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忍受著腰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痛苦。椎間盤的生理退變20歲開始,30歲時退變已很明顯。
年輕人、學生,特別是一些白領階層的人,每天坐在電腦前,一出門就坐車,回家窩在沙發里看電視、玩手機,因為長時間的靜力性腰椎前屈引起的腰椎間盤、脊柱肌群和椎間韌帶等的疲勞,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年輕人中發病率增高。
一、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組織處于兩個腰椎之間,由髓核和纖維環組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一系列疼痛不適癥狀,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較常見的疾病之一。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什么表現?
1.腰痛和一側下肢痛
腰痛常發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時發生,有時可伴臀部疼痛。下肢痛呈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傳導,直達小腿外側、足背或足趾。大多有外傷史,也可無明確誘因。咳嗽、噴嚏、排便及活動時等均可加重疼痛,休息后減輕。
2.腰部活動受限
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急性期尤為明顯,以前屈受限最明顯。
3.感覺障礙
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一般感覺障礙范圍較??;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4.肌力下降
表現為相應肢體的乏力或無力,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
三、發現腰椎間盤突出了怎么辦?
當然要看嘍,骨科門診、針推科門診、全科門診都是可以選擇的。醫生會給予相應的查體和輔助檢查來明確診斷,提出治療建議。目前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有腰椎X線平片、CT檢查、磁共振(MRI)檢查。MRI無放射性損害,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但對于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
四、腰椎間盤突出癥如何治療?
大多數病人可經非手術治療緩解,只有少數病人需手術治療。部分嚴重病例,因突出的髓核很大,神經壓迫嚴重,需早期手術解除神經的壓迫,否則神經將出現不可恢復性改變。手術治療有相應的適應癥,骨科就診后,骨科醫生會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手術計劃。這里主要介紹非手術治療。
1絕對臥床
是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治療方法。需臥硬板床,急性病人一般臥床3周后可明顯好轉。此時即應逐漸開始腰背肌鍛煉,并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起床后繼續加強腰背肌鍛煉,逐漸取消腰圍,不可長期使用腰圍而不加強背肌鍛煉,否則將使腰背肌肉萎縮,以后將更無法脫離腰圍。
2骨盆牽引
進一步減輕椎間盤內的壓力,療效較好,特別是早期病人。
3推拿按摩
手法應輕柔,不宜用暴力。
4藥物
如脫水藥、激素類藥可使受壓的神經根水腫消退,減輕炎癥反應;也可使用對癥的止痛藥物。
5腰背肌鍛煉
非常重要。腰背肌鍛煉通過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輔助增加腰椎的穩定性,能明顯減輕癥狀。這里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
(1)患者取仰臥位,兩臂放于身體兩側,兩膝屈曲抬起靠近胸部,保持5 S,重復做20次。
(2)患者取俯臥位,兩臂向上用力,將上身伸直抬起,仰頭挺胸,維持1min,重復10次。
(3)做“飛燕式”,患者取俯臥位,兩臂外展,兩腿伸直,同時抬離床面,昂頭挺胸,形如“飛燕”,維持15 S,做10次。
(4)患者取仰臥位,兩臂放于身體兩側,兩腿屈曲,以頭、肩、兩足為支點,抬臀、挺腰、挺胸,做“雙橋”動作,保持10 S,重復做20次。這個動作,頸椎不好的人不推薦。
(5)以上所有鍛煉方式都應遵循漸進原則,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開始時可適當減少次數、減短持續動作時間,之后隨著腰背部肌肉力量加強再逐漸增加至推薦量。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生活指導
臥位、站立位、挺直腰坐位、彎腰坐位、彎腰提重物時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依次增高。所以:保護腰椎,能站著就不坐下,實在要坐下來,就挺直腰坐著,避免彎腰坐著和彎腰提重物。
(1)不長時間彎腰
(2)不長時間久坐
(3)不要使用爆發力
在用力之前,先活動一下腰部,緩慢用力。爆發力容易撕裂腰椎間盤纖維環傷口,加重病情。
(4)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外傷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應避免球類運動和單側運動。特別是在急性期,劇烈運動會加劇突出物對神經的摩擦刺激,不利于神經水腫和炎癥的消退。
(5)不睡軟床
睡覺時枕頭的高度和床墊軟硬要適中,床墊硬度以人睡在上面不會凹陷、變形、舒適為宜。
(6)不貪涼
冷刺激后局部血管收縮,不利于局部的血液循環,容易加重癥狀。做好腰背部的防寒保暖,也可腰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疼痛癥狀。
(7)不吃刺激性食物
腰椎間盤突出后,神經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強,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不利,要盡量避免。
(8)不要彎腰撿東西和提重物
突然彎腰撿東西不利于腰椎間盤回納,應先蹲下。搬提重物常會單側身體用力,不利于腰椎間盤恢復,所以要避免。
六、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骨科??凭驮\,很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了
1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史超過半年,經過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
2
首次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癥狀為著,病人因疼痛難以行動及入眠,被迫處于屈髖膝側臥位,甚至跪位。
3
出現單根神經麻痹或馬尾神經受壓麻痹。
4
患者中年,病史較長,影響工作和生活。
5
病史雖不典型,但經脊髓造影或硬膜外及椎靜脈造影,明顯充盈缺損,有壓迫征象,或經椎間盤造影示全盤退變,有巨大突出。
6
椎間盤突出并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椎管狹窄。
總之,想要保護好我們的腰椎,應從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站如松、坐如鐘”,適當運動(比如游泳),加強腰背部肌肉的鍛煉,控制飲食,保持合理體重。病情加重時及時就醫。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微信搜索“杏仁醫生”,關注后輸入3303456,添加您的私人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