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達成目標的幾個階段,我目前所處的階段
3、達成目標需要具備的能力
4、目前我具備的能力和欠缺的能力
5、如何提升不足?
6、提升計劃的制定和執行
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向:
1、縱向發展:即員工職位等級由低級到高級的晉升,如由經理職位晉升到副總經理的職位,由助理工程師晉升到工程師的職位。縱向的職業發展主要強調的是員工職位承擔責任由小到大,員工職位承擔內容的挑戰性由小到大,員工所掌握的技能或能力由低到高。
2、橫向發展:指在同一層次不同職位之間的調動,如部門經理調到辦公室主任,從事技術工作的研發工程師輪調到生產管理工程師崗位。這種橫向發展可以發現員工的最佳發揮點,同時又可以使員工積累各個方面的經驗,為以后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橫向的職業發展強調的是員工需要對組織內不同職能領域的熟悉,當今組織更多需要的“T”字型的人才,所以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輪換,是組織培養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
3、核心方向發展:雖然職位沒有晉升,但是承擔了更多的職責,有了更多的機會參加單位各種決策活動。如組織內的人事經理通常只是負責公司的招聘、培訓、薪酬、績效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如果當領導將行政、總務等工作也都讓人事經理來管理,那么人事經管轄的范圍就更寬了,這樣對人事經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都知道管理10名員工跟管理100名員工是不一樣的!核心方向的職業發展強調的是職位不變,但是管理的范圍更寬、管理的幅度更大,因此需要進一步提升任職者的綜合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1、外職業生涯:外職業生涯是指由接受教育開始,經工作直至退休的職業經歷,包括職業的各個階段以及其中所顯示的地位階梯。外職業生涯通常表現為企業或其它組織中所要的各種工作崗位以及勞動市場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
2、內職業生涯:內職業生涯是指職業生涯的主觀層面,是個人對職業追求的一種主觀愿望,其所希望得到的職位工作類型、內容以及期望的職業發展計劃。內職業生涯的決定因素包括個人的能力、興趣、氣質、價值觀以及家庭義務、休閑需求等。
⒉挑戰性原則:目標或措施是否具有挑戰性,還是僅保持其原來狀況而已?
⒊變動性原則:目標或措施是否有彈性或緩沖性?是否能依循環境的變化而作調整?
⒋一致性原則:主要目標與分目標是否一致?目標與措施是否一致?個人目標與組織發展目標是否一致?
⒌激勵性原則:目標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長?是否能對自己產生內在激勵作用?
⒍合作性原則:個人的目標與他人的目標是否具有合作性與協調性?
⒎全程原則:擬定生涯規劃時必須考慮到生涯發展的整個歷程,作全程的考慮。
⒏具體原則:生涯規劃各階段的路線劃分與安排,必須具體可行。
⒐實際原則:實現生涯目標的途徑很多,在作規劃時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特質、社會環境、組織環境以及其它相關的因素,選擇確實可行的途徑。
⒑可評量原則:規劃的設計應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或標準,以便評量、檢查,使自己隨時掌握執行狀況,并為規劃的修正提供參考依據。
下面,與您分享職業規劃的八個要素,簡稱職業規劃“天龍八部”:
一、無論你現在或將來從事的職業是什么,對職業要負責這一點切切不可忘記。
二、切記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
三、要優化你的交際技能。
四、要善于發現變化并適應變化。
五、要善于學用新技術。
六、摒棄各種錯誤觀念。
七、選擇就業單位時事前應多做摸底研究。
八、要不斷開拓進取、不斷開發新技能。
由于職業生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職業生涯的規劃要根據自身目前情況制定出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實際上,職業規劃的制定并不困難,很多人在有了明確的職業規劃之后卻沒有達到既定目標更多是因為沒有持續性的執行,因此首先要徹底執行短期目標,并將之養成一種習慣,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總之,由于職業規劃是一種預測性的行為,在執行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變化因素,如家庭因素、環境因素和角色變化等等,因此規劃必須有一定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