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最近有點郁悶:
去年年底在家帶孫子,孩子抱久了出現腰痛,當時自認為是腰肌勞損,也沒引起重視,貼了止痛的膏藥。后來逐漸出現疼痛加重,她到醫院就診,拍了腰椎X片,提示有退行性變,就進行了局部的理療。3個月后,她的腰痛愈發嚴重,繼而出現頭暈乏力、動則氣促的癥狀,后因為感冒發熱,查了一個血常規,提示有中度貧血;轉至血液科就診,進一步完善了骨穿檢查,其中漿細胞占35%,提示多發性骨髓瘤。這是怎么一回事?
腰痛是中老年人群中一類常見的癥候。而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骨質疏松癥等病癥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因此,一旦中老年人出現腰痛癥狀時,就往往以為是勞損性疾患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其余的兼癥出現才揭示“廬山真面目”。此時不僅延誤了診療時機,也浪費了不少的醫療資源。
那么,多發性骨髓瘤究竟是一類什么樣的血液系統疾病?
腰痛和其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類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占癌癥的1%、血液病的14%。
發病人群:
臨床表現:
免疫力下降,如反復細菌性肺炎與尿路感染、敗血癥,病毒感染以帶狀皰疹為多見;
貧血,少數合并白細胞減少與血小板減少;
高鈣血癥,有嘔吐、乏力、意識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癥狀;
腎功能損害,如輕鏈管型腎病是導致腎功能衰竭的最常見原因;高黏滯綜合征,可有頭昏、眩暈、眼花、耳鳴,可突然發生意識障礙、手指麻木、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癥狀。
因此,
腰痛雖然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病痛,但仍建議常規抽血檢查,以排除一些少見病和疑難病,切勿因先入為主的主觀臆斷而延誤了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