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是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加適量的水、食鹽、添加劑,經拌合、搗、揣、醒發、油炸制成的條形食品。當前,大部分地區油條含有大量的鋁、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是高熱量、高油脂食品。
傳統方法炸制油條,通常會使用明礬和堿,明礬是油條“鋁超標”的直接原因,明礬導致的“鋁超標”會導致人體骨質疏松癥、老年性癡呆、貧血等癥,被食品監管部門稱之為“鋁害問題”。 現在油條的工藝改進,用的無鋁膨松劑。
但油條因為經過了高溫油炸,能量超高,其中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也受到了破壞。并且在高溫油炸中形成許多致癌物質,如苯并芘等。但是任何致癌物質是否導致癌癥需要看食用(流行病學調查專有名詞叫做暴露)劑量和時間,如果持續大量食用油條,癌變的幾率與從不使用高溫油炸食品的人群相比要高很多。
因此,盡管油條美味,但是卻不適合經常食用。 所以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少吃或者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