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平律師接到了下面的法律咨詢,也是我們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況:
【被拆遷戶】:“我們這里拆遷不公平,怎么辦?”
【京平律師】:“給你下什么文件了嗎?”
【被拆遷戶】:“下了,征收決定和補償決定,但是補償不公平,我不同意?!?/p>
【京平律師】:“什么時候收到的?”
【被拆遷戶】:“有八九個月了,現(xiàn)在要強拆了?!?/p>
【京平律師】:“收到這些文件以后,你們采取什么法律措施了嗎?”
【被拆遷戶】:“我們告狀了,但是沒有用?”
【京平律師】:“告到哪里了?法院嗎?”
【被拆遷戶】:“各級紀委、信訪局都去了,法院還沒去,但是也告到檢察院反貪局了?!?/p>
【京平律師】:“文件上告知你們在六個月內(nèi)向法院起訴了嗎?”
【被拆遷戶】:“寫了,我們一直在上訪,起訴期限可以延長的吧?”
……
上面這位被拆遷戶,如果現(xiàn)在想針對征收決定和補償決定提起行政訴訟,實際上已經(jīng)超過了這兩個訴訟的起訴期限。而這位被拆遷戶所遇到的問題,恰恰也是實踐中許多被拆遷戶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在征收拆遷的過程中,如果被拆遷戶與征收拆遷方就補償安置問題存在較大爭議,通過協(xié)商無法達成一致,往往就會面臨強拆的風(fēng)險。面對稍微有點法律意識的征收拆遷方,被拆遷戶很可能會收到諸如房屋征收決定書、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責(zé)令交出土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等相關(guān)法律文書,一般會載明對被拆遷戶的土地房屋如何處置,以及被拆遷戶如果不服的,可以在六十日內(nèi)申請行政復(fù)議或者在六個月內(nèi)提起行政訴訟。但是,大部分被拆遷戶并不會直接在上述期限內(nèi)申請行政復(fù)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而是將大量的時間用于上訪,并且認為上訪也屬于“告狀”,從而想當(dāng)然地認為上訪可以延長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
然而,此“告狀”非彼“告狀”,上訪并不屬于法律程序;上述這種認為上訪可以延長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想法,僅僅是被拆遷戶的一廂情愿,但卻并無法律依據(jù)?!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屬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誤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nèi)。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況耽誤起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十日內(nèi),可以申請延長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钡显L是被拆遷戶自己選擇的救濟途徑,也并不影響被拆遷戶在法定起訴期限內(nèi)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此不屬于耽誤起訴期限的正當(dāng)理由。
所以,上訪并不能延長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
除了前面咨詢實錄中提到的情形之外,實踐中,面對法律意識匱乏的征收拆遷方,被拆遷戶也有可能在沒有收到任何法律文書的情況下,就遭到了違法強拆。但不論是何種情況,法律上均有嚴格的起訴期限規(guī)定,如果被拆遷戶認為征收(拆遷)對自己不公平,則應(yīng)當(dāng)及時采取有效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以免錯失良機。
作者:蔡曉儀
版權(quán)所有:北京京平律師事務(wù)所
注: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明版權(quán)!
專業(yè)專注拆遷,傳播傳遞價值;
分享此文,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