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閨蜜就給夢夢打電話求助:
前兩天,我打算在女兒5歲半時正式分房睡,可是,孩子各種哭鬧都不愿意,連續好幾天了,方法都用勁了,還是賴著要跟我們一起睡,這可怎么辦才好?
育兒專家都建議在6歲之前讓孩子獨立睡覺的,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的獨立性。
可孩子已經5歲半了,為了孩子身心健康,要趕緊分房睡。
夢夢給她講了另外一個媽媽和孩子分房睡的經歷:
在孩子5歲生日那天,一位媽媽打算跟孩子分房睡。
第一天晚上,孩子意料之中過來敲他們的門,一會說玩具貓落在媽媽房間,一會說自己的房間太黑,一會說房間有小怪獸。
媽媽隔著房門對孩子吼道:就你那點小心思,媽媽知道了,趕緊去睡覺!不然等下我出來打你一頓了。
后來,一整晚都沒有再聽到孩子的聲音,夫妻倆就安心的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打開房門一看,孩子蜷縮在門口睡得正香。原來他自己半夜搬來了自己的小被子、小枕頭,還有一件緊緊抱著媽媽的一件衣服。
聽完我的講述,閨蜜竟然哭了。
她以為,只有早點讓孩子自己學會睡覺,他才能更獨立,沒想到會傷孩子的心。
想象著那些被爸媽一次又一次拒之門外、陷入無盡的害怕甚至絕望的孩子,多么讓人心疼。
不要再狠心的把還沒準備好分房睡的孩子拒之門外了!
孩子拒絕分床睡時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
網上關于關乎“孩子什么時候跟父母分房睡更合適”,議論紛紛。
有些育兒專家建議按照國外很多做法,孩子一出生就應該分床睡。有些建議在3歲前完成分房睡,還有些建議在6歲后再考慮分房睡。
0歲、3歲、6歲...這些瘋傳的分房睡年齡,讓很多媽媽著急按照嚴格時間執行孩子分房睡的年齡。
孩子年齡越大,分房睡是一定的。
但當我們決定跟孩子分房睡時,要考慮到孩子是否有安全感?是否已經做好分房睡的準備了?能否適應在沒有爸媽的陪伴下也安然睡著?
一般來說,父母是可以從3歲后慢慢試著跟孩子分房睡,在6歲前完成這個過程,但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尊重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順其自然。
專家的建議是可以做參考,但并不是一定的嚴格標準。
當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要跟爸媽分房睡時,一定不能強迫他。
面對不停哭鬧、有很強的抵觸情緒時,家長可以采用延遲滿足的方式讓孩子平穩過渡。
孩子準備好時
是分房睡的最佳時期
給閨蜜講的例子中,其實是孩子在告訴媽媽“我還沒準備好”,孩子可能會怕黑、會怕睡著了晚上會有小怪獸來找自己、害怕沒人陪伴、會怕這種自己沒遇到過的事情發生......
這時,與其強迫孩子接受,還不如順其自然。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會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都是自己單獨睡覺,慢慢的自己也會想明白的。
當孩子已經準備好要跟你分房睡時,這個時候,媽媽們一定不能猶豫,果斷地放手。坦然地接受孩子慢慢長大,慢慢從自己的生活中退出。
不同階段的孩子
大寶寶(2歲-5歲)
大孩子(5歲-5歲半)
5歲半以上的大孩子
有些孩子需要爸媽在睡前陪伴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當孩子在睡前不需要爸媽陪伴時,就離徹底分房獨立睡的大功告成不遠了,孩子會越來越適應睡在自己的房間。
媽媽可以每天晚上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陪孩子聊聊天,等孩子有睡意時,就離開房間,熄燈關門,讓孩子自己睡著。
這個階段,很多孩子可能還會不愿意關門,可以跟孩子說:關門睡覺會更安靜點,即使門關著的,你叫媽媽,媽媽都是能聽見的。
這樣做
讓孩子更好適應分房睡
陪孩子一起裝扮自己的小空間
給孩子準備兒童房,跟孩子一起裝飾房間,一起挑選孩子喜歡的裝飾品,如:奧特曼掛畫、白雪公主被套、小星星掛飾、小狗狗腳墊、適合的書桌等
確定好后,就陪孩子一起搭建一個屬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孩子單獨在自己房間睡時,做個儀式,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小王子》中,小王子問狐貍:儀式是什么?
狐貍說: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它使得某個日子區別于其他日子,某個時刻不同于其他時刻。
當孩子決定獨立睡覺的時候,給孩子來一場盛大的儀式,為孩子留一份美好的回憶。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睡的環境
剛開始跟父母分房睡時,可能還會常常要求晚上跟媽媽一起睡,會害怕自己的房間有怪物,還會夢到奇奇怪怪的事情。
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一起讀繪本,選一些健康、畫面有美好夢境的繪本,讓孩子安心。
孩子在不斷的成長,在孩子慢慢離開你時,我們需要給孩子滿滿的愛,快樂地享受那段美好的親密時光。
當孩子決定離開后,果斷地放手,讓他自由的飛翔,去追尋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