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我一直在想啊,好的汽車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汽油車雖是中堅力量,但也不免被政策所限制,連BRZ、嘉年華ST這樣可玩性極高的車型都要退出中國市場了,可見廠商們也都在為環保做努力。而電動車目前被技術限制的比較多,短期內除了可更換電池組的電動車(目前還未有品牌上市該功能車型,并且配套換電站也都還未部署),其他需要充電的電動車又不能讓大家有汽油車般的用車體驗,就算是大家想為環保做貢獻,考慮到實際情況也都望而卻步。
這樣一來,混合動力的車型就是目前來說最理想、最均衡的汽車了,既保留了汽油車的便捷性又降低了燃油的消耗,兩者均可得,何樂而不為呢。市面上現在有很多種混動車型,通用的這款Velite 5應該是獨樹一幟的,這還是在國內生產的第一款增程型混動汽車,先來看一組數據吧。
1.綜合油耗:0.9升/100公里
2.純電動續航里程:116公里
3.綜合續航里程:768公里
4.電池充電時間:4.7小時
5.百公里加速時間:9.2秒
其實單看3和5兩項,這臺車跟汽油車沒什么區別,但是加上了1、2、4,這臺車就有點兒意思了,買車就跟玩兒社交軟件一樣,很多時候你轉發的文章都是為了表明自己的關注點和立場,而你也有可能認為買一臺Velite 5比買一臺BRZ更被認同。這也就是我的同事房力耕老師之前闡述的觀點“我們應該以擁有什么樣的車感到自豪?它是不是要比別人的車更豪華、性能更強勁,或者設計更驚艷?”我來回答房老師這個問題吧,或許擁有一臺更環保的車能夠讓車主感到更加的自豪。
房老師在車展前對這臺車進行了詳盡的解析,其中包括外觀與內飾的介紹,如果您還沒有看過,請點擊下圖。
簡單說說,這臺車的外觀從側面看上去很不一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5廂設計,后面的掀背造型導致了這臺車的流線型非常好,從頭到尾都充滿著線條的回轉,而車身尺寸也是標準的小車,長寬高分別為4579/1811/1494毫米,軸距則是2694毫米。
車頭的設計沿用了當前別克品牌的家族式前臉“飛翼式進氣格柵”設計,看起來像一頭鯨魚躍出水面,在燈光配置方面,全系兩款車均采用了鹵素燈+LED的組合,頂配車頂更是多了一項自動調節遠近光的設計,非常人性化。
頂配車型全車一共有12個雷達,可以實現自動泊車,除此之外,頂配車型還擁有自適應巡航、盲區監測、車道保持等主動安全配置,這些公能基本涵蓋了當前汽車市場的主動安全配置,可以說別克Velite 5不光在動力上做到了超前,安全方面也一點兒都不含糊。
車尾的造型微微上揚,與車頭有一個明顯的呼應,不管是車頭還是車尾,這臺車的辨識度都非常的高,大老遠的看燈就知道這是一臺Velite 5。當然了這只是在國內,在海外還有一個跟它長得一模一樣的車,他叫雪佛蘭沃藍達,15年的時候就上市銷售了。
內飾清新
新車的內飾還是通用一如既往的風格,環抱式的前儀表臺給車內營造了一個整體的感覺,白色的內飾也是平時很少見的顏色,通過這一兩天的接觸發現,白色部分確實不太耐臟,手臟的話摸兩下就黑了。
從駕駛席看過去,方向盤的質感還算良好,可是其他觸手可及的地方摸起來就沒有看起來那么完美了,除了門板的包裹面,剩下的地方都是硬質材料,實際體驗感受不算太好。
車內的全液晶儀表盤和7英寸彩色中控屏可以顯示汽車當前的駕駛模式和電機與發動機的運轉模式,4種駕駛模式可以調控10種電動機/發動機的工作模式組合。
前排車內空間還算說得過去,身高180厘米的同行坐在車內正合適,座椅的軟硬度也還算合適,但是后排的空間就沒那么理想了,首先是頭部空間非常有限,腦袋的活動范圍被局限在車頂的凹槽內,其次座椅的角度非常奇怪,坐一兩個小時還可以,再多了就真受不了了。最重要的是,這雖然是一臺五座車型,但是后排中間設計了兩個杯架和一個點煙器,我知道這是T字形電池組惹的禍,這后排中間要是坐一個穿裙子的姑娘可咋整,根本合不攏腿。所以就不能把這臺車設計成4座版本么?也就沒那么多尷尬了。
開著未來的車
重點來了,這臺車的駕駛感受才是這次試駕的核心內容,前面也說到了,純電動模式下,這臺車可以續航116公里,在電池18千瓦時的電量耗盡之后,發動機將會開始工作,發動機與電動機同時驅動車輪,但是大部分時間發動機都是用來給電動機供電的,燃燒效率比較高。
這臺車的綜合功率有150馬力,最大扭矩398牛米,踩下油門踏板,電動機會將車子彈出去,電動機直接有力的扭力輸出會讓你感受到這臺車的加速非常迅猛,不過在中后段的加速當中就沒有起步那么激進的推背感了,我嘗試著在100公里/時的時候將油門踏板踩到底,加速非常平順,但是似乎不太著急。
普通模式下,車子會先消耗電池的能量,之后再啟動發動機,也就是所謂的“100公里生活區”,如果每天都能充電并且每天行駛不超過100公里的話,其實是不消耗汽油的。
運動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油門比普通模式更敏感了,不過電機與發動機的合作關系并沒有什么變化。
山地模式的情況下,雖說也是先用電池的能量,不過行車電腦會盡可能多的先讓汽油機工作,保證剩余的電量不至于被用干,這樣也是出于長途綜合油耗的考慮。
最后一種是鎖定模式,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比如你在出門之后將純電動的續航里程用到了90公里,你打開鎖定模式之后,電腦會分配發動機供電與驅動車輛,讓電池一直保持著90公里的續航里程,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能量。
打個比方,我現在行駛在高速上,很明顯高速上用汽油機是最經濟實惠的一種方式,那么在高速上就可以使用鎖定模式,保存電量,下了高速進了城,擁堵路段多的時候再用電動機,這樣的話就可以將節能做到最大化。
不管是哪種模式,駕駛者開起來都是十足的平順,這要依靠這臺EVT電控無級變速系統。按工程師的話說,雖說電機、電池和發動機一共有十種合作方式,要是能讓駕駛者開出這其中的差別,那就算是工程師的失職了。
繼續說駕駛感受,這臺車的加速還算不錯,不過制動就顯得沒那么多信心了,踩下去的初段幾乎試探不到輪胎的回饋,深踩之后輪胎才有減速的意思,不過腳感并不直接,而且制動力從感官上來講確實有些軟,不知道實測的效果怎么樣,新手或者剛剛接觸這款車的朋友還得適應一陣子。
整臺車的懸架調校偏向于舒適風格,底盤就一個字——整。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懸架行程較長,可以過濾一些路面上的細小顛簸,千萬別指著懸架有太好的支撐性,那不是這臺車努力的方向,目前這個懸架調校的非常舒服,日常駕駛剛剛好。
最后不得不說轉向的問題,我本以為一臺代表未來方向的電動車能有一個輕盈的轉向力度,沒想到這臺車的轉向手感不輕,低速的時候甚至有點兒沉,如果這臺車的目標消費群體以女性為主的話,女司機們可能就得練練臂力了。
小小的開了個玩笑,是時候來個總結了,這臺車在上海車展別克日的時候正式上市了,售價為26.58-29.58萬元,廠商補貼36000元,補貼后的價格是22.98-25.98萬元,目前上海地區可以享受免費的新能源車牌和免購置稅政策。這臺車的售價沒比自主廠商的混動車型貴多少,倒是個驚喜,如果您的預算允許,個人建議買頂配車型,多出來的主動安全配置絕對值這個錢。
Velite 5的行駛質感比大多數電動車或者混動車都強太多了,你感受不到發動機的介入,也聽不見發動機的噪音,它既能夠滿足短途的純電動出行,又能滿足長途的混動出行,簡直不能再全面了,如果你也對新能源車有興趣,不知道還有誰能稱得上是Velite 5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