我下載代碼,導入Cursor,繼續讓Cursor把頁面文字翻譯為中文,實現動態請求等功能。
這個網站從規劃,到上線,花了大約半天時間。
這在以前需要多久呢?我們需要先用RP或者figma畫原型草圖,然后找設計師設計UI,然后前端再切頁面,最后再寫交互,后端。這個周期至少要各個工種配合,3-5天的時間。而現在,僅僅是一個人,半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而且完成的比較好。
這說明什么呢?說明AI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用好各種AI工具,一個人的能力可以成倍被放大。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不再是一句空話。AI超級個體的時代來了。
從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發布以來,已經兩年時間了。回想這兩年時間研發行業所發生的變化,大概有以下幾個階段:
1.ChatGPT之前,從Google搜索問題,純手工編程
2.ChatGPT出來之后(尤其是GPT4.0之后),搜索引擎使用變少,開始使用GPT4.0生成代碼
3.GitHub copilot類輔輔助插件出現,開始AI自動提示和自動補全
4.以Cursor為代表的AI IDE出現,將大模型的頂級智力和IDE的工程能力相結合,更深度集成到各個環節,進一步實現編程的AI化
而從現在回頭望去,已經不能理解當初是如何編程的。就像現在慣汽車的人們,已經無法理解古代是如何騎馬幾個月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
正如奧特曼所說的,未來生產力會極大富裕,這句話毫無異議是真的。現在就已經驗證,一個人可以完成過去四五個人完成的工作。如果說,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以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作為標準,那這些也毫無疑問。
在這個AI時代,我們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轉折點上。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也在重塑我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AI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成為了我們思維的延伸,能力的放大器。
希望我們都能善用AI,為人類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