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第3期
文章由橘杏緣學院專業審稿老師審核
很多人一進入秋天,就容易出現皮膚干燥、瘙癢、口鼻干燥、聲音沙啞、干咳、便秘等癥狀,這種情況其實是“秋燥傷肺”所引起的!
肺喜潤惡燥,進入秋天以后,氣候干燥,因此很容易傷肺。如果肺氣虛弱,則無法抵御外邪,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的各種問題!
問題1:肺氣不足,咳嗽氣喘
肺主全身之氣,當肺不好時,人會出現肺氣不足的表現,如咳嗽、無力、氣喘、精神狀態不好、失眠等不良等。
肺主肅降,影響人體內體液代謝循環。當肺不好時,人往往就會出現痰多、胸悶、胸脹、水腫、呼吸不暢、大小便不暢等不良表現。
問題3:氣血不暢,頭發失去光澤
肺主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膚由肺的氣機來充養。當肺不好時,肺的氣機不足,皮膚的血液循環就會不暢,皮膚、頭發失去光澤、人會出現怕熱、容易過敏、皮膚發紅等不良表現。
中醫理論認為,“秋氣通于肺”,此時若能護好肺,相當于為整個秋冬的健康開了個好頭兒。那么該如何養肺呢?在飲食上記住三蔬、三果和三茶:
養肺三蔬
1:白蘿卜潤肺止咳
白蘿卜具有潤肺功效,能夠祛痰止咳,白蘿卜與蜂蜜一起蒸熟,是很好的祛痰止咳湯品。
白色入肺,白蘿卜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
白蘿卜對脾肺都有好處,可以煮水吃,蘿卜配合白糖、姜絲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銀花可治熱咳;配合銀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麥芽可治積食咳嗽,好處多多。
2:蓮藕降燥止渴
中醫認為藕性寒,具有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的功效,而煮熟后的蓮藕,則性溫,具有補心生血、滋陰養胃、健脾益氣的功效,平時用藕藕炒百合,對減輕肺燥干咳效果很好。老年人常吃蓮藕,還可以調中開胃、安神健腦、延年益壽。
3:山藥健脾潤肺
《本草綱目》中說山藥具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的功效。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山藥是食中之藥,其中含有的皂苷、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秋季天氣干燥,山藥對于肺虛咳嗽具有很好的食療效果。可以選擇淮山藥蒸食,或者是將其與蘿卜一同煮粥
養肺三果
1:雪花梨清肺熱
雪花梨呈黃綠色,肉質細脆,汁多味甜。市面上常見的梨中,它的個頭最大,雪花梨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的功效。
用雪花梨加川貝、蜂蜜或冰糖等制成雪梨膏、梨糖漿等,對治療支氣管炎有一定的療效。
2:桃子養肺潤肺
桃子是我們最早食用的水果之一,以外形美觀、肉質甜美而被譽為“天下第一果”。唐代名醫孫思邈稱桃子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
桃子味甘酸,性溫,中醫認為,桃子有養陰潤肺、補益氣血、活血、消積、豐肌美膚的功效,常吃還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
3:枇杷潤肺止咳
《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寶。”中醫認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潤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熱等功效。
枇杷的食用方法較多,生吃酸甜可口,也能與白梨一起煮湯,潤肺止咳。
養肺三茶
1.銀耳茶
銀耳味甘、性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取銀耳15克,水泡發后煮爛,加入適量冰糖,制成的銀耳茶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肺陰不足引起的干咳或咯血,或有潮熱、盜汗等。不過,風寒咳嗽及感冒初起者最好別喝。
2.羅漢果茶
羅漢果甘、涼,能清肺止咳、潤腸通便。需要注意的是,胃腸不好者不宜多用。
做法:取羅漢果5~8克,去殼掰碎,用沸水泡后放涼飲用,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聲潤肺的作用。
3.枇杷葉泡水
枇杷葉在農村十分常見,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一味養生良藥。枇杷葉味苦而性平,宜用來止咳養肺。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肺部怕冷亦怕熱。所以對肺部用藥時,既不可過熱,也不可過寒。然而,枇杷葉性平,不寒也不熱,正好適合用來養肺,一般多用于治療咳嗽。
除此飲食之外,平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戶外散步、太極拳、慢跑等等,適量運動可以加強心肺功能、強健體魄。
秋季養肺正當時,這幾個養肺的方法快快用起來吧~