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高血糖對于大血管、微血管、神經、周圍組織和臟器都會造成慢性損傷,導致眼、腎、心腦、周圍神經、足部等嚴重并發癥,如果你發現血糖經常在10以上,就要小心了,特別是餐后血糖,往往更高,而且對于人體的影響時間更長,要重點控制。
今天,我們為大家總結了7個降低餐后血糖的辦法,希望能幫助糖友們快速把血糖降下來。
1.飲食控制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血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所以,想要血糖好,就要少吃淀粉類食物,除了米飯、面食,還有一些食物含有淀粉,如土豆、紅薯、山藥,吃的時候要相應的扣除主食,以保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總量不超標。
如果怕吃不飽,可以在主食中加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雜糧,幫助降低升糖指數,降低餐后血糖,如小米、黑米、紫米、豆類等。
2.改變吃飯順序
研究發現,進餐順序對于血糖的影響很大。糖友可采取“湯—蔬菜—菜+肉+飯”的順序,先喝湯暖胃,再吃蔬菜,能增加飽腹感,再吃主食和菜,葷素搭配,均衡營養,還能減少食物的升糖指數,以便更好的控制血糖。
3.減緩吃飯速度
吃飯太快不僅影響營養的吸收,還會因為大腦來不及反應,不能及時反饋“吃飽”信號,就會導致吃多,所以建議糖友細嚼慢咽,對于胃腸消化、血糖控制都有好處。
4.補充膳食纖維
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會影響食物消化速度,纖維素高的食物能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幫助控制血糖。可以多吃蔬菜,種類、顏色越豐富越好,如綠色的葉菜、黃瓜,紅色的西紅柿、胡蘿卜,白色的蘿卜、冬瓜,紫色的甘藍、紫菜等。
5.飯后適量運動
餐后半小時開始運動可幫助消耗餐后血糖,時間掌握在30-45分鐘,形式以慢跑、快步走等有氧運動為主,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不要做激烈的無氧運動,以免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反而升高血糖。
6.科學用藥
服用降糖藥時不僅要根據血糖類型新選擇種類,服用時間也有講究,用法不對,不僅影響控糖效果,還可能引發危險,如,α-糖苷酶抑制劑要與第一口飯同時嚼碎服用,諾和龍需要飯前服用,短效胰島素是需要餐前半小時注射,速效胰島素則要在注射后立刻吃飯,長效胰島素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對餐后血糖影響不大。
7.血糖監測很重要
很多糖友只測空腹血糖,卻忽視了餐后血糖的監控。只有了解了餐后血糖的變化情況,才能合理的調整日常行為,避免誤區。
血糖檢測的頻率: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周監測1-2次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控制差者應每天監測血糖;所有糖友都應該每月至少測1次全天5點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時、睡前血糖,每3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了解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