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 來源:國承信金融研究中心
想必很多投資者都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即大宗商品市場經常出現基本面和技術面背離的情況,甚至有時候發現技術面比基本面要管用的多,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又該如何去分析呢?
供求緩慢變化,技術面為主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不外乎供給和需求。但是供求之間的巨大差距并不會經常出現,所以就注定了行情不可能總是出現一種大幅的波動,而只能是在一個特定的區間進行變化。要么,供給略多于需求,要么需求略多于供給。反映到行情上就是一種緩慢趨勢性的多或者空,而不可能出現一種完全單邊的行情。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完全按照基本面來進行操作,便會出現較大失誤。比如圖中的A點,現貨銅在基本面偏空的情況下,依舊出現了一波上漲。
這時,如果只是通過技術面進行操作,常常會有所收益。也就是說在基本面供給沒有出現明顯分化時,單純通過技術面的支撐、壓力,將會收效更大。技術面會和基本面走勢的背離在所難免。
供求急劇變化,基本面為主
不過,也有另一種情況,當基本面出現明顯的趨勢時,比如出現明顯的供給大于需求或者需求大于供給的情況時,這時行情便會擺脫我們上面所說的緩慢多或者緩慢空的格局,從而走出一種單邊行情,這時技術面的分析方法便會變的蒼白。做單的方法便趨向于激進型,很少考慮技術面的一切分析方法。比如 豆粕指數日線圖走勢,從4311點急劇下跌至2126點。
綜合來看,大宗商品基本面和技術面確實經常會出現背離現象,當基本面供求變化不大時,可以技術面為主;當基本面供給和需求產生比較明顯的分化時,要以基本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