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調查: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會采用什么應對辦法?
有人選擇講道理。有人選擇批評和責罵。還有少數人說,必須打,不打不長記性。
可惜,上述管教方式,似乎都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所在。下一次,同樣的錯誤還是照犯不誤,甚至還可能為了逃避懲罰,而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譬如撒謊,譬如變得退縮,譬如非常逆反。
那么孩子犯錯了,父母到底怎么應對?
即使只是看著發怒的父親的影子,孩子也是心驚膽戰
搞好親子關系,否則你怎么做都是錯
孩子犯錯了,我當然不建議你去打孩子。因為你的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只凸顯你在育兒上的無能。通過你的打,孩子也學會了暴力解決問題。
同樣,我也不建議你一上來就大講特講道理。尤其若你的孩子正處于驚恐或者憤怒的情緒里,那么先安撫孩子的情緒才要緊。否則,他被情緒占滿,根本聽不進去你到底說了什么。相反,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做到共情,孩子才能聽得見你接下來的話,才可能真正愿意聽從你接下來的引導,承擔自己該承擔的,以及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然,對急脾氣的父母而言,可能處理孩子的情緒還不是第一位的。他們首先需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比如,你自己先隔離兩分鐘試試。
然而,你也許會說,那誰誰誰家,孩子照樣打呀,照樣罵呀,還不是挺好的?我們小的時候不也都被打過嗎,也沒有什么問題啊。
那是因為父母并沒有將打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更多的時候,他們跟孩子建立了不錯的親子關系,讓孩子確定:父母是愛我們的,即使打我,也是因為愛。而一旦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了懷疑,那么被打的經歷就是非常痛苦的,甚至因此導致嚴重的心理創傷和心理疾病。
所以,請一定記住,親子關系不好,你怎么做都是錯。反之,只有在親子關系健康的基礎上,你對孩子才能發揮更積極的影響力。你的那些育兒方法,才可能在你的家庭里、你的孩子身上發生作用。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是更好的解決方式
孩子犯錯了,共情之后,接下來就可以利用一些技巧,引導孩子收拾好他們的爛攤子,以及對他們的行為負責了。
具體如何做呢?你不妨試試:及時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擁抱,能讓孩子的情緒平復下來
不要急于懲罰孩子。我們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讓他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我很不高興你的做法”、“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這樣做的好處是:
讓自己平靜下來;
讓孩子知道你生氣了;
給孩子反思自己錯誤行為的機會和時間。
如果實在忍不住打了孩子,也請在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后,及時和孩子溝通,明確地告訴孩子為什么,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講道理要就事論事,點到即止
在孩子情緒平穩了以后,父母還有必要去跟孩子探討他犯的錯誤本身。此時,可以適當跟孩子講講道理。
需要提醒的是,切忌借題發揮、貼標簽、隨意評論、給孩子定性。
批評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
比如,我們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總會不經意說“你怎么總是不長記性”“你怎么這么笨啊”之類的論及人格的話。這樣帶著批評指責意味的溝通很難獲得好的效果。這樣的話,一來,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當孩子受情緒影響,不能平靜地聽你說話,那么你的溝通就不能獲得好的效果;二來,很容易傷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更好的講道理的方式是:針對問題,提煉問題的關鍵點,簡單明了地跟孩子一起分析問題,討論可行的解決辦法。
另外,道理也不要講太久,如果犯一次錯誤就長篇大論幾個小時,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啰嗦和厭煩。
讓懲罰變得積極有愛
曾經分享過美國著名的教育家瑪瓦·柯林斯(MarvaCollins)的教育故事。
她所在的城市青少年犯罪非常嚴重,很多青少年吸毒,并加入街頭幫派,她的學生一開始幾乎都厭惡學習,厭惡學校。然而,在她的教育下,這些“不可教”的學生都從小學一直上到高中畢業,接著又都上了大學。她創造了一個個教育奇跡。
在分享教育經驗的時候,瑪瓦說到了一個“寫出100個原因”的獨特懲罰方式:
其實,在孩子犯錯時,也可以學一下瑪瓦·柯林斯的“寫出100個原因”的獨特懲罰方式:
從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我會不斷重復地對學生說: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很棒,你能成功,你可以承擔生活的責任,停止抱怨吧,停止抱怨社會,停止抱怨老師,停止抱怨父母,幸福和快樂就在你身上。
當我的學生不守規矩的時候,我的懲罰是,我讓他們寫出100個原因,說明為什么他們棒到要做那樣的事,而且要按照字母順序寫:我很可愛,我很漂亮,我很勇敢。
我給他們例子,要他們明白,我令人快樂,我很興奮,我很厲害,我很棒,我是榜樣,我無與倫比,我很熱情,我很重要,我從不調皮,一直寫到最后一個字母,如果有誰再犯,那就必須要用另一個同義詞,它們不能再用原來的詞。現在孩子們會對新學生說,我們已經厭倦告訴瑪瓦我有多棒了。
當然,“寫出100個原因”的方法可能適合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寫字、數數了)。小孩子可以替換成“說出……”的方法。并且,每天向孩子傳遞正面信息,讓孩子從小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自我認同感,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尊,卻是不分年齡、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這是瑪瓦·柯林斯積極學習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