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會碰見有人有下面這樣的疑惑:
我也很疑惑,明明我也長了一張明星臉,相似度9成以上。而且我和他都屬兔,都不吃海鮮水產,都去過六次江南,都很風趣幽默以及喜歡漂亮的女孩子,但他是乾隆皇帝,而我……
這時我總會想起一句話,每當我研究學問陷入困頓時,這句話就會如明燈一般照耀一下我:
世界的意義,在于愿望與事實的分離。
這句話不是哪個老修行說的,而是哥德爾說的。至于怎么去理解,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這個時候最需要的,一個是“自知之明”,一個是“知人之明”。
什么是自知之明呢?就是你喝了酒,不過完全沒有喝多,恰好路上也沒有警察。那你到底要不要自己開車?這就是你的自知之明。
那什么是知人之明呢?就好比,我前些時寫奇葩住宅的風水,絕大多數的留言是在詢問能不能幫忙看一下自家的風水,或者能不能開個培訓班,他們交學費都可以。而前兩天我寫了增加雙十一秒殺運氣的玄學方法,用的是七政四余和奇門遁甲,大部分的留言就“夸”我“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講真的,我并沒有一本正經(因為我很幽默),更沒有胡說八道。因為我們是經過非常認真的玄學推理,才得出文章里面的結論。既不是存心整蠱,更不是要去騙人。
這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當我們談論到卜卦、占斷、算命、星盤這些事情的時候,總會被人直接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簽,這似乎是一個歷史原因。一方面,“封建迷信”這次,最早是近代基督教會傳教時,對于傳統的中國信仰的稱呼,另一方面,是這幾十年來的教育,讓人加深了這一層印象。
那么大部分人對于風水的態度,則又有所不同。這是因為許多人能從“環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風水。即:風水是有科學的層面在里面的,不是純粹的封建迷信。這就是很多人內心的真實反映:我可以相信一些東西,但是我也需要一個科學的解釋。科學=真實。人們對于科學的“寬容”,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生病了去醫院,沒治好,死了。那是身體已經到了極限,不是科學的錯。機器壞了,去修,沒修好,是機器壽命到了,不是科學的錯。
而對待玄學,則是另一種態度:問一件事情,沒算準,騙子!治一個病,沒有馬上好,騙子!那醫生也沒治好,你怎么不說他也是騙子呢?
隨著大環境的發展,這樣的概念被強化得越來越深刻。而且社會上的職業有很細化和明確的分工。生病了,找醫生;車壞了,找修車廠;東西丟了,找警察。而在玄學這里,你只有一個選擇,找道士,道士可真辛苦,而且如果你解決不了,就會說你是騙子。這是因為絕大多人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你跟我講一個事情,必須告訴我一個原因。這個原因第一要權威,第二我能懂。但是他們不會再追問下面的原因,也不會再考慮其他的可能。如果他們不了解原因,會歸結為“神奇”,但不代表去相信。
就像剛才說,許多人認為我們用奇門遁甲來催運氣是在胡說八道,因為在他們看來,這里面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還要擺出那樣奇怪的造型,實在是太“傻X”了。其實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根本不是觀念中的“因果”就能解決的,比如我和某某同時喜歡一個女生,某某各種方面看起來都比我更強,但結果是姑娘跟了我,這種事情在生活中并不罕見。
所以就牽扯到了更重要的一點:“經驗無法驗證”,即便我秒殺到了東西,你如何證明就是奇門或者風水幫忙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人一定要把算命當做迷信,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本能的拒絕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而如果還能“改運”,且這個原理自己不了解,這得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如果我們看一下這件事:
這件事在豆瓣上小小地“火”了一下,許多人覺得很神奇,也有許多人躍躍欲試。因為第一,反正也不會有更壞的可能;第二,結果可以驗證。實際上就是一個:可以驗證的最后的選擇。這就是現在玄學的地位,不過“出乎很多人意料”,結果居然不錯。
其實這看起來神奇,但是在奇門局里面幾乎屬于最簡單的操作,就是起一個奇門局,比較第1、2、3、4宮的旺衰來對應ABCD的選項,僅此而已。
那么,我們就在這里回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法術和術數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
《清微宗旨》里講:“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炁,合彼之炁。神炁無形,而形于符。此作而彼應,此感而彼靈。”
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這里為A,我要用術法感應的事情為B,看起來A這里和B那里是沒有任何常規關聯的。但當我這邊做法的時候,那邊也可以感應到我的狀態。兩者可以感應到,可以關涉起來。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很可能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怎么存在的,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法去直接感受這個過程,也暫時沒法用一般的經驗和尺度去量化這一切。
也許你覺得我是在胡說,不符合科學,尤其是物理學。但我剛才恰恰是表述了一個已經被實驗證明了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
這樣的現象,目前只被觀測和實現于量子層面。但以后會發展到什么樣,誰也不知道。我這里提到量子糾纏也不是在說我是用“科學方法反對迷信”。我只是想說我們要認真面對現在的方法能夠看到的東西,也要尊重你確實看不到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是什么,如何存在。而且我也很反對道門之中有些人動輒用科學為玄學背書,他們的心愿也許是好的,但是這除了能說明他們不懂科學之外,也說明他們對玄學根本上缺乏自信。
那么如何能夠做到“此感而彼靈”呢?道書中給出的方法,一個是足夠“誠”,另一個則是“自信”。白玉蟾祖師說:“誠信相孚,自然靈應”。
這看起來只是一種道德的教化,故而非常容易被道德普遍淪喪的當今社會嗤之以鼻。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看一點詳細的論述,就會發現,不僅僅是這樣:
“誠不至,則自信不及;自信不及,則疑貳之心生;疑貳之心生,則中無所主矣。中無所主,何以感通?”
其實仍然是一個“狀態”的問題。 一方面是你對于不可觀察的“聯系”的靈敏度,另一方面則是你的處理技巧。
就比如這個不太恰當,但也許非常合適的例子。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劈腿”非常厲害,同時有幾個戀人且讓所有的戀人互不知情,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處理這樣的事,一方面要“敢作敢當”,另一方面,能夠妥帖處理,說過的謊話能圓住,做過的事情能蓋住。許多明星其實就是這樣,用日常的觀察方式,你會覺得都是很光鮮。但一旦采取特殊的觀察辦法,比如狗仔隊偷拍,各種齷齪都會呈現出來。
而術數或者法術,實際上也是一種觀察 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別于我們日常的方式。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觀察世界的方式也是有陰有陽的。就算我們最終的指向,都是在解決問題,但本質上完全不同。就好比說我們說買房子采光,向南的大陽臺和西曬,都是有陽光照進來,但性質顯然不一樣。再比如開車,你日常去駕駛,車就是交通工具,而你醉酒駕駛,車就是兇器。
世界上的許多人,自以為對于問題,總要去了解下本質才好,其實都是自己的幻覺。你為什么吃飯?是為了要活命,吃了飯就會飽。大多數人只了解到這個地步,而不會再去想:飯下肚了,分解為蛋白質、單糖、多糖等等,以及它們如何起作用。你吃飯的時候都不去想為什么食物能讓你飽,那么為什么對于術數或者法術,就一定要這么“刨根問底”呢?
這只是因為法術離他們的經驗太遠了。就好比一群庸才聚在一起,也不太可能產生一個天才的想法。一群人經驗的積累,也不會對理解法術有什么幫助。因為經驗是“陽”的而術數或者法術則往往是“陰”的,會讓人缺乏安全感。且正因為大多數的術數和法術是“不能被觀察”的,所以才給了騙子們生長和孳息的空間。其實你想想,如果你不是供職于很好的科研機構的工作人員,你有多少機會遇到頂級的科學家?那么遇到術法很厲害的法師或者高道的概率,憑什么比這個大?
以及這種安全感的缺乏,使得人們不愿去對于命運做一些深入的考察,乃至回避命運問題。但事實上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謂的命運,也僅僅是一個走向的問題,而不是你具體做什么的問題。就比如說A的命很“好”,容量如一口缸,而B的命很薄,容量只有一只碗。但如果A的缸里面裝的是水而B的碗里面是一碗鉆石,拿到市場上,哪個更有價值呢?
那如果,拿到沙漠里呢?
所以,只有真正能夠正視命運問題的人,才能夠去真正理解和判別術數與法術的價值與意義。這也就是為什么即便我相信法術和術數的作用,還是一再和別人去講,你做人要積極,做事要努力。要誠信,要自信,法術只是輔助,關鍵還在于你自己。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的教化,更是面對命運最基本的方式和態度。就好比你問我相不相信科學,我當然相信,但是我不迷信科學能解決一切問題。同時我相信術數和法術,但也不指望他們能解決一切。關鍵是我能明白什么問題找什么方式解決,就是最好的。去答一張考卷,我會的,知道答案的題,自然用學過的對應的知識去回答。實在不知道答案的,既然我會奇門,那為什么不用呢?難道瞎蒙才是更好的選擇么?
那如果還是不信呢?
正常啊,信者為陽,不信者為陰,一陰一陽謂之道,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